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对2004-01/2007-07我院呼吸内科门诊和住院误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CVA)36例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1~14(8.50±1.42)岁。农村14例,城镇22例。发病季节:春季18例,夏季4例,秋季3例,冬季11例。被误诊时间2~16(5.50±1.55)个月。外院转诊的23例,余为直接就诊我院。本组最后诊断均符合2004年中华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对儿童哮喘的定义、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量表(C-ACT)在儿童哮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规范化哮喘治疗方案前及治疗后3个月复诊,分别采用C-ACT及肺功能评估疗效。结果初诊哮喘患J乙C-ACT评估准确度为67.5%,敏感性为65.6%;特异性为75.0%,FEV1%与C-ACT评分呈正相关(rs=0.33,P〈0.05)。患儿治疗3个月复诊,C—ACT评估肺功能解善率为80.8%,其评估准确度为70.0%,两者评估亦呈正相关(rs=0.32,P〈0.05)。结论C-ACT。分值与FEVI%有良好相关,且对哮喘控制期间的变化敏感。可做为诊治儿哮喘患儿病情控制及家庭监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量表(C-ACT)在儿童哮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规范化哮喘治疗方案前及治疗后3个月复诊,分别采用C-ACT及肺功能评估疗效.结果 初诊哮喘患儿C-ACT评估准确度为67.5%,敏感性为65.6%;特异性为75.0%,FEV1%与C-ACT评分呈正相关(rs=0.33,P<0.05).患儿治疗3个月复诊,C-ACT评估肺功能解善率为80.8%,其评估准确度为70.0%,两者评估亦呈正相关(rs=0.32,P<0.05).结论 C-ACT分值与FEV1%有良好相关,且对哮喘控制期间的变化敏感.可做为诊治儿哮喘患儿病情控制及家庭监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血清IgE、ECP水平和过敏原检测在其诊断中的价值及与哮喘的关系。方法对120例喘息婴幼儿进行血清IgE、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食物过敏原(fx5E)、吸入过敏原(phaditop)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和儿童哮喘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反复喘息组血清IgE、ECP水平较毛细支气管炎组及对照组增高(P〈0.05)。其血清IgE水平低于儿童哮喘组(P〈0.05);血清ECP水平与儿童哮喘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血清IgE、ECP水平较对照组增高(P〈0.05);但均低于反复喘息组和儿童哮喘组(P〈0.05)。fx5E以婴幼儿反复喘息组阳性率最高(37.1%),较毛细支气管炎组、儿童哮喘组及对照组均增高(P〈0.05)。phaditop阳性率以儿童哮喘组最高(70.0%);反复喘息组和毛细支气管炎组增高不及儿童哮喘组(P〈0.05)。结论婴幼儿时期喘息≥2次的患儿,血清IgE、ECP水平增高,过敏原检测阳性率高,为高危哮喘儿。对哮喘儿预防干预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25例过敏性喘息患儿,25例病毒相关性喘息患儿及20名健康婴幼儿的外周血标本,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Eotaxin的水平,分析各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过敏性喘息组患儿外周血Eotaxin水平高于病毒相关性喘息组及对照组(P〈0.01);病毒相关性喘息组患儿外周血Eotaxi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例患儿无论喘息1次者和喘息I〉2次者外周血Eotax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喘息≥2次者外周血Eotaxin水平高于喘息1次者(P〈0.05)。两组病例喘息1次患儿外周血Eotaxi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性喘息组不同喘息次数患儿外周血Eotaxin水平高于病毒相关性喘息组(P〈0.01)。结论血清Eotaxin水平能反映喘息婴幼儿气道嗜酸粒细胞炎症状态,可作为诊治及预后的指标少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