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Background:EnthesopathyorattachmentdiseaseorFuliin-flammationischaracterizedbynonspecificinflammationoftendon,ligament,articularcyst,andperiostcausedbyvariousinjuries,whichmainlycontributestoankylosingspondylitisorotherdiseases.Causesandpathology:Enthesopathysfallsintofivetypes:(1)Inflammatoryproliferationsuchasspineandjointdiseasewithnegativeserum,mainlyankylosingspondylitis.(2)Metabolicoriginsuchasmetaboliccartilagediseases.(3)Drugorigin:DrugssuchasVitAinducingbonepr…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总结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表现,并探讨与非骨化性纤维瘤的鉴别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临床和X线资料,并与6例非骨化性纤维瘤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8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中,位于股骨下干骺端13例、胫骨上干骺端4例、腓骨下干骺端1例,且病灶多位于病骨后缘;多呈圆形、椭圆形,大小约0.3~3.2cm,边缘硬化;切线位呈皮质"陷入"髓腔或缺损之表现.6例非骨化性纤维瘤中,位于胫骨上干骺端4例、胫骨下干骺端1例、股骨下干骺端1例,且病灶多位于病骨前缘或前侧缘;呈多囊状或分叶状,大小约2.0~6.5cm,病灶向髓腔深入较著,皮质膨胀变薄但无缺损表现.结论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切线位摄片显示皮质凹陷缺损是其特点;非骨化性纤维瘤之病灶呈多囊状或分叶状,骨皮质膨胀变薄但无明显缺损是与纤维性骨皮质缺损鉴别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正> 祖国医学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以升为和,胃以降为顺。一受一运,一升一降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过程。脾主升可使饮食的精微转输,分布营养全身;胃主降可使饮食下行,便于进一步消化、吸收及排泄。因此脾病主要表现在消化、吸收方面,胃病主要表现在受纳、腐熟方面,但两者相互影响,所以脾胃多为同病,但有关其X线征象少有探讨,本文结合有关文献资料,特就脾虚证,胃虚证进行临床X线分析。 1 胃虚证 1.1 胃气虚:胃气虚则不能腐熟消化水谷之物,出现胃脘痞闷、食少纳呆、乏力、气短、面黄肌瘦,舌淡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  相似文献   
5.
毛志芹  孙梅  李军  张惠  孟庆学 《新生儿科杂志》2002,17(5):193-195,207
目的 通过对窒息新生儿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的水平监测,EGF、NT、SS水平与临床因素关系的研究,探讨围产期窒息对消化道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动态测定了56例窒息新生儿和39例正常足月儿生后1、3、7天血中EGF、NT、SS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窒息新生儿血中NT、SS水平明显升高,EGF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生后第7天窒息组EGF、SS水平恢复正常,但NT水平则仍较相应正常对照组升高(116.4,118.2vs 84.7ng/L),P<0.01;与临床因素相关分析显示:EGF与1分钟Apgar评分呈正相关,r=0.3149,P<0.01;NT与1分钟Apgar评分呈负相关,r=-0.368,P<0.001;NT、EGF分别与胎龄、奶量呈正相关,P<0.01;SS与空腹血糖(FBS)呈正相关,r=0.222,P<0.05。结论 窒息后新生儿血中NT、SS浓度升高,EGF浓度降低,且与窒息程度有关。表明窒息新生儿胃肠激素水平异常,可能是造成患儿消化功能紊乱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临床和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该病早期易被漏诊和误诊。现综合有关文献对其病理、临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尤其注意总结了其骶髂关节炎的早期影像学表现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35天男婴,因间断抽搐23天收住院,曾按“低钙抽风”给钙剂、维生素D 治疗效差。查体:身长53cm,头围34.8cm,营养欠佳,皮肤弹性差,皮下脂肪薄,头颅无畸形,前囟平软约2×2cm,心肺腹无殊,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新法接生,生后无窒息及产伤,无遗传代谢性疾病家族史,血钙、血磷正常,血AKP18U,头颅CT 检查确诊为先天性脑穿通畸形囊肿。  相似文献   
8.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多数学者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风湿性疾病,多见于青年男性。它主要侵犯人的脊柱及下肢的大关节,有很大的致残性。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现在尚未完全明确,近年研究认为,本病是在遗传基础上兼受某些炎症致病原的侵犯,导致异常的免疫反应而发病。目前尚无预防或根治本病的措施和良药,但强调本病早期诊断并在早期进行综合性治疗,目的是不仅要控制病人的症状,而且要减慢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距骨缺血坏死的临床与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例1,女,38岁。右踝关节有脱位史8年,后继右踝关节疼痛,时有肿胀。X线表现:右距骨体部密度增高,内有少许小囊状透光影,距骨体变扁,滑车低平,右踝关节间隙尚可。距骨头正常(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