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损伤中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损伤是糖尿病常见而又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然而早期肾小球损伤是一个隐匿的过程,因此预防并发症的主要措施就是早期发现肾小球损伤.  相似文献   
2.
通过两所台湾地区高校与大陆高校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实习带教,对比海峡两岸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评估其教学效果,借鉴其特色,创新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大陆实践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预防心血管疾病临床检验策略,并通过临床检验诊断路径提升心血管病防治与管理水平。方法:根据心血管疾病预防的临床诊疗指南,制订与疾病预防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检测策略。建立心血管疾病预防检验诊断路径,明确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需要检测与监测的检验指标,运用这些检验指标监测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进展。结果:建立了获得临床医生认可的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检验诊断路径,其涵盖心血管病的风险评估和高危人群的高危因素检测与监测等,并将这些高危因素的实验室检测指标纳入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检验诊断路径中。结论:应用临床检验诊断路径为心血管病的预防提供临床实验室检测策略。通过检验指标的变化,有利于对高危人群采取及时、有效干预,降低心血管病事件发生,并有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辅助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7例疑似骨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病原学检查结果以及临床抗结核治疗效果进行诊断,确认或临床诊断骨结核患者69例,非骨结核患者68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试验及T-SPOT.TB,分析T-SPOT.TB在辅助诊断骨结核中的效能.结果 T-SPOT.TB辅助诊断骨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5%、91.2%、91.9%、98.4%,均高于TB-PPD试验辅助诊断骨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的50.7%、77.9%、70.0%、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TB可辅助诊断骨结核,其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徐万洲  李艳  汪明 《微循环学杂志》2010,20(2):54-54,56
研究表明某些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存在凝血系统功能紊乱,并已经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肺动脉栓塞(APE)、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急性加重期(AECOPD)、肺炎以及肺癌(LC)等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技术检测自然流产妊娠产物(POC),在自然流产病因分析与遗传咨询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因超声检查提示"胚胎停止发育",而接受妊娠终止术的143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自然流产POC采用SNP-array技术进行检测,总结POC的染色体异常特点,并采用χ2检验,对POC染色体异常和染色体正常孕妇的预产期年龄构成比(<35岁和≥35岁)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经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本组143例单胎妊娠孕妇的143例POC标本中,128例标本符合SNP-array技术检测要求,因此SNP-array对POC的检测成功率为89.5%。采取SNP-array对POC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染色体异常率为57.0%(73/128),包括染色体结构畸变(1p36微缺失)1例(1.4%,1/73),以及染色体数目异常72例(98.6%,72/73)。②72例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各类型分布为:二倍体非整倍体中的三体占59.7%(43/72),单体占18.1%(13/72),其次为三倍体占13.9%(10/72),嵌合体占8.3%(6/72)。③自然流产POC检测结果为染色体异常孕妇的预产期年龄<35岁与≥35岁的构成比分别为67.1%(44/73)与32.9%(24/73),而POC染色体正常孕妇的预产期年龄<35岁与≥35岁的构成比分别为80.0%(44/55)与20.0%(11/55),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18,P=0.106)。 结论采取SNP-array技术对自然流产POC染色体异常的检测,可对自然流产原因分析提供依据,对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亦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比较四种国产检测乙肝表面抗原ELISA试剂盒诊断性能指标.方法 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门诊和住院患者血清样本348例,无性别和年龄要求,同时使用四种国产ELISA表面抗原试剂盒检测HBsAg,并按确证试验要求,对所有初检阳性样本执行确证试验.结果 348例血清样本,四种ELISA试剂盒检测HBsAg符合例数为329例,一致率为94.5%;其中阴性177例,阳性152例,阳性标本经确证试验其结果均为阳性;四种试剂盒检测结果不一致例数为19例,占5.5%;经确证试验仅有1例为阳性,18例阴性,经计算北京万泰、厦门新创、珠海丽珠、上海科华四种试剂盒的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8.6%,98.0%,99.7%和97.4%,灵敏度分别为100%,99.4%,99.4%和100%,特异度分别为97.5%,96.9%,100%和95.4%,误诊率分别为2.5%,3.1%,0和4.6%,漏诊率分别为0,0.6%,0.6%和0.所有假阳性样本初检吸光度值均<1.0.结论 四种国产ELISA试剂盒诊断准确度以珠海丽珠较高,上海科华较低,但是四种试剂盒诊断性能均达到了临床对检测HBsAg的要求.所有试剂盒都会有假阳性或假阴性出现,因此无论使用哪种ELISA试剂盒,对初检结果阳性的样本都需要进行确证试验,特别是初检吸光度值小于1.0的阳性样本,以排除假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3例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组),应用颗粒增强型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与10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比较。通过绘制ROC曲线确定D-二聚体最佳临界值,并计算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卒中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1.97±0.13mg/L)明显高于对照组(0.34±0.0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二聚体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佳临界值为1.53mg/L,此时的敏感度为83.26%,特异度为66.32%。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对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