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大鼠梗阻肾脏间质纤维化的程度以及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02在吉林大学第三医院研究所完成。Wistar大鼠36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20~300g。①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单侧输尿管梗阻组:参照文献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肾间质纤维化大鼠动物模型。槲皮素组:即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 槲皮素治疗组,于手术前1天开始用槲皮素,剂量100mg/kg,灌胃,1次/d,连续10d。假手术组:打开腹腔后分离左输尿管,不结扎输尿管即关闭腹腔。②3组大鼠于术后10d,麻醉处死,取术侧肾组织做肾脏病理检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肾间质病变程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免疫印记分析法检测大鼠梗阻侧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部位及蛋白表达。结果:大鼠36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肾脏病理学改变:单侧输尿管梗阻引起大鼠梗阻侧肾脏的间质纤维化,经槲皮素治疗后能够明显减轻单侧输尿管梗阻导致减轻肾脏病理损害。②各组大鼠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单侧输尿管梗阻组和槲皮素组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染色阳性表达增多(P<0.01);槲皮素组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染色阳性表达比单侧输尿管梗阻组明显降低[(7.41±0.93)%比(13.39±0.87)%,P<0.01;(7.26±0.54)%比(10.18±0.49)%,P<0.05]。③各组大鼠免疫印记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单侧输尿管梗阻10d,大鼠梗阻侧肾脏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水平均明显增加(P<0.01),槲皮素组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相对表达丰度明显低于单侧输尿管梗阻组[(2.42±0.56)%比(5.50±0.87)%,(3.26±1.54)%比(6.18±1.49)%,P<0.05]。结论:槲皮素具有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可能与其下调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腹膜透析患者可遇有乳糜样透出液。我院7年来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52例,其中7例累计21例次发生并发症,其发生率较高,予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例中,男2例,女5例。年龄33~73岁,60岁以上5例。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3例,慢性肾盂肾炎2例,肾小动脉硬化1例,镇痛药性肾病1例。均行手术切开法置入进口硅胶腹膜透析管,采用天津氨基酸公司生产的1.5%腹透液,每次1000~2000ml,保留4小时,每日交换4次。……  相似文献   
3.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眼色素膜炎综合征(TINU综合征)是少见疾病,如伴有甲状腺炎、HLA-B27动态演变,更是罕见,我们曾收治1例,报告如下. 女,52岁,绝经,因左眼红、胀感、视物模糊7d于2009年12月11日收住我院眼科.  相似文献   
4.
病例.1:女性,43岁,因反复尿频、尿急、尿痛20年,加重伴厌食1年入院。入院前多次查中段尿培养阳性,尿白细胞反复偏高,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无白内障家族史,无先天性白内障等原发性眼疾患。人院时查体:BP18/llkPa,慢性病害,贫血貌,颜面浮肿,心肺无异常体征。右上扭尿管点压病,膀恍区压痛,肝脾助下未触及,右肾区叩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实验室检查:*b56矿L,*BC200X10‘’/L,白细胞、血小板正常,尿蛋白(+)、尿糖(+),白细胞10~15/HP,红细胞l~3/HP,血钾、钠、江正常,BUN58.7mmol/L,CRE18…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大鼠梗阻肾脏间质纤维化的程度以及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02在吉林大学第三医院研究所完成。Wistar大鼠36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20~300g。①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单侧输尿管梗阻组:参照文献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肾间质纤维化大鼠动物模型。槲皮素组:即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槲皮素治疗组,于手术前1天开始用槲皮素,剂量100mg/kg,灌胃,1次/d,连续10d。假手术组:打开腹腔后分离左输尿管,不结扎输尿管即关闭腹腔。②3组大鼠于术后10d,麻醉处死,取术侧肾组织做肾脏病理检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肾间质病变程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免疫印记分析法检测大鼠梗阻侧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部位及蛋白表达。结果:大鼠36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肾脏病理学改变:单侧输尿管梗阻引起大鼠梗阻侧肾脏的间质纤维化,经槲皮素治疗后能够明显减轻单侧输尿管梗阻导致减轻肾脏病理损害。②各组大鼠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单侧输尿管梗阻组和槲皮素组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染色阳性表达增多(P〈0.01);槲皮素组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染色阳性表达比单侧输尿管梗阻组明显降低[(7.41&;#177;0.93)%比(13.39&;#177;0.87)%,P〈0.01;(7.26&;#177;0.54)%比(10.18&;#177;0.49)%,P〈0.05]。