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腕部识别带在消化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150例患者,门诊医师将患者信息准确录入电脑系统,住院处工作人员根据病案号从电脑将信息提取并打印,将腕部识别带佩戴在患者腕部。出院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测评并统计分析护理问题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满意度达97%~99%,因患者身份识别错误而导致相关护理问题发生率为0。结论:腕部识别带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有效避免护理差错和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表在护理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及护理人才管理要求,拟定护理人员绩效考核表,主要通过科室每位护士随机质控,每周科内质控组员定期进行质控,每月护士长定期抽查质控.根据护理人员绩效考核表内项目,护士长将所有质控结果汇总统计得出每个人的分数.每个季度进行评分情况公布,再根据得分分配综合目标奖金.结果:患者对护士满意度、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医师对护士的满意度调查显示,满意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通过使用护理人员绩效考核表进行护理人员管理不仅可提高护理质量,改进医护关系、护患关系,还可优化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普通电子胃镜检查前不同禁水时间的研究,探讨缩短胃镜检查前禁水时间对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海军总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行普通胃镜检查的患者5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9例,实验组患者胃镜检查前禁食8 h、检查前2 h饮温开水200 ml后禁水;对照组患者胃镜检查前按常规禁食、禁水8 h,对两组患者检查前的不适情况、焦虑程度、检查时间、图像清晰度进行比较.结果 胃镜检查前口渴、乏力、头晕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9.06、χ2=7.6、χ2=16.52,P<0.01);心慌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P<0.05);两组患者检查前焦虑情绪比较,检查前实验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P<0.05);收缩压、舒张压、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9、t=5.53、t=5.49,P<0.01);两组患者胃镜检查中胃内液体潴留、误吸、胃镜检查时间、图像清晰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镜检查前禁水2 h,可以减少患者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且对检查时图像清晰度及检查成功率无影响,具安全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左晓侠  荣加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289-7290
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效果及相关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总结海军总医院自2005年开展ERCP术以来临床资料,分析胰胆管疾病行ERCP术后取得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结果 80例患者中,72例无并发症痊愈出院,3例并发消化道出血,2例并发胆道感染,3例并发急性胰腺炎,经过对症治疗及专科护理,均已痊愈出院。结论 ERCP术对胰腺和胆道疾病的治疗和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其常见并发症应早预防、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0例疑有小肠疾病的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对所有检查者均进行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规范护理,以期取得较好的检查结果.结果:80例患者中,发现小肠存在病变者69例,未见异常11例,阳性率86.25%.其中小肠出血10例,小肠间质瘤3例,小肠炎症性疾病(溃疡、糜烂、充血)19例,小肠憩室3例,小肠血管病变8例,小肠多发息肉14例,克罗恩病4例,小肠肿瘤6例,钩虫病2例.图像清晰,效果满意.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具有安全、无痛苦、顺应性好等优点而易被患者接受,病变检出率较高,检查中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