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发达国家,育龄女性口服避孕药的比例为50%左右。而在我国,仅约2%的女性使用口服避孕药避孕。担心效果、害怕副作用、不了解服用方法……这些困惑影响了女性选择和使用避孕药。我们根据临床经验,整理并解答了几个关于避孕药的常见疑问。  相似文献   
2.
胞饮突与子宫内膜接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胞饮突是重要的子宫内膜接受性形态学方面的标志物,出现在植入窗期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表面,与已知的其他子宫内膜接受性标志物出现的时机一致。孕酮刺激胞饮突的出现与成熟,雌二醇导致其萎缩。研究胞饮突的变化为体外受精(IVF)治疗、不明原因不育、反复自然流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胚胎移植日超声观察子宫内膜运动波对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临床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本中心采用雌孕激素替代方案行FET的144个周期,激素替代方案准备内膜,达到标准者[内膜厚度≥7 mm,形态A或A-,黄体酮转化日雌二醇(E2)≥120 pg/ml]行FET。根据临床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68例)和非妊娠组(76例)。测定两组妇女黄体酮转化日血清雌激素水平以及移植日血清雌、孕激素水平;阴道超声观察黄体酮转化日内膜形态、厚度和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运动波波形和频率。统计分析各影响因素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运动波的波形及频率与临床妊娠率相关,宫底至宫颈型(FC)波形及高频率运动波(≥4次/min)与临床妊娠率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1.43及0.96;血清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对于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结论子宫内膜运动波的波形与频率变化与临床妊娠率密切相关,提示观测子宫内膜运动波可以辅助综合评判种植窗,对预测妊娠结局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腺肌病模型小鼠种植窗期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新生ICR小鼠滴喂他莫西芬建立子宫腺肌病模型,随机分为GnRHa降调的模型鼠组(A组)、模型对照鼠组(B组),并取同龄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组(C组),每组8只,于100~115日龄处死,HE染色检测小鼠子宫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CD31染色计算小鼠子宫微血管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种植窗期子宫内膜LIF表达及扫描电镜下观察胞饮突发育情况。结果:①口服他莫西芬法建立ICR小鼠子宫腺肌病模型造模率为100%,B组小鼠子宫肌层微血管密度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种植窗期子宫内膜LIF蛋白水平A组和C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B组可见较多退化的胞饮突,分布稀疏,呈局灶性分布;A组的胞饮突较B组丰富但大小略不均;C组胞饮突分布较丰富且发育完全。结论:新生小鼠口服他莫西芬法可高效建立子宫腺肌病模型,GnRHa降调节能改善子宫腺肌病小鼠子宫内膜中LIF表达及胞饮突发育,从而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氧培养对于人子宫内膜上皮腺癌细胞株(RL95-2)线粒体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含有不同浓度(0、10、30、62.5、125 μmol/L)氯化钴的培养液培养RL95-2细胞株.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JC-1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随着氯化钴浓度升高或作用时间延长(62.5 μmol/L作用下), RL95-2细胞增殖活性逐渐下降,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增加,细胞凋亡率升高.结论 缺氧造成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活性下降,线粒体损伤,凋亡率升高.  相似文献   
6.
反复自然流产与子宫内膜接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复自然流产(RM)的病因是多方面的。近50%的RM病因不明。子宫内膜接受性异常因素占总已知病因25%左右。主要包括组织形态、子宫内膜的细胞因子成分、白细胞组成、活性以及淋巴细胞亚型异常等。其中公认有临床价值的是:形态学检查、子宫内膜白细胞检查、宫腔冲洗液PP14检查等。目前临床上针对子宫内膜因素所致的RM尚无成熟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待进一步的实验加以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7.
人工流产术是女性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 ,这一手术相对安全、简便 ,也是临床上常用的终止妊娠手段 ,但其并发症可以导致不孕。作者通过对 5 2 8例人工流产术后不孕症病例分析 ,旨在探讨人工流产导致术后不孕症产生的原因及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1 对象和方法 随机抽取 2 0 0 0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授精第3日发育迟缓(5~6-细胞)的胚胎冷冻价值及如何提高其利用价值的可行性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冷冻复苏移植第3日发育迟缓胚胎的12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复苏移植方案和培养条件,分为第3日冷冻,复苏移植周期提前1 d解冻者(A组,32个周期)、解冻后培养至囊胚再移植组(B组,62个周期)、当日解冻组(C组,30个周期),再与同期新鲜周期第3日发育迟缓行囊胚培养再冷冻复苏囊胚(复苏囊胚组,D组)的58个周期比较。结果:1各组在女方年龄、不孕年限、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移植日激素水平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2D组的周期临床妊娠率(55.4%)和种植率(42.2%)都高于其他组(P0.05)。A组和B组的周期取消率(12.5%和35.5%)均高于其他组(P0.05),B组的临床妊娠率(40.0%)高于C组(33.7%)(P0.05),但与A组(39.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授精第3日5~6-细胞胚胎可以通过新鲜周期延长体外培养时间至第6日,获得囊胚后再进行冷冻复苏,可以得到更好的临床结局。2对于胚胎少的患者,可以在患者知情同意下选择5~6-细胞胚胎第3日直接冷冻,复苏周期提前解冻来挑选具有发育潜能的胚胎进行移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URM)患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表面胞饮小泡及种植因子黏蛋白-1(MUC-1)表达,探讨URM与子宫内膜接受性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URM患者(n=24)及正常生育妇女(n=22)种植窗期子宫内膜胞饮小泡形态和密度的改变及MUC-1的表达.结果 URM患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表面胞饮小泡的密度明显低于正常生育妇女(P<0.01);URM患者成熟期胞饮小泡所占比例明显减少;MUC-1在URM患者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腔上皮细胞的表达也明显低于正常生育妇女(P<0.05).结论 URM患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成熟期胞饮小泡数量减少,胞饮小泡总量下降,MUC-1表达下降,提示URM患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接受性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复发性流产与子宫内膜炎之间的相关性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24例早期复发性流产(early recurrent miscarriage,ERM)妇女种植窗期子宫内膜(ERM组)行透射电镜观察,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黏蛋白-1(mucin-1,MUC-1)、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ed fac-tor-1α,HIF-1α)的表达。结果:ERM组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炎性细胞浸润率为79.2%,并有细胞坏死及细胞表面微绒毛破坏表现,因男方因素接受ICSI的正常妇女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对照组,n=22)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同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分析,ERM组MUC-1表达异常下降,HIF-1α表达增强。结论:ERM妇女存在亚临床性子宫内膜炎可能。子宫内膜MUC-1表达下降可能与亚临床性子宫内膜炎相关,其表达增强可能是造成子宫内膜炎性细胞浸润的原因之一,HIF-1α强表达提示子宫内膜缺血缺氧,证实子宫内膜慢性缺血缺氧可能是造成ERM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