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满玲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0):1150-1150,117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早期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对300例产妇分两组进行护理研究。观察组150例,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150例,未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及接受孕期健康教育,按产后护理常规给予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吸吮乳房。结果:经过分娩与护理后,观察组48h内乳量充足率达80.0%,72h达100%;对照组48h内乳量充足率达66.7%,72h为86.7%,观察组产妇乳量充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强产前、产时及产后的护理干预是促进产后早期乳汁分泌、保证乳量充足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临床常用的4种梅毒血清学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及临床适用性评价.方法 分别采用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186例梅毒患者及80例非梅毒患者(对照组)血清进行检测.结果 ELISA、TPPA、RPR和TRUST法检测敏感性分别为98.92%、97.31%、81.18%、86.02%;特异性分别为98.75%、100.00%、92.50%、93.75%.ELISA法与TPPA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R法与TRUST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R法和TRUST法分别与ELISA法、TPPA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种方法侧重点各有所不同,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合理选择.ELISA法适用于大批量样本筛查,TPPA法进行确诊,RPR和TRUST法联合应用于对疗效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4成员G(CLEC4G)与肿瘤血管生成标记物CD34之间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与肝细胞癌(HCC)侵袭转移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株洲市中心医院经外科手术切除的40例HCC标本及相应术前血清标本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同时收集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实时荧光定量聚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筛选与环指蛋白216(ring finger protein 216, RNF216)相互作用的蛋白,进一步阐明RNF216在GnRH缺陷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构建pGBKT7- RNF216重组表达载体,将其转化到Y2HGold酵母中,与人cDNA文库进行杂交,筛选与RNF216相互...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4成员G(CLEC4G)在肝脏疾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细胞肝癌(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株洲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经外科手术切除治疗的40例HCC患者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距癌组织边缘至少2 cm)及1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肉眼所见尽量远离癌组织边缘)和10例肝硬化标本。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筛选HCC转录组数据集,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制作热图和箱图分析CLEC4G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CLEC4G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CLEC4G蛋白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分析CLEC4G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热图显示CLEC4G在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显著下降,箱图中CLEC4G mRNA在癌组织的相对表达量为(82.5±18.9),在癌旁组织中为(3354.4±29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qRT-PCR及IHC分别表明CLEC4G的mRNA在正常肝组织中表达丰富(3301.3±286.4),在肝硬化(1742.6±208.7)和癌旁组织(1553.2±249.9)中表达明显下降,而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甚少(63.6±3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CLEC4G的低表达与HCC患者的肿瘤血管转移有关。结论CLEC4G在正常肝脏组织中大量表达,而随着肝脏疾病的恶性病变进展其表达显著减少,在HCC组织中表达甚少,有望成为HCC良好的病理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湖南省株洲市第一医院患者梅毒感染情况及其分布,为梅毒的全面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株洲市第一医院2010年1月~2011年3月门诊普通患者及术前拟输血患者共29 328例进行梅毒抗体检测,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法确证.结果 29 328例标本中,男性阳性结果为426例,女性阳性结果为310例,总阳性率为2.51%.在各年龄组均发现有梅毒感染.其中20~40岁组阳性率最高,占55.43%.在感染科室当中,外科患者阳性感染率最高,其次是妇产科.结论 患者血清梅毒抗体在临床科室占一定比例的阳性率,因此对患者,尤其是术前患者进行梅毒抗体检测,可以及时阻断梅毒的传播,有效预防院内感染,并有利于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拟输血患者HBsAg、抗-HCV、梅毒TP、抗-HIV感染情况,预防和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醒医务人员注意生物防护与自我保护。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47628例拟输血患者进行以上四项检测,按项目、姓别、年龄段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47628例患者中,总阳性6316例,总阳性率13.26%。其中HBsAg阳性4308例,阳性率为9.04%;抗-HCV阳性772例,阳性率为1.62%;梅毒-TP阳性1212例,阳性率为2.54%;抗-HIV阳性24例,抗-HIV阳性率为0.05%;梅毒TP男性略高于女性;抗-HCV、梅毒阳性率TP有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的趋势。结论通过对受血者输血前四项检测,明确患者的健康状况,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也可发现隐性感染者,为临床治疗、经血液传播疾病引起的医患纠纷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过敏原检测在反复哮喘儿童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524例反复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3组:婴儿组(0~1岁)250例,幼儿组(1~3岁)150例,儿童组(≥3岁)124例。3组患儿均予以过敏原检测,比较其过敏原阳性率及过敏源的分布情况。结果患儿过敏原检测总阳性率为39.69%(208/524),其中儿童组过敏原阳性率(66.13%)最高,婴儿组(24.00%)最低,3组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牛奶、户尘螨及猫毛皮屑过敏原的阳性率位于前3位,且儿童组户尘螨和屋尘阳性率最高,婴儿组最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原检测对反复哮喘儿童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快速找到哮喘的病因,而且能够更早地识别可能发展为哮喘的儿童,为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apo)A1、apo B、apo E水平与特应性皮炎(A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30例AD患者及100名无过敏性疾病史的体检健康者,检测血清apo A1、apo B、apo E、总免疫球蛋白E(IgE)及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各项目及其与AD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AD组和正常对照组女性血清apo A1水平均高于男性(P<0.05)。AD组女性血清apo A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女性(P<0.05)。AD组男性血清apo B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男性(P<0.01)。sIgE阳性者男女比例与总IgE>200 kU/L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7岁为年龄分组界限,≤7岁组与>7岁组sIgE阳性率和总IgE>200 kU/L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po A1、apo B与apo E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0、0.287,P<0.01)。apo A1与apo B无相关性(r=0.030,P>0.05)。apo A1、apo B和apo E均与年龄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1、0.417、0.14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o A1可增加AD的发病风险[比值比(OR)=7.346,95%可信区间(CI)为2.349~22.977],但与总IgE和sIgE无关;apo B校正年龄、性别后与AD发病风险无关,但可增加总IgE>200 kU/L的风险(OR=6.694,95%CI为1.739~25.762)。apo E无论是否校正年龄和性别均与AD发病风险、总IgE和sIgE无关。结论apo A1可能是独立于IgE介导的参与AD发病的危险因子。apo B受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与AD发病风险的关系尚不明确。apo E与AD的发病风险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