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无精症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我院确诊为无精症的连续病例314例,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超声检查的结果。结果:314例无精症患者中,梗阻性无精症(obstructive azoospermia,OA)患者118例(37.6%),非梗阻性无精症(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NOA)患者196例(62.4%)。OA患者中,有89%(105/118)超声检查有阳性发现,包括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40例)、射精管梗阻(33例)、炎症性病变(17例)、钙化性病变(15例);NOA患者中,有40.3%(79/196)超声检查有阳性发现,包括小睾丸(45例)、隐睾(13例)、睾丸微石症(16例)、精索静脉曲张(5例)。结论:314例无精症患者中,NOA与OA之比为1.66∶1,经超声检查能明确其中58.6%患者的病因,能明确89%的OA病因及40.3%的NOA病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踝臂指数(ABI)的关系.方法 对31例健康人及6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颈动脉IMT及四肢血压的检测.结果 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MT明显增厚(P<0.01),ABI明显降低(P<0.01),糖尿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及ABI<0.90的患者的比例均明显增加(P<0.01);IMT与ABI之间呈负相关(r=-0.521,P<0.01).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相比,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糖尿病患者其ABI下降 (P<0.05),ABI<0.90的患者的比例增加 ( P< 0.05).结论 糖尿病可导致颈动脉IMT增厚和ABI下降,ABI随IMT的增厚而下降;ABI减低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IMT及ABI的检测对糖尿病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前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方才发现的糖尿病,占糖尿病孕妇的80%以上,GDM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本组应用超声监测血糖控制良好的GDM胎儿静脉导管频谱参数,并与正常胎儿比较,旨在为临床预测胎儿宫内妊娠情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晚孕期胎儿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参数预测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晚孕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49例,应用超声检测胎儿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参数,包括心室收缩期峰值流速(S)、心室舒张期峰值流速(D)、心室收缩末期流速(v)、心房收缩期峰值流速(a)、时间平均峰值流速(TAmax)、S/a、搏动指数(PI)、前负荷指数(PLI)和静脉峰值流速指数(PVIV)。随访至妊娠结束,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妊娠结局组212例和不良妊娠结局组37例,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绘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血流频谱参数预测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其截断值并计算其诊断效能。结果不良妊娠结局组胎儿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参数S、v、D、a和TAmax测值均小于正常妊娠结局组,S/a、PI、PLI和PVIV测值均大于正常妊娠结局组,但仅S/a、PL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S/a 1.84作为预测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截断值,其曲线下面积为0.614,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4.05%、71.70%;以PLI 0.45作为预测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截断值,其曲线下面积为0.616,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4.05%、70.75%。结论应用超声监测晚孕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的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参数,可为临床预测胎儿宫内妊娠情况提供依据;S/a、PLI均可作为晚孕期预测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流最大剪切率(SR)、内-中膜厚度(IMT)及踝臂指数(ABI)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55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组.利用高频超声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颈动脉IMT、管径(D)、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检测,计算血流最大剪切率;用血压计测量所有观察对象的血压,计算ABI.结果 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MT增厚(P<0.01),管径D增宽(P<0.05),PSV降低(P<0.05),ABI及SR降低(P<0.01);糖尿病组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及低踝臂指数的患者的比例均增加(P<0.01).IMT与ABI、SR之间呈负相关(r=-0.521、-0.537,P<0.01),ABI与SR两者呈正相关(r=0.467,P<0.01).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相比,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糖尿病患者其管径D增宽 (P<0.05),PSV、SR、ABI下降 (P<0.01),低踝臂指数的糖尿病患者比例增加 (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SR的降低可导致IMT增厚和ABI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形成因素;低踝臂指数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了解上海市闵行区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的现状,为本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基线数据。方法将3 081名研究者按年龄段分成5组进行颈动脉检查,观察并记录相关检测数据。结果比较不同部位、性别及年龄组之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IMT增厚及斑块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的颈动脉狭窄以轻、中度为主,分别为52.9%、26.6%;颈动脉分叉处(BIF)的斑块检出率最高(90.0%)。不同部位颈动脉IMT与年龄呈线性正相关,其中颈总动脉(CCA)的IMT与年龄线性关系最密切(r左=0.457,r右=0.495,P〈0.05)。结论闵行区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CAS)随年龄增长呈逐渐加重的趋势;男性CAS程度高于女性;50~59岁人群颈动脉IMT增厚较其他年龄组显著。颈动脉超声检查是早期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了解上海市闵行区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现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该地区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闵行区中老年人共3100名,年龄40~90岁,其中,男、女分别为1504、1596名,将受试者按年龄段分成五组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颈动脉检查,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增厚及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tic,CAS)斑块检出率分别为61.6%、50.2%,其中,男性分别为33.5%、26.5%,女性为28.1%、23.7%;颈动脉狭窄检出率为12.1%,以轻、中度为主,分别为6.1%、3.4%。2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及吸烟在CIMT增厚组与非增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冠心病及吸烟在CAS斑块组与非斑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IMT增厚的危险因素为性别、年龄、高血压及吸烟(P<0.05);CAS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为性别、年龄、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及吸烟(P<0.05)。结论 1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群CAS程度呈逐渐加重的趋势,且男性CAS程度较女性显著;2性别、年龄、高血压及吸烟是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3性别、年龄、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及吸烟是CAS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ndothelium-dependenf,EDD)、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 ma-media thickness,IMT)的相关性及颈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 31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病程≤5年的患者为A组,病程>5年的患者为B组。利用高频超声检测所有观察对象肱动脉的EDD及颈动脉IMT、血流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D)、S/D、加速时间(AT)、阻力指数(RI),利用血压计测量所有观察对象的四肢血压,计算ABI。结果糖尿病A组较对照组EDD降低(P<0.01),两组间IMT、ABI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B组与A组及对照组比较,IMT增厚(P<0.01),EDD、ABI降低(P<0.01),S/D升高(P<0.05),S、D降低(P<0.01),AT、RI均增高(P<0.01)。EDD与IMT呈负相关(r=-0.575,P<0.01),与ABI呈正相关(r=0.492,P<0.01),IMT与ABI之间呈负相关(r=-0.521,P<0.01)。结论糖尿病对EDD的损伤要早于IMT及ABI的改变;EDD的损伤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导致IMT增厚和ABI下降,使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