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对30例大手术者输以少浆全血,另17例输全血,结果显示,两组在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气分析、pH、血压以及肝、肾、心、肺功能方面均无显著改变,也未发生低血浆蛋白症,低血容量性休克、凝血机制障碍、感染和死亡.作者认为外科临床应用成分输血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对34例胸部手术患者输注成分输血,于手术前后连续6次测定血球压积,红细胞沉降率、血液粘度和血浆粘度.测定结果与17例输全血的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少浆血的临床推广应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当前不少国家已进入了成分输血的时代。成分输血是输血史上的一项重大革命,它促进了输血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输血和医疗技术水平,而且还作为衡量一  相似文献   
4.
血站质量职能部门自身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输血质量管理的快速发展,血站质量职能部门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同时,该部门的自身质量建设工作也越发重要.笔者调查了国内33家血站的质量职能部门,并开展比较研究,以期对这方面现存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60)Co-γ射线辐照输血器材的消毒效果,确定其最小消毒剂量,对输血(液)袋灭菌前的污染菌量和6株对象菌的D_(10)值测定。结果表明,每副输血袋的最高带菌量小于10,6株不同菌株的D_(10)值以蜡状杆菌株最高,为1.3KGy,故将此菌株作为辐射灭菌的生物指示菌。根据灭菌剂量计算公式:SD=D_(10)×log(No/N),用10KGy的吸收剂量辐射灭菌是安全有效的,空袋灭菌后贮存1年仍保持无菌。  相似文献   
6.
应用鲎试验检测ACD血液保养液的热原,为防止抑制性干扰,加适量Na_2HPO_4取代镁离子以去除干扰。经鲎、兔平行试验检测100份标本,符合率98%。不符的2例为兔法阴性而鲎试验阳性。用鲎试验筛选187批ACD液热原,阳性的有18批(3.7%),其中17批兔法检测合格,1批不合格。此法可用于ACD保养液热原初筛,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我国成人T钿胞白血病(ATL)少见,国内对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简称HTLV-Ⅰ)抗体阳性者的临床研究及随访报告尚少。我们1986年发现1例ATL后,又对患者家庭成员血清HTLV-Ⅰ抗体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在本地区开展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1987年5月~1989年4月随机抽查896例住院患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或明胶颗粒凝集法进行HTLV-Ⅰ抗体测定,发现HTLV-Ⅰ抗体阳性5例,对其临  相似文献   
8.
荧光假单胞菌为库存血液常见的污染菌之一.10-36号菌株在4℃、22℃、37℃三种温度下进行培养,观察其生长延迟期和对数生长期的增长速率.结果表明,该菌株在37℃培养时生长缓慢,延迟期和对数期无明显界限,其增代时间为900分钟;22℃时生长延迟期为5小时,对数生长期增代时间为29分钟;4℃时,生长延迟期为30小时,对数期增代时间为300分钟.  相似文献   
9.
中华(上海)骨髓库的HLA分布报告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 报告中华(上海)骨髓库中HLA血型资料,了解中国人群HLA分布特点。方法 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检测11995名志愿者的HLA-A、B抗原,并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进行DNA水平的质控和对有颖问结果作复查。结果 共检出A座位特异性25种,B座位抗原特异性52种,有显著意义的连锁不平衡单型有62种,其中以A2-B46、A30-B13、A33-B58、A11.1-B60、A24-B62、A24-B60等为最常见;检索HLA-A、B、DR抗原(基因)匹配志愿者的“命中率”约为1‰。结论 中国人群HLA分布有自身特点,而现有骨髓库HLA-A、B基因的遗传特征介于南、北方汉族之间,但偏向于北方人群。  相似文献   
10.
上海地区输血后丙型肝炎感染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31,自引:7,他引:24  
随着由输血后丙型肝炎引起的医疗纠纷的逐年增加,输血后丙型肝炎已成为医务工作者和卫生行政部门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缺少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我国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病和感染情况还不十分清楚,影响了有关卫生政策、法规的制定.为了解不同时期上海地区输血后丙型肝炎的感染状况,评价安全输血工作的水平,笔者将先前有关输血后丙型肝炎的研究结果与国内外相关资料加以比较,以期为我国输血后丙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1 输血后丙型肝炎感染状况的历史回顾 由于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自1989年在美国首次发现HCV基因组[1]以来,输血传播的丙型肝炎就引起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医务界的极大关注.1990年我国首次报道丙型肝炎在单采血浆人群中发生流行[2],随后通过对92名受血者为期6~8个月的前瞻性随访调查,发现在丙型肝炎流行地区,人群输血后HCV感染率高达53.26%[3],控制输血传播的丙型肝炎已显得极为迫切.上海为丙型肝炎流行相对低发区,1991年10月上海市血液中心对100名来自市区单位的义务献血者及700名为上海供血的外地献血者作了随机抽样抗-HCV检测(表1),结果一方面证明外地血源明显比本市血源传播丙型肝炎的危险性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上海市的血液安全状况十分不理想,应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通过输血传播的丙型肝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