③各组大鼠免疫印记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单侧输尿管梗阻10d,大鼠梗阻侧肾脏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水平均明显增加(P〈0.01),槲皮素组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相对表达丰度明显低于单侧输尿管梗阻组[(2.42&;#177;0.56)%比(5.50&;#177;0.87)%,(3.26&;#177;1.54)%比(6.18&;#177;1.49)%,P〈0.05]。结论:槲皮素具有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可能与其下调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槲皮素(Que)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病理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槲皮素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UUO组)、槲皮素(剂量100 mg·kg-1·d-1)治疗组(Que组).术后10 d以化学比色法测定梗阻侧肾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HE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梗阻侧肾脏α-SMA的表达部位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和Masson染色联合图像分析显示大鼠UUO术后10 d梗阻侧肾脏呈现肾间质纤维化,经 Que治疗梗阻侧肾脏病理改变减轻(P<0.05).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记分析显示经Que治疗梗阻侧肾脏α-SMA染色阳性表达范围和相对表达丰度明显减少(P<0.01).同时经Que治疗后肾组织匀浆中的Hyp含量降低(P<0.05).结论:槲皮素可以减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成肌成纤维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常规血液透析和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模式对肾性骨病临床表现及钙磷代谢、钙调节激素、血清抗酒石酸性磷酸酶5b的影响,探讨组合型人工肾对肾性骨病防治作用的机制。方法确诊尿毒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血液透析组(HD组)和组合型人工肾组(HD+HP组),每例患者观察期6个月,其中61例患者(HD组31例和HD+HP组30例)完成观察。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观察:按照疼痛程度VAS评分进行评估和记录骨痛程度;检测Hb、PLT、Ca、P、CaΧP、ALB、BUN、Scr,以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和血清抗酒石酸性磷酸酶5b(sTRACP5b)。结果①HD组和HD+HP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及组间比较,血中PLT、Ca、P、CaΧP、ALB、BUN、Scr值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②与HD组比较:HD+HP组患者治疗后骨痛程度明显减轻(P<0.01);HD+HP组患者治疗后Hb升高(P<0.05);HD+HP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PTH水平及sTRACP5b水平下降均更加显著(P<0.05)。结论与常规血液透析比较,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可以有助于改善肾性贫血,缓解骨痛,并通过影响钙调激素iPTH及骨吸收生化标志物sTRACP5b延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骨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22岁.因腹痛、腹泻1周,伴腹胀、尿检异常1 d于2008年4月21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腹部疼痛,最初2 d为上腹部阵发性刀割样疼痛,每次2~10 min,2次疼痛间隔20 min~1h,程度中等,屈曲体位及排便后可缓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改变,并对其临学意义进行讨论。方法 尿毒症患者38例,按照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分为2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并计算ET/cGRP比值。结果 尿毒症患者的ET浓度及ET/cGRP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cGRP浓度低于对照组;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ET浓度及ET/cGRP比值高于尿毒症心功能正常患者,cGRP浓度低于尿毒症心功能正常患者。结论 尿毒症时ET和cGRP的平衡被打破,这对尿毒症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中氧化应激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UUO后肾脏病理和肾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及各氧化应激指标的改变,探讨氧化应激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健康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两组(n=12):模型组(UUO组)大鼠麻醉后打开腹腔分离左侧输尿管,并于靠近肾盂段行左输尿管结扎;假手术组(Sham组)仅分离输尿管,不行结扎。两组大鼠于手术后10d处死取左侧肾脏,HE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脏常规病理;以化学比色法测定梗阻侧肾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大鼠行单侧输尿管结扎10d后,梗阻侧肾脏肿大、肾实质变薄,肾间质水肿,弥漫炎细胞浸润,肾小管扩张或萎缩,部分肾小管腔内有蛋白或细胞管型,间质趋向纤维化。与Sham组相比,UUO组梗阻侧肾脏病理改变明显,且肾组织中Hyp和MDA含量增加(P〈0.01),T—AOC含量和T—SOD活性下降(P〈0.01)。相关分析显示肾组织中Hyp和MDA含量与Masson染色中胶原沉积成正相关,(r1=0.69,r2=0.66,P〈0.01);肾组织中T—SOD活性和T—AOC含量与Masson染色中胶原沉积成负相关,(r3=-0.57,P〈0.05,r4=-0.59,P〈0.01)。结论 单侧输尿管梗阻可以诱导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氧化应激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