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刘学杰  宣瑛  娄峥 《检验医学》2009,24(4):289-291
目的对1株临床不常见念珠菌的检测进行探讨。方法采用4种不同方法(ATB、DADE、Remel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1株不常见念珠菌进行检测。结果ATB、Remel系统检测结果为邹褶念珠菌;DADE系统检测结果为克柔念珠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为近邹褶念珠菌。讨论对于临床不常见的念珠菌,仅用生化反应鉴定是不够的,为了正确鉴定到种,必要时还要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作核酸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例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引起菌血症的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是革兰阴性非发酵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有12个种,只有少动和类少动鞘氨醇单胞菌被认为是有重要临床意义的.由于在环境中广泛分布,在很多临床标本如血液、脑脊液、腹水、尿液、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创面以及医院环境监测标本中可以分离到.本研究对该菌引起的菌血症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1株临床不常见念珠菌的检测进行探讨。方法采用4种不同方法(ATB、DADE、Remel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1株不常见念珠菌进行检测。结果ATB、Remel系统检测结果为邹褶念珠菌;DADE系统检测结果为克柔念珠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为近邹褶念珠菌。讨论对于临床不常见的念珠菌,仅用生化反应鉴定是不够的,为了正确鉴定到种,必要时还要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作核酸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细菌16S rRNA、16S-23S rRNA 基因测序分析在血流感染病原菌检测中的作用。方法提取临床上血流感染常见的金黄色葡萄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洛菲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化脓性链球菌、奇异变形杆菌、潘尼变形杆菌、屎肠球菌、粘质沙雷菌、宋内志贺菌、产气肠杆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腐生葡萄球菌基因组 DNA,运用 16S rRNA、16S-23S rRNA 基因进行 PCR 扩增。扩增产物经测序后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中心(NCBI)上进行比对分析,确定菌种。结果在所分析的 19 种临床血流感染常见细菌中,16S rRNA 基因测序分析可将除粘质沙雷菌外的细菌鉴定到种的水平,但无法完全区分近缘种属;16S-23SrRNA 成功鉴定 17 种细菌,除大肠埃希菌、宋内志贺菌外所有细菌均成功鉴定到单一种的水平。结论 16S-23S rRNA 基因可作为血流感染细菌检测较好的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5.
病原菌分子分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忠  娄峥  宣瑛 《检验医学》2009,24(5):397-400
在公共卫生领域和医院感染评价分析时,常常进行特定地区食品污染、医院感染和局部流行病学调查,这就需要采用分辨率高、快速简便的分型技术。传统的分型技术主要根据病原菌的外在生理、生化特征等表型,而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已经开发出了多种简便易行的分子分型技术。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准确查找流行病源头,区别医院感染和外源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细菌16SrRNA、16S-23SrRNA基因测序分析在血流感染病原菌检测中的作用。方法提取临床上血流感染常见的金黄色葡萄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洛菲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化脓性链球菌、奇异变形杆菌、潘尼变形杆菌、屎肠球菌、粘质沙雷菌、宋内志贺菌、产气肠杆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腐生葡萄球菌基因组DNA,运用16SrRNA、16S-23S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测序后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中心(NCBI)上进行比对分析,确定菌种。结果在所分析的19种临床血流感染常见细菌中,16SrRNA基因测序分析可将除粘质沙雷菌外的细菌鉴定到种的水平,但无法完全区分近缘种属;16S-23SrRNA成功鉴定17种细菌,除大肠埃希菌、宋内志贺菌外所有细菌均成功鉴定到单一种的水平。结论16S-23SrRNA基因可作为血流感染细菌检测较好的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7.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