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80多例T细胞淋巴瘤中筛选出17例具有特殊组织学性的肿瘤,分成六个类型:透明细胞型(9例)、大细胞间变型(2例)、嗜碱性免疫母细胞型(2例)、组织细胞样T细胞淋巴瘤(2例)、大无裂细胞样型(1例)、大细胞多叶核型(1例)。我们试从分类和来源问题上,对以上几型争论较大的淋巴瘤进行讨论,提出我们的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2.
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曾命名为骨网状细胞肉瘤。近20年来,科学家们对淋巴网状组织肿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认为过去所称的骨网状细胞肉瘤,应归属于骨恶性淋巴瘤范围内,是结外淋巴瘤。本文报告我们工作中遇到的三例。  相似文献   
3.
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样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新认识的淋巴瘤,国内尚未见报道。我室在外检中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17岁,因右颈部包块进行性增大13个月入院。1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颈部有一蚕豆大之肿物,渐长大,病人无发热,一般情况尚好。查:右颈肿块6枚,最大的为7×7×4cm。包块质坚实,  相似文献   
4.
1病历摘要患者女,46岁,农民。因持续发热6个月,伴心悸、气促1天,于1997年11月28日由呼吸内科转入心内科。患者于1997年5月始无明显诱因发热,当地医院以“感冒”治疗,体温波动于37℃~40℃,午后升高明显。1997年9月呕血,当地医院考虑“药源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后出血消失,但仍发热。曾做抗链球菌溶血素“O”、血沉、肥达氏反应、血找疟原虫、血常规、胸片等检查,均无异常。当地医院曾反复使用氯喹、地塞米松、抗生素等治疗,体温一直未能控制。1997年11月17日入呼吸内科,发热控制不理想。1997年11月27日始出现胸闷、心悸、气促,不能平卧,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部位发生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复习2例多部位发生的血管内皮瘤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学表型,并复习文献.结果 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24和37岁,CT示双肺及肝弥漫结节影.病理学检查发现肝和肺结节的镜下形态相同,即在黏液样的间质背景中可见条索样、小巢状或单个散在分布的上皮样瘤细胞,瘤细胞有明显异型性,伴胞质内管腔形成,腔内偶见红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瘤细胞表达内皮标记(CD34、CD31和F8),不表达CK、CD68、ER、PR.结论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血管肿瘤,多部位同时发生者容易被误诊.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学行为因其发生部位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脑原发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恒国  何常  林秋雄 《癌症》1999,18(1):110-110,63
脑原发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临床及病理诊断常感困难””。本文对5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资料和方法1.II$床资料本组5例中4例是贵阳医学院1986年至!997年间收治病例,互例是广东省人民医院1997年收治病例。男性3例,女...  相似文献   
7.
梁国桢  庄恒国 《贵州医药》1989,13(4):204-205
众所周知,一些病毒(如麻疹病毒,E—B病毒)、细菌(如麻风杆菌)和原虫(如利什曼原虫)均可引起细胞免疫的缺陷。白喉杆菌所致的免疫缺陷亦有文献报导。但是关于非上述病原菌的某些细菌性感染时免疫器官的形态改变则研究很少。本文仅就我们部分的尸检材料观察所见,报告其免疫器官的形态改变,并探讨其与爱滋病病变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 43例Ⅲ期鼻咽癌免疫反应与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 43例Ⅲ期鼻咽癌郎格汉斯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0 % (2 6例 )、72 % (31例 ,CD6 8阳性 )、5 1% (2 2例 ,溶菌酶阳性 ) ,它们均与患者的 5年生存率呈正相关 (P <0 0 0 5和P <0 0 5 ) ,但与性别、年龄、颈淋巴结转移、颅底和(或 )颅神经受损等无关 (P >0 0 5 ) ,T、B淋巴细胞的浸润与预后及生物学行为均无关 (P >0 0 5 ) ,但当T细胞浸润明显的同时又伴有郎格汉斯细胞和 (或 )巨噬细胞明显浸润时 ,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郎格汉斯细…  相似文献   
9.
近年的研究发现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的霍奇金淋巴瘤(NLPHL)以及富于T细胞B细胞淋巴瘤(TCRBCL)间存在一个诊断灰区(gray zone)[1~5]。为了进一步了解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在霍奇金淋巴瘤(HL)诊断方面的作用,我们回顾性地分析1995~1999年间22例HL的诊断,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22例均是我院病理活检病例,采用常规形态学诊断。 1.2 方法 免疫组化采用SP法,在4μm石蜡切片上进行。微波抗原修复,应用Dako公司提供的抗CD20(L26)、CD30(Ber-H2)、CD15(C3D-1)CD21(1F8)、CD45(PD7/26)、Vimentin(V9)、CD45RO(UCHL-1)和CD57(Leu7)抗体。 1.3 分类 按照REAL和WHO分类标准[4,5],进行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介绍患者,女,18岁,因颈部痛性肿物伴发热1个月入院。发热最高39.3℃,不伴寒战、咽痛及咳嗽。先出现右颈部肿物,疼痛较剧,门诊静脉滴注青霉素后肿物缩小,疼痛减轻,停用青霉素后左颈部又出现肿物,伴疼痛,遂入院进一步诊治。体检:T37.5℃,神清合作。双侧颈后三角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最大者约2cm×2cm,触痛明显,无融合、粘连,质中,表面光滑。扁桃体无肿大,咽无充血。胸骨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外周血WBC减少〔(2.0~3.0)×109/L〕,以淋巴细胞为主,异淋0.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