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临床休克患者实施参麦注射液的治疗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100例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抗休克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抗休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3 d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在心率、心排出量及左心射血分数上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心脏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参麦注射液治疗休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传统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进行改进。方法 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34例采用传统的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38例采用改进的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传统的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是应用Seldinger技术结合撕脱鞘进行置管。改进的置管方法是采用导引钢丝引导进行导管置入。结果传统置管患者中12例(35.29%)因隧道皮下组织的收缩不能一次性将导管涤纶套放置在所需的位置,9例(26.47%)术中发生10ml以上的出血,10例(29.41%)术后48h内发生明显穿刺点或隧道出口渗血。改进的置管术患者全部一次性将导管涤纶套放置在所需的位置,仅3例(7.89%)发生10ml以上的出血,2例术后48h内(5.26%)出现明显穿刺点或隧道出口出血。改进的置管术患者术中疼痛不适感明显低于传统置管术患者。结论改进的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较传统的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操作更为顺利,难度降低,患者耐受性好,术中及术后出血发生率减少。为一种更安全、方便的置管方法 。  相似文献   
3.
彭春晖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12):1203-1203
笔者自 1997年以来用长春新碱结合中医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6例 ,疗效较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均符合全国第五届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对ITP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 7例 ,女 9例 ;年龄最小 4岁 ,最大 45岁 ,其中2 0~ 35岁 10例 ;病程 3个月~ 1年 8例 ,1~ 2年 5例 ,2年以上 3例 ;血小板 3× 10 9/L~ 10× 10 9/L者 5例 ,10× 10 9/L~ 2 0× 10 9/L者 7例 ,2 0× 10 9/L~ 30× 10 9/L者 4例。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粘膜出血 ,女性有月经过多 ,6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内瘘穿刺溶栓治疗内瘘血栓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因血栓形成动静脉内瘘失功的14例血液透析患者共17例次.其中自体血管内瘘13例次,人造血管内瘘4例次.经自体内瘘静脉置入深静脉导管或将留置针置入人造血管内,经上述通路向内瘘血栓注入尿激酶(25~75)万U/d进行溶栓治疗.结果 治疗后11例次内瘘血管在3~25小时内溶通,平均(11.82±7.31)小时,成功率为64.7%;6例次溶栓失败.溶栓成功的患者治疗前血栓形成时间[(8.27±7.35)小时]明显短于不成功者[(29.33±21.30)小时].6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在溶栓后出现轻度的前臂肿胀.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身体器官的栓塞现象.结论 内瘘血管穿刺溶栓治疗血栓形成是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生化指标与患者心理指标的关系及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用SCL-90自评量表进行心理测评,在患者进行干预后比较治疗前后心理测评、生化指标,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患者在干预前与干预后阳性项目数分别为(59.33±4.28)、(52.67±3.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干预后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蛋白摄入量、肌酐均明显上升,胆固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心理异常患者有相关性的因素有年龄、并发症、经济状况、家庭支持。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应给予充分的心理护理,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彭春晖 《中外医疗》2014,(29):49-50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患者实施静注大剂量肾上腺素抢救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4月入该院利用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抢救的心脏骤停患者146例的临床资料,依据肾上腺素使用剂量分组,大剂量79例纳入实验组,常规剂量67例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静注大剂量肾上腺素抢救具有较高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使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患孩,女,9岁,25千克,因发热10天,头晕、胸闷、乏力5天,晕厥1次送某镇医院治疗,心电图提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平均室性心率170次/分)。诊断为心律失常。给予利多卡因80毫克静脉推注,30分钟后重复1次,连用2次无效,改用心得安2毫克静脉推注、乙胺碘肤酮100毫克静脉推注,用后出现烦燥不安、头晕、胸闷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