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紧密型医连体模式下全科医学科的定位。 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全科医学科的发展和深圳市5家区属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实际运行情况,探索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医学科在组织架构、功能定位和学科发展方面的建设。 结果 我国全科医学科的发展主要依赖学科联盟,通过教学师资输出与师资培养在临床基地和实践基地间建立联系。紧密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医学科发展可借用行政手段强力推进,有利于分级诊疗。2016年深圳市社康机构基本医疗服务人次占全市公立医疗机构门急诊总诊疗量的42.66%。选择在社区首诊的医保参保人数量863万,占全市参保人总数的70%。深圳市区属医院全科医学科在组织架构上多采用双重管理模式,即在业务上归属医务科等职能部门管理,行政上归属社区健康管理中心管理。全科医学科在功能定位上侧重于全科教学,着重于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为基层输送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门诊是全科医生的主要带教场所,全科住院部适合收治多病共存、未分化疾病和教学患者,有利于全科医生对典型患者的系统学习。 结论 紧密型医联体模式有利于分级诊疗推进,该模式下全科医学科组织架构可采用双重管理,其功能定位为全科教学,其学科发展方向为多病共存患者照顾。   相似文献   
2.
目的:前瞻性研究小儿病毒性脑炎血清、脑脊液中S100B蛋白与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sVCAM-1)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51例脑炎患儿,其中病毒性脑炎组30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轻症组18例,重症组12例,对照组为细菌性脑膜炎21例。所有受试者入院24 h内采集静脉血2 ml,3天内采集脑脊液2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脑脊液中S100B蛋白与sVCAM-1的含量,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病毒性脑炎血清、脑脊液中S100B蛋白与sVCAM-1含量随病情而变化。急性期显著高于恢复期,重症组显著高于轻症组。血清、脑脊液S100B蛋白与sVCAM-1含量呈正相关。病毒性脑炎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脑脊液S100B蛋白与sVCAM-1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含量与病情严重程度和病程有关,血清和脑脊液水平有相关性,检测S100B与sVCAM-1的水平可以帮助鉴别诊断和判断病情。  相似文献   
3.
1991年春季,我们对清丰县分别作了流行性脑膜炎疫区和非疫区,健康人群咽部正常菌群对A群NM生长抑制作用和带菌调查。结果发现:在乜庄村(疫区),A群带菌率为:10.8%,在后囤上村(非疫区),A群带菌率只占1.9%。非疫区A群NM生长抑制菌占34.55%疫区占19.35%。初步结果表明:两地区健康人群正常菌群对A群NM生长抑制,都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多,抑制菌与A群NM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是广东省第一个探索建立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及其运作模式的城市,有别于国内其他基层医疗服务单位的管理体制,深圳市自1996年成立第一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以来,一直采用的都是“院办院管”运行体制。绩效分配是保障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高速运行的改革机制,是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措施。随着时代的发展,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数量逐渐增加,其管理体制虽然不断得到优化和完善,但是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绩效分配依旧各有利弊,迄今为止没有形成一套指导性强并且高效的绩效分配体系。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如何解决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如何扬长避短地建立一套有效的绩效分配体系,激励工作人员积极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以及改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建立一套适用且高效的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绩效分配体系迫在眉睫。选取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27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作为个案,分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绩效分配体系中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思考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和威胁等因素,明确建立和发展绩效分配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此进行详细分析,提出问题和对策,为绩效分配的方法学研究提供参考,促进建立更加公平有效的绩效分配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本院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100例患者,时间为2016年12月—2018年3月间。上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研究组增加依那普利口服治疗,记录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1)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3)研究组SBP、DBP均较对照组低;(4)研究组LVEF明显较对照组高,而LVESD则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结论硝苯地平和依那普利的联合应用对老年冠心病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碱化血液辅助治疗高胆红素血症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胆红素血症容易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尽快退黄是治疗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在常规退黄的基础上加用碱化血液治疗,发现可加快黄疸消退,现报告如下。 对象及方法 一、对象我科2000年1月~2000年11月共收治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35例,均符合儿科学(第6版)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1]。年龄1~45 d,其中男 15例,女 20例。对照组14例用常规治疗(光疗+白蛋白+酶诱导剂),治疗组2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碱化血液治疗,5%碳酸氢钠2~3ml/(kg·d)静脉使用。两组在体质、胎龄、黄疸出现时间、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探讨哮喘患儿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1,25-dihydroxyvitamin D3,1,25(OH)2D2]与白细胞介素-10浓度(interleukin-10,IL-10)及肺功能的关系,为治疗哮喘患儿提供临床理论依据。方法设36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92例确诊为哮喘的患儿为哮喘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间歇状态(12例)、轻度持续(18例)、中度持续(33例)、重度持续(29例)4个级别;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1,25(OH)2D2和IL-10的含量;哮喘组肺功能的评价指标为呼气峰流速(PEF)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结果哮喘组血清中1,25(0H)2D2和IL-10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O.05);除间歇状态级与轻度持续级患儿在1,25(0H)2D3、IL-10和PEF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1,25(0H)2D3、IL-IO和PEF、FEV-在不同程度的哮喘(轻度持续、中度持续、重度持续)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OH)2D3与IL-10、PEF和FEV1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哮喘患儿血清1,25(0H)2D3和IL-10水平较健康儿童低,1,25(OH)2D3可以促进IL-10水平提高,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住院呼吸道疾病患儿肺炎支原体病原学检测结果,为临床儿童呼吸道疾病提供病原学诊断依据,尤其是喘息性疾病提供病原学诊断依据。方法选择2005~2006年呼吸道疾病患儿,取其咽拭子用快速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对检测标本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42份标本中,非喘息性疾病642例,喘息性疾病400例;肺炎支原体阳性标本202例,占标本例数的19.4%,其中喘息性疾病患儿MP阳性124例,占标本例数的31%,非喘息性疾病患儿MP阳性78例,占标本例数的12.1%;而且,喘息性疾病患儿MP感染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结论MP是2005~2006年深圳市喘息性疾病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而且具有年龄和病种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择取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增加依那普利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1)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治疗后研究组的SBP及DBP均低于对照组;(4)研究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而LVESD则低于对照组。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意外患者年龄大,发病后长期卧床,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瘫痪,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有文献报道发生率达到30%~40%,严重者由于血栓脱落产生肺栓塞,可危及生命。因此脑卒中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越来越引起重视。我们从1998~2005年共治疗脑卒中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