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瑞平 《山西中医》2014,30(11):8-8
<正>笔者临证采用消风散治疗风、湿、热郁于肌肤腠理所致的药疹、瘾疹等等常获良效,兹举验案2则如下。1药疹王某,女,40岁,2013年2月10日初诊。3天前因感冒咽痛口服阿莫西林胶囊,翌晨颜面骤起多皮疹,瘙痒异常。遂去单位医院就诊,经抗过敏治疗,瘙痒减轻,但皮疹未退。诊见:前额、双颊、鼻、颈部散在红色丘疹、丘疱疹,且双颊皮肤潮红灼热,疹以颈部、耳前为多,伴畏寒发热,心烦口苦,渴喜凉饮,小便黄少,舌红、苔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囊肿由大变小直至消失的原因。方法:2006年7月~2013年6月在我院健康体检发现肝囊肿且病史2年以上患者300例,利用我院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HILLips-HD-11对其进行连续监测。结果:囊肿变小者36例,消失者29例,无变化者70例。结论:经病理证实肝囊肿变小或消失原因可能与外伤、急慢性肝损伤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隆胸手术多为门诊手术,手术时间短,镇痛要求高,苏醒要求快.我院在3年前,对此类手术多采用静脉间断交替注射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组合.这种麻醉组合与高位硬膜外相比,虽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氯胺酮的副作用更加显现出来.如注射速度掌握不好,会引起呼吸暂停、肌肉的强直,给放入假体时带来一定困难.同时术后麻醉苏醒期易出现烦躁等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危险.近3年,我院对这类手术采用持续静脉泵入异丙酚与芬太尼麻醉组合,经临床观察,静脉持续泵入异丙酚与芬太尼麻醉组合优于间断交替静脉注射异丙酚与氯胺酮复合麻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加亲情护理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及广东省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焦虑症患者71例,根据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心理护理联合亲情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负面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负性情绪评分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护理措施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22%)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焦虑症患者护理干预期间应用心理护理联合亲情护理对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调整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特点。方法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选择高血压患者100例.包括合并冠心病者50例,未合并冠心病者50例,相同条件下进行24h心电监护,研究心率变异性的差异。结果合并组心率变异性指标低,与未合并组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冠心病是导致自主神经受损的两大疾病,两种疾病并发,心脏自主神经的受损更严重,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降低,心律失常几率增大。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在颈椎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组诊断颈椎复杂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颈椎外伤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薄层重建后利用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MPR)或曲面重组(CPR)、表面遮盖法(SSD)、容积再现(VR)和透明化X线模拟投影技术(4D)的三维重组。结果:SSD、VR和4D对于颈椎较大、移位较明显的骨折显示较好,图像立体感强,直观;MPR可以较全面、细致地显示骨折、移位情况。本组三维重组CT图像清晰、立体、直观地显示31例患者骨折的部位、范围、骨块的移动方向和距离,使得治疗中得以正确地选择接骨板及其放置位置和切口位置。结论:恰当地运用多层螺旋CT图像重组功能,可清晰显示颈椎的空间解剖关系,较为全面、直观、准确地显示骨折情况,对手术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超选择化疗栓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中晚期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超选择化疗栓塞疗效。方法 肝癌合并门脉癌栓45例患者治疗资料回顾性分析,均有B超,CT,血管造影证实;经肝动脉行超选择灌注化疗和碘油或/和明胶海绵细粒栓塞。结果 复查证实肿块缩小大于50%占13.33%(6/45),在25%∽50%之间占24.44%(11/45),不变占44.44%(20/45),增大占17.78%(8/45)。门静脉癌栓治疗后改变:消失24.44%(11/45),缩小40%(18/45),不变35.56%(16/45)。生存期:6个月57。78%(26/45),1年35.56%(16/45),2年15。56%(7/45),3年2.22%(1/45)。结论 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病人,如肝功能良好,体质能耐受,均应积极进行经肝动脉超选择灌注化疗栓塞,以延长病人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观察两种中药成分雷公藤多苷及白芍总苷在对胶原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治疗后的效果表现,探讨该两种中药在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雷公藤多苷及白芍总苷按剂量对已建立的II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模型进行灌胃治疗,并采用病理组织切片、ELISA法及免疫组化法,观察治疗前后大鼠足踝关节病理组织的改变,检测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L~(-1)7α及TNF-α含量以及治疗后对大鼠足踝关节组织中TNF-α及MMP-9的影响。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经过雷公藤多苷及白芍总苷治疗后,两者均能有效减缓大鼠足踝组织炎症发展。雷公藤多苷及白芍总苷在治疗25 d后,与模型组相比,均能明显降低血清中IL~(-1)7a及TNF-α的含量(P0.05),但雷公藤多苷降低血清中IL~(-1)7a的含量更为明显(P0.05)。两种中药治疗后的大鼠足踝关节组织中的TNF-α及MMP-9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两者比较无差异。结论 :传统中药成分雷公藤多苷及白芍总苷均具有较好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雷公藤多苷在降低血清中细胞因子IL~(-1)7a的表达水平上优于白芍总苷。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异丙酚和异丙酚-芬太尼配伍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时的优缺点。方法两组均采用静脉全麻,将400例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B组)和异丙酚-芬太尼配伍组(A组),所有患者禁食、禁水8小时以上。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阿托品1mg,入室后常规建立静脉通道,监测血压(BP)、呼吸(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面罩吸氧。B组:静脉注射异丙酚3~4mg/kg;A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0~2.5mg/kg,芬太尼1ug/kg,注药至睫毛反射消失后手术开始。观察并记录BP、R、HR、SPO2,是否有呼吸抑制、肢体活动。结果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包括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人都能顺利完成手术。两纽病人的异丙酚用药量有所不同,A组的用药量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P〈0.05)有显著性意义;A组麻醉满意度近100%,而B组中有26例术中出现肢体活动,其中有2例用药后有轻微躁动,满意率为8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恢复时间比较异丙酚-芬太尼组恢复时间缩短(P〈0.05),而术后宫缩疼出现时间明显长于异丙酚组(P〈0.05)。结论异丙酚-芬太尼联合于人工流产麻醉,能够达到诱导满意,术中生命体征平稳、苏醒快,同时减少异丙酚的用量,减轻了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同时减轻了术后宫缩疼痛,麻醉效果较单一异丙酚麻醉满意度要高,但应用注意麻醉期间呼吸管理。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