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5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78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72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341篇
内科学   165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12篇
综合类   558篇
预防医学   249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209篇
  3篇
中国医学   295篇
肿瘤学   77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对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研究方案注册情况进行分析,为提高相关研究设计质量提供参考和建议。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www.chictr.org.cn)以及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clinicaltrials.gov),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nCoV等为检索词,检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相关临床研究方案。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研究注册时间、研究目的、研究类型、申办单位、研究对象、样本量、干预措施、评价指标等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共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相关研究方案49个,研究负责单位以湖北、北京、浙江等地医院或高等院校为主。研究具体实施单位属地集中在湖北、广东、浙江、河南等地医院。研究设计以干预性试验研究为主(共40个),其中随机平行对照研究30个,非随机对照试验7个,单臂研究2个,连续入组1个;观察性研究6个;卫生服务研究2个;预防性研究1个。总样本量30562例,单个研究样本量最大20000例,最小30例。49个方案的研究对象包括健康人群(3个)、隔离观察人群(1个)、疑似病例(10个)、确诊病例(31个)、康复期病例(4个)。31个拟纳入确诊病例的研究方案中,有16个研究未明确病情分级,3个研究明确排除危重症,4个研究纳入普通型,2个研究纳入轻型、普通型或重型,1个研究纳入轻型和普通型,1个研究纳入普通型或重型,3个研究纳入重型,1个研究纳入重症或危重症。评价的干预措施包括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藿香正气滴丸/口服液、八宝丹、固表解毒灵、金蒿解热颗粒、复方鱼腥草合剂、金叶败毒颗粒、疏风解毒胶囊、双黄连口服液、痰热清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汤药、太极拳疗法。主要疗效指标以退热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重症转化率、胸部CT影像为主。结果表明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响应快速,当前注册方案涵盖了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但存在人群定义不清,研究目标不明确,干预方案需要细化,疗效评价指标需要优化等问题;另外,需要考虑疫情救治的实际困难和工作负担,在符合医学伦理条件下,优化流程,提高研究方案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口腔肿瘤是常见的肿瘤之一,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6位,全球每年新发病例数达36万,死亡病例约18万[1]。口腔肿瘤主要影响吞咽、咀嚼、唾液分泌、言语功能以及外貌的改变,同时患者及其家庭的社会关系、认知、社交、情感等功能也有损失[2,3]。随着社会经济与卫生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追求生活质量而非生存数量。在评价指标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已逐渐成为评价肿瘤等疾病患者的生理、心理、角色功能及社会适应等多个方面健康状况的综合指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对口腔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4.
慢波睡眠期有持续棘慢复合波放电癫痫(CSWS)是一种罕见的年龄依赖性癫痫综合征,发病率占儿童癫痫的0.5%,现将我们在临床中诊断的2例患者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及脑电图特征进行分析讨论,以加深我们对该综合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28例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塞动脉溶栓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塞动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8例颈内动脉急性脑梗塞的患者进行了动脉溶栓治疗.通过造影显示血管再通情况。术后即刻和24h后分别行头颅CT扫描以了解有无颅内出血(ICH)。术后第90天采用Barthel指数(BI)对患者生活状态进行评估。结果28例患者经动脉溶栓治疗,堵塞血管再通18例,部分再通6例,未通4例;症状性颅内出血8例,死亡5例。术后第90天,生活状态优者14例,良者8例,差或者死亡6例。再通患者生活状态明显优于部分再通及未通患者。结论动脉溶栓具有较高的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及死亡率。再通患者生活状态较好。  相似文献   
6.
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人工骨植入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胸腰椎爆裂骨折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8~61岁,平均47.5岁;受伤时间4~12d;术前Frankel分级:C级1例,D级3例,E级8例;受伤椎体:T112例,T122例,L15例,L23例;术前后突角11°~35°,平均24°;术前椎管占位率39%~85%,平均64.5%;术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为正常的47%。行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后,人工骨经伤椎椎弓根植入椎体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19个月,平均13个月。脊柱后突角平均恢复20°,椎体高度平均恢复96%,椎管占位率平均恢复至7%。2例人工骨椎体内充填不足;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椎体高度变低及生理弧度丢失。神经功能恢复:1例术前Frankel分级C级及2例D级患者术后均恢复至E级。结论:经椎弓根人工骨植入椎体成形术重建了椎体高度,增加了脊椎前柱的抗压稳定性,使患者能早期活动,减少内固定物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松动、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2岁,因腹部外伤在我院急症手术。术中见空肠上段两处破裂,胰腺挫裂伤,未见明显胰管断裂,行空肠修补,胰下置管引流术,术后自引流管处引流出胰液,最多每日1200ml,两次更换引流管,经禁食、静脉营养支持及善宁等肌注治疗无效,30天后给病人恢复饮食,半年后病人一般情况良好,无不适,但引流胰管液每日仍达700ml。B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脑室置管行颅内压 (ICP)和脑灌注压 (CPP)监护在中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 12 5例伤后 2 4h入院无手术指征的中型颅脑损伤 (GCS 9~ 12分 )患者 ,随机分为ICP监护组 :入院后即经恻脑室内穿刺置管行ICP与CPP连续监测 ,根据颅内压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对照组 :入院后不做ICP监测 ,依据临床观察的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 ,进行治疗。结果 颅内压监护组脱水剂剂量、应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疗效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中型颅脑损伤病情极不稳定 ,早期行ICP监护能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对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降低死残率 ,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一种测定α—磷酸甘油脱氢酶(α—GPD)活性的实验方法。本法其准确性较好,稀释实验和重复实验均符合要求,对大鼠肝、肺、肾、心、脑组织线粒体α—GPD 活性的测定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0.
本科 1996年 7月~ 2 0 0 2年 2月对 2 45例急性硬膜外血肿行手术治疗 ,其中 2 1例术后继发远隔部位脑梗死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13例 ,女 8例。年龄 16~ 6 3岁 ,平均 31.5岁。其中车祸伤 10例 ,跌坠伤 6例 ,打击伤 5例。受伤至入院时间 1~ 12h ,伤前均无脑血管疾病及高血压病史。术前GCS评分 4~ 8分 ,一侧瞳孔散大 16例 ,双侧瞳孔散大 5例。首次头颅CT均示幕上硬膜外血肿 ,血肿量5 0~ 130ml,平均 75ml。中线结构移位 ,三脑室、鞍上池、脚间池不同程度闭塞。伴线形骨折 19例 ,3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