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检测环上颌骨骨缝区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探讨缝牵张促进上颌骨生长发育的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5-03/09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实验室完成。15周龄杂种犬12只。随机数字法分为1周实验组4只,1周对照组2只。4周实验组4只,4周对照组2只。实验组安置口外自制牵引支架,自鼻腭孔引出牵引钩,橡皮圈连接牵引支架和牵引钩。分别持续弹性牵引1周和4周,牵引力约600g。牵引结束时将4组犬处死,取4组犬的前颌缝,腭横缝,颧颌缝,颧颞缝区组织,抗增殖细胞核抗原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染色。检测骨缝区增殖细胞的分布及数量,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实验犬12只均存活至预定观察期。①1周实验组腭横缝、颧颌缝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高于1周对照组(1周实验组:腭横缝为48.69&;#177;5.42,颧颌缝为46.44&;#177;3.72;1周对照组:腭横缝为34.00&;#177;3.26,颧颌缝为33.75&;#177;5.58,P〈0.05)。②4周实验组前颌缝、腭横缝、颧颌缝、颧颞缝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均高于4周对照组及1周实验组(4周实验组:前颌缝为70.78&;#177;3.58,腭横缝为69.9&;#177;2.62,颧颌缝为68.56&;#177;4.15,颧颞缝为64.25&;#177;2.82;4周对照组:前颌缝为32.95&;#177;3.24,腭横缝为34.83&;#177;5.68,颧颌缝为34.26&;#177;3.37,颧颞缝为33.46&;#177;3.47;1周实验组:前颌缝为38.97&;#177;4.25,腭横缝为48.69&;#177;5.42,颧颌缝为46.44&;#177;3.72,颧颞缝为36.06&;#177;4.34.P〈0.05)。 结论:缝牵张过程中,上颌骨周围骨缝增殖细胞数和活跃程度明显增加,提示缝牵张可促进上颌骨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环上颌骨骨缝区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探讨缝牵张促进上颌骨生长发育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3/09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实验室完成。15周龄杂种犬12只,随机数字法分为1周实验组4只,1周对照组2只,4周实验组4只,4周对照组2只。实验组安置口外自制牵引支架,自鼻腭孔引出牵引钩,橡皮圈连接牵引支架和牵引钩,分别持续弹性牵引1周和4周,牵引力约600g。牵引结束时将4组犬处死,取4组犬的前颌缝,腭横缝,颧颌缝,颧颞缝区组织,抗增殖细胞核抗原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染色,检测骨缝区增殖细胞的分布及数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犬12只均存活至预定观察期。①1周实验组腭横缝、颧颌缝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高于1周对照组(1周实验组:腭横缝为48.69±5.42,颧颌缝为46.44±3.72;1周对照组:腭横缝为34.00±3.26,颧颌缝为33.75±5.58,P<0.05)。②4周实验组前颌缝、腭横缝、颧颌缝、颧颞缝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均高于4周对照组及1周实验组(4周实验组:前颌缝为70.78±3.58,腭横缝为69.9±2.62,颧颌缝为68.56±4.15,颧颞缝为64.25±2.82;4周对照组:前颌缝为32.95±3.24,腭横缝为34.83±5.68,颧颌缝为34.26±3.37,颧颞缝为33.46±3.47;1周实验组:前颌缝为38.97±4.25,腭横缝为48.69±5.42,颧颌缝为46.44±3.72,颧颞缝为36.06±4.34,P<0.05)。结论:缝牵张过程中,上颌骨周围骨缝增殖细胞数和活跃程度明显增加,提示缝牵张可促进上颌骨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上颌骨缝牵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缝牵张治疗面中部发育不全的新方法。方法:15周龄杂种犬12只,随机分为一周实验组4只,一周对照组2只,4周实验组4只,4周对照组2只。分别在4组犬的前颌缝,腭横缝,颧颌缝,颧颞缝的两侧置入钛钉作为标志。实验组安置自制口外牵引支架,自鼻腭孔引出牵引钩,橡皮圈连接牵引支架和牵引钩,分别持续弹性牵引1周和4周,牵引力约0.6kg。牵引前后拍X线片测量骨缝两侧标志钉间距离及颅底角的大小。牵引结束时将4组犬处死,进行测量与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骨逐渐前移,咬合关系呈II类错。骨缝两侧标志钉间距离测量结果提示,牵引1周时,腭横缝、颧颌缝首先对牵引力发生反应而扩增,牵引四周时,前颌缝、腭横缝标志钉间距离增加值最大。各组间颅底角变化不明显,上颌骨未发生旋转。结论:缝牵张可以有效地前移上颌骨,并避免上颌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旋转。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下颌骨单侧牵张成骨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5只,24只行单侧下颌牵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牵张速率为0.5mm×2次/天(1mm组);另一组为0.5mm×4次/天(2mm组),间歇期均为5天,牵张长度均为10mm。在牵张完成后0周、2周、4周、8周每组各处死3只动物,最后1只处死做对照,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取双侧关节盘和髁状突,做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观察。结果:牵张后大体观察可见关节盘无显著形态异常,髁状突有不同程度适应性改建;组织学主要表现为关节盘不同程度中带变薄,纤维走行改变,血管侵入,后带变厚;髁状突表现为纤维软骨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和软骨、骨的改建活动,2mm/日组可见破坏现象发生。结论:颞下颌关节有很强的改建能力,在合适的牵张速度下可通过发生适应性改建,使髁状突在形态和结构上适应新的位置和环境,从而继续行使正常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缝牵张过程中环上颌骨缝的组织反应和组织再生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3/09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实验室完成。15周龄杂种犬12只,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8只,对照组4只。实验组安置口外自制牵引支架,自鼻腭孔引出牵引钩,橡皮圈连接牵引支架和牵引钩,向前持续弹性牵引,牵引力约600g。牵引1周和4周时,各处死实验组犬4只和对照组犬2只,对前颌缝,腭横缝,颧颌缝,颧颞缝区组织作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犬1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骨缝区成骨主要发生在侧带与骨缘之间,缝牵张初期骨缘外侧出现囊状分离带,成骨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新骨与结缔组织纤维排列方向与牵引力方向基本平行。②中央带纤维较致密,在牵引过程中,纤维排列方式未发生明显变化,而起到了屏障作用,阻止了缝骨性融合的发生。③牵张早期,缝区组织同时可见Ⅰ和Ⅲ型胶原,随后成骨细胞在Ⅲ型胶原基质的基础上分泌沉积Ⅰ型胶原而成骨,最终Ⅲ型胶原降解,Ⅰ型胶原完全代替Ⅲ型胶原成为骨基质的主要成份。缝区组织天狼猩红染色未见Ⅱ型胶原。结论:缝牵张成骨是以膜内成骨方式为主,无明显的软骨内成骨现象。中央带具有屏障作用,阻止牵张过程中骨缝发生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下颌骨单侧牵张成骨对下牙槽神经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5只,24只行单侧下颌牵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牵张速率为0.5mm×2次/天(1mm组);另一组为0.5mm×4次/天(2mm组),间歇期均为5天,牵张长度均为10mm。在牵张完成后0周、2周、4周、8周时每组各处死3只动物,最后一只处死做对照。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取牵张区含下牙槽神经组织块做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观察。结果:牵张区神经大体观察均可见直径变细,组织学上可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表现为髓鞘肿胀、层状分离和断裂、轴索数目减少,但神经外膜、束膜仍完整,随着时间延长,发生修复性变化。结论:下颌骨牵张成骨后下牙槽神经发生退行性变,但在合适的牵张速率下是可逆的,随时间延长可以完全修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