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Budd-Chiair综合征介入治疗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检查的内容及意义.方法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6例布-加综合征(BCS)患者进行系统、全面检测及分析.结果 所有BCS患者彩色多普勒均正确区分其类型.下腔静脉型及混合型BCS患者中,有2例发现下腔静脉血栓.肝静脉型及混合型BCS患者中有92%(34/37)观测到肝短静脉,其中18例患者测量了肝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频谱,肝功能 Child-Pugh分级A级与B级间肝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最大血流速度差异显著(P<0.01).肝内外间侧支循环除了肝短静脉外,本组中还有肝静脉与膈下静脉及腹壁静脉的侧支建立.本组患者中有41例肝实质回声增粗;28例门静脉增宽;34例脾脏增大.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但能对BCS正确诊断及分型,还能全面、系统观测相关内容.在树立下腔静脉与肝静脉为一整体概念,肝静脉与门静脉为一整体概念,肝静脉与肝短静脉为一整体概念,肝脏与脾脏为一整体概念前题下,详实、细致、全面的超声检查能为手术时机的选择、介入治疗方式的制定、治疗效果的评价及追踪随访提供可靠的数据,才能体现出超声检查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脾、胃-肾静脉分流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门静脉高压时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的21例CDFI图像特征。结果(1)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声像图特点是脾、胃区与左肾之间异常走行的迂曲管道,频谱多普勒示其内血流为类似门静脉样频谱,动态观察可见其与左肾静脉相通;(2)在分流支较为粗大时可有间接的声像图表现:肝侧脾静脉内为离肝血流信号;左肾静脉内径增宽、血流速度增快及频谱形态改变。结论门静脉高压时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具有典型的CDFI图像,可作为超声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后支架管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随访的TIPSS术后患者行X线门脉造影,并根据造影情况作支架管球囊成形术或重新置管。门脉造影前或后2周内行常规彩色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45例患者X线门脉造影证实有17例支架管功能障碍(15例狭窄,2例闭塞)。常规彩色超声检出20例支架管功能障碍(15例狭窄,5例闭塞),其敏感性为65%,特异性为67%,阳性预测值为55%,阴性预测值为76%。超声造影检出16例支架管功能障碍(14例狭窄,2例闭塞),其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89%,阳性预测值为81%,阴性预测值为86%。结论超声造影较常规彩色超声能显著提高判定支架管功能障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膀胱肿瘤电切术(PK-TURBT)联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在硬腰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下行PK-TURBT,术后定期给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治疗,每3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和膀胱镜1次。结果 6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40 min。5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无膀胱穿孔及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随访6~32个月,7例复发,再次行PK-TURBT,术后病情稳定,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 PK-TURBT联合羟基喜树碱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病例男,42岁。于10h前将轴承套入阴茎根部,随后发现阴茎肿胀,疼痛,不能取下轴承,伴排尿困难。查体:膀胱区充盈,轴承内径17mm,厚10mm,嵌顿于阴茎根部,无法活动,阴茎高度充血肿胀,直径45mm,呈乌黑色,  相似文献   
6.
梁平  夏荣妍  王亮  李沙丹  刘吉文  张契敏 《西部医学》2012,24(8):1545-1546,1548
目的对比B超引导下膀胱穿刺造瘘术与传统盲穿法膀胱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慢性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需行膀胱穿刺造瘘术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行传统盲穿法膀胱穿刺造瘘术24例(传统盲穿组)和B超引导下膀胱穿刺造瘘术22例(B超引导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B超引导组术中出血量(1.9±0.5)ml,术后疼痛VAS评分[(1.5±0.6)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盲穿组(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B超引导下膀胱穿刺造瘘术操作简单、安全,患者痛苦小,较传统盲穿法膀胱穿刺造瘘术的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无名动脉分叉部粥样硬化病变的患病率及超声筛查的意义。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受检者1619名,根据年龄分为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和≥70岁组。超声观测各年龄组无名动脉分叉部内膜中层增厚和粥样硬化斑患病率,并与颈动脉各部位及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病变进行对比。结果 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及≥70岁组超声检测无名动脉分叉部内膜中层增厚及粥样硬化患病率分别为10.38%(22/212)、24.63%(50/203)、27.88%(126/452)、53.85%(343/637);单独病变检出率分别为90.91%(20/22)、66.00%(33/50)、32.54%(41/126)、11.37%(39/343)。无名动脉分叉部内膜中层增厚及粥样硬化在40~49岁组及50~59岁组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颈动脉的各个部位及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P<0.05);60~69岁组无名动脉分叉部内膜中层增厚及粥样硬化斑病变患病率与颈总动脉分叉部相近(P>0.05),但单独出现比例仍然较高。结论超声检查中老年患者颈部血管时,检查无名动脉分叉部有利于提高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早期检出率,可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商环包皮环切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6例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行传统包皮环切术86例(传统组)和商环包皮环切术80例(商环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商环组手术时间(4.78±1.11)min,术中出血量(1.06±0.23)ml,术后疼痛VAS评分(1.09±0.72)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且商环组在术后出血、感染、包皮畸形发生率等方面也低于传统组(P〈0.05),但术后阴茎水肿发生率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商环包皮环切术操作简单、微创、安全,患者痛苦小,较传统包皮环切术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超对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在60例经手术治疗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检查中,通过高低频探头相结合的方法,将其声像图特征和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阑尾炎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5%。结论B超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为急性阑尾炎的分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测侧支循环血流频谱在BCS诊断与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应用CDFI观测18例肝静脉型及混合型BCS侧支循环血流频谱.结果 (1)肝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部血流速度较慢且频谱形态受下腔静脉压变化影响较明显患者肝功Child-Pugh分级低;肝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部血流速度较快且频谱形态受下腔静脉压变化影响较小或无较大肝短静脉代偿者肝功Child-Pugh分级较高.(2)肝功Child-Pugh分级A级肝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部血流速度为(42.984±20.20)cm/s,B级肝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部血流速度为(116.824±62.71)cm/s,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3)肝短静脉中除了肝右后下静脉外,其它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血流速度增快时,其主干血流速度均小于汇入部.(4)不直接汇入下腔静脉的侧支循环内血流速度快慢与肝静脉阻塞程度无明显相关.结论 肝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部血流速度及频谱形态能够反映回流部肝内血流压力情况,运用简化柏努力方程可测算出肝短静脉与下腔静脉间的压差来判断侧支循环的建立是否足以代偿阻塞的肝静脉功能,为手术时机的选择、介入治疗方式的制定、治疗效果的评价及追踪随访提供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