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的方法测定人血浆中的纳美芬。方法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二氯甲烷(4:1,V:V)液液提取后,以Agilent Eclipse XDB-C_(18)(4.6mm×150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1)醋酸铵(70:30,V:V),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25℃,进样量为40μL,在Agilent 1100 LC/MSD XCT离子阱质谱仪上,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源,正离子电离方式,以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定量分析,用于监测的离子为m/z 340→322(纳美芬)和m/z 383→337(纳络酮,内标物)。结果纳美芬的定量下限为0.10μg·L~(-1),线性范围为0.1~10μg·L~(-1)(r= 0.9995),样品提取回收率为65%~84%,日内RSD和日间RSD均≤15%,且稳定性良好。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来进行纳美芬的临床血药浓度和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双源CT灌注成像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 搜集经胸部X线平片或CT平扫发现肺部肿块并行双源CT容积灌注成像,后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0 ~ 77岁,平均58.01岁.将CT图像传至Siemens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计算靶层面感兴趣区(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DC).通过最大斜率法获得血流量(BF)、血容量(BV)、对比剂的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FP)和表面通透性(PS)等灌注参数及灌注图像.30例病理标本行常规HE染色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VD计数和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周围型肺癌双源CT灌注参数与MVD、VEGF表达的关系,比较周围型肺癌有无淋巴转移及与MVD、VEGF表达的关系. 结果 (1)周围型肺癌的MVD、VEGF与CT灌注参数值BF、BV呈正相关;与MTT之间无相关性,与TTP之间呈负相关,MVD与PS无相关性,VEGF与PS呈正相关.与MVD及VEGF具有相关性的CT灌注参数中以BF的相关性最高.(2)有淋巴结转移组肺癌MVD值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肺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肺癌VEGF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肺癌(P<0.05).结论 双源CT灌注成像可评价周围型肺癌的肿瘤微血管生成,有助于在活体评价肿瘤血管生成.MVD、VEGF可作为评价周围型肺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骨原发性平滑肌肉瘤(primary leiomyosarcoma bone, PLB)极其少见,在临床及影像诊断方面缺乏系统的认识,现报告本院行影像学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 PLB 2例,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其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 PLB 的认识和影像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5.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大约有50万人死于肺癌,据2008年卫生部公布的第3次全国居民死亡原因调查结果显示,肺癌已位居中国恶性肿瘤首位.CT是发现肺癌最基本、最常用的检查方法.随着CT成像设备与技术的快速发展,从单层CT发展到多层CT,从单源CT发展到双源CT,以及对各种软件和后处理功能应用的不断完善,不但成像速度加快及图像质量不断提高,CT成像也正从单纯的以大体病理解剖为基础的形态学检查向着反映细胞、分子水平生理生化改变的功能学检查相结合的方面发展,以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为代表的功能成像技术逐步成为研究热点.现对CT灌注成像的原理及其在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土荆芥生长土壤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土荆芥生长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为土荆芥GAP管理提供环境因素的依据.方法 通过对地道药材土荆芥生长环境的实地调查,并采集其生境土壤样品进行元素分析及研究适宜的肥力条件.结果 土荆芥适宜生长土壤为中性或弱碱性沙质土壤,其生长土壤肥力较高,而且分析发现其中Al_2O_3,K_2O,Ni,Zn,Rb,Ba的含量明显高于福建省及全国土壤中的平均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Na_2O,K_2O含量高于非生境土壤,而Al_2O_3,Fe_2O_3,CaO,TiO_2低于非生境土壤,且土荆芥对P、Ca有选择性的富集作用.结论 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对土荆芥的生长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73岁,因右上腹持续性隐痛2个月入院.体检: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Murphy征阴性.上腹部CT见胆囊壁增厚,囊内密度不均匀,与肝脏边界不清;增强扫描胆囊壁不均匀强化,内见分隔状强化影.考虑胆囊癌或炎性病变.  相似文献   
8.
病例女,48岁,因"难解大小便3月"入院。查体:下腹部扪及一巨大肿块,大小约12 cm×10 cm,质韧,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可。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盆腔B超:盆腔见约123 mm×101 mm实性包块,形态欠规则,血流丰富。盆腔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8岁。因咳嗽、咳痰伴活动后胸闷、气促2天入院,无发热、畏寒,无头晕及头痛。体检:左下肺叩诊浊音,呼吸音低;中枢神经系统未见异常。CT平扫:肺窗示左肺下叶41 mm×33 mm类圆形团块,边缘清晰,包绕左肺下叶基底段支气管,周围肺组织未见异常(图1)。纵隔窗示肿块CT值40 HU,内见结节状、斑片状钙化(图2)。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轻度强化,CT值61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1岁.因"左上腹胀痛2年,腹部包块1周"入院.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疼痛,无尿频、尿急及尿痛,无腰部疼痛,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体检:左中上腹部叩及20.0cm×12.0 cm肿块,边界清,质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脏、脾及双肾未触及. 全腹CT见左中下腹部有一约26.0 cm×20.0 cm×11.5 cm肿块,边界清楚,密度较均匀,CT值约30 HU,轻度强化,周围结构受压移位,肿块后缘与左肾分界不清(图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