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应用,评估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45例行上肢手术患儿氯胺酮基础麻醉后随机分为3组: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组(BK组,n=15);气管内插管全麻组(G组,n=15);臂丛神经阻滞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组(BF组,n=15)。结果:BF组麻醉过程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较G、BK组稳定(P<0.05);术后BF组患儿苏醒最快且平稳,与G、BK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上肢手术呼吸循环稳定,术后苏醒更快,家长及医护人员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术后持续胸膜外镇痛和持续硬膜外镇痛效果的差异。方法择期在VATS下行肺肿瘤切除术的患者48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胸膜外阻滞组和硬膜外阻滞组,在术后48h内使用罗哌卡因分别进行持续胸膜外和持续硬膜外镇痛。记录患者术后4、12、24、36和48h的静息和运动时的VAS评分,术后48h内吗啡使用量和氟比洛芬酯使用例数,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1、2天的离床活动例数和术后住院天数。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瘙痒和尿潴留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胸膜外阻滞组和硬膜外阻滞组在术后4、12、24、36和48h静止和运动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吗啡使用量和氟比洛芬酯使用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第1、2天离床活动例数和术后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法在小剂量吗啡辅助下能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由于具备安全准确的优点,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后也可选择持续胸膜外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艾司洛尔对老年患者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作用。方法将8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对照组),B(艾司洛尔0.5mg/kg组),C(艾司洛尔1.0mg/kg组),D(艾司洛尔1.5mg/kg组)。4组拔管前分别静注生理盐水20mL、艾司洛尔0.5、1.0和1.5mg/kg(将艾司洛尔稀释至20mL),记录病人给药前、拔管时、拔管后1、3、5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并计算心率和收缩压乘积(RPP)。结果A组拔管时及拔管后1minSBP、DBP、HR和RPP显著高于给药前(P<0.01);B组拔管时SBP、DBP、HR和RPP显著高于给药前(P<0.01),拔管后1minSBP、DBP、HR和RPP显著低于A组(P<0.05);C、D两组拔管时SBP、DBP、HR和RPP显著低于A、B两组(P<0.05),拔管后1minSBP、DBP、HR和RPP显著低于A组(P<0.01);C、D组拔管后5minSBP、RPP显著低于给药前(P<0.05),但D组有2例用药后发生严重心动过缓。结论静注艾司洛尔1.0mg/kg对老年患者气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作用效果较好且安全性更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缺血性心肌病 (ICM )患者心功能和N 末端脑利钠肽 (Nt proBNP)的影响。【方法】已接受常规治疗 ,病情稳定的ICM患者 5 6例 ,随机分为两组 :卡维地洛组 (治疗组 ) 30例 ,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 2 6例。卡维地洛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 ,从小剂量开始 ,逐渐加量至耐受剂量或目标剂量 ,共治疗 4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超声心动图仪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左室射血分数 (LVEF)、心输出量 (CO) ,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Nt proBNP的浓度。【结果】治疗 4个月后 ,卡维地洛组较对照组LVEDD(6 0 .2± 8.4vs 6 5 .4± 8.4mm)、LVESD(48.4± 7.4vs5 3.8± 8.6mm)显著下降 (P <0 .0 5 ) ,LVEF(42 .6± 11.3vs 34.5± 12 .4 % )、CO(4.4 2± 1.5 6vs 3.77± 1.6 8L/min)显著升高 (P <0 .0 5 ) ,血浆Nt proBNP浓度 (487± 85vs 5 93± 90pmol/L)显著下降 (P <0 .0 5 )。【结论】卡维地洛能显著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中心静脉置管术是经皮穿刺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深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腔内的穿刺技术。中心静脉置管由于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直径大等优点,在急救、危重患者的监测、快速输血补液、静脉高能营养的支持、血液净化治疗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心静脉置管属于有创操作,虽然在临床应用广泛,但穿刺置管引起的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的医疗危险性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异氟醚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异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20例瓣膜置换术患者(ASA 2~3 级),随机分为预处理组(Ⅰ组)和对照组(C组)。分别于麻醉后(T_1),主动脉开放后15分钟(T_2)、2小时(T_3)、24小时(T_4)时间点取血样,检测血清CGRP、ET、cTnI;另于术前、术后第1、3天记录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定其QTd和 QTcd。结果:主动脉开放后,CGRP含量在两组患者24小时之内都有显著增加(P<0.01),T_2时,预处理组的CG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ET在T_2时两组都有显著上升(P<0.01),但预处理组的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3、T4时,对照组cTnI水平显著高于预处理组;术后两组QTd和 QTcd显著增加(P<0.01),其中对照组的增加较多,且第1天明显多于预处理组(P<0.05);结论:异氟醚预处理能减少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有利体外循环后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异丙酚复合阿托品用于结肠镜检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异丙酚、异丙酚复合阿托品应用于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舒适性及实用性。方法选择需结肠镜检查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30例,A组缓慢静注异丙酚(1~2 mg/kg),B组缓慢静注异丙酚(1~2 mg/kg)和阿托品(0.5 mg)混合液,用药至患者无意识、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检查,后根据手术需要和患者情况追加异丙酚(30~50 mg)至手术结束。连续监测并记录麻醉前、手术开始至手术结束时2组患者的收缩压(SBP)、HR、Sp(O2),术后苏醒时间及异丙酚用量。结果A组术中HR与术前基础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麻醉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A、B 2组SBP与术前基础值相比均下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异丙酚用量相比,B组明显少于A组(P<0.01);2组患者对术中不适均无记忆。结论异丙酚能减轻结肠镜检查的痛苦,异丙酚复合阿托品能减轻异丙酚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并减少异丙酚的用量。  相似文献   
9.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在短期内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予常规吸氧治疗,BiPAP组30例,予BiPAP治疗。所有患者都同时接受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前、后的血气(PaO2、PaCO2、SaO2)以及心率(HR)、呼吸频率(RR)等参数的变化,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BiPAP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13,P<0.05)。与对照组比较,通气治疗后BiPAP组血气分析PaO2、PaCO2、SaO2各指标显著改善(P<0.05)。【结论】无创性BiPAP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能迅速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低氧血症,是治疗急性左心衰的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不稳定心绞痛的血栓形成机理及其抗凝、溶栓治疗广东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510220)王勤,孙孟彪综述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410008)周宏研审校不稳定心绞痛包括严重的暂时心肌缺血的许多状态,常伴有ST段暂时性下降,但无心肌酶学的改变。据统计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