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38例已绝经与未绝经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研究已绝经与未绝经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型,组织分级和手术病理分期等.方法 分析1987年1月~1996年12月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收治的13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其中已绝经者93例,未绝经者45例.所有的病人都进行了分段诊刮,134例经过手术治疗.标本均进行了病理诊断,并根据1988年FIGO标准进行分期,所得资料用X~2Fisher’s exact test分析.结果 已绝经组与未绝经组比较,早期患者(IaG_1)比例明显偏低,分别占6%与32%.(P<0.001).G_2、G_3和非内胰腺癌的发生率是高的,分别是71%和51%(P<0.05).Ⅰc、Ⅱ、Ⅲ、Ⅳ期所占的比例较大,分别是40%和30%(P<0.001).五年生存率:已绝经组为74.2%,未绝经组91.4%,两者比较有明显意义(P<0.05).结论 已绝经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较未绝经者差与临床和病理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28例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的临床资料,探讨相关因素及适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72年1月~199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例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的临床资料.结果5年总生存率35.7%.癌肉瘤5年生存率41.7%,中胚叶混合瘤5年生存率31.3%(P>0.05).Ⅰ、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56.3%,明显高于Ⅲ、Ⅳ期的9.1%(P<0.01).子宫体积大于妊娠10周者,5年生存率0%,小于10周者,5年生存率53.0%(P<0.01).已绝经组5年生存率38 9%,高于未绝经组30%(P>0.05).应用Cox模型比较术后加放疗或化疗对生存率的影响,放疗组明显高于化疗组,P<0.01.表明化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结论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生存率与手术病理分期、子宫大小有密切关系,与病理类型、是否绝经无明显关系,术后辅以放疗对提高生存率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宫颈锥形切除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1年2月~2003年7月,同时做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以及宫颈锥形切除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自身对照比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宫颈锥形切除的病理结果的差异。结果:患者中位年龄32岁,30岁以下27例(37.5%)。未生育者43例(59.7%)。8例阴道镜下活检为CIN Ⅰ者,3例与锥切病理结果完全符合,2例低诊;37例CIN Ⅱ患者的锥切病理结果示13例(35.1%)两者相符,14例(37.8%)锥切病理结果的病变程度较多点活检重;19例CIN Ⅲ多点活检与锥切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仅26.3%(5例),活检低诊7例(36.8%);7例CIS活检与锥切病理相符5例,另有CIN Ⅲ 1例、CIN Ⅰ 1例;对CIN Ⅱ及CIN Ⅲ阴道镜较容易出现低诊。3例患者锥切手术标本切缘见残留病变,均为环形电圈切除者,手术并发症主要是术后出血。短期随访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宫颈锥形切除既是一种明确诊断、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的诊断方法,又是一种有效的的治疗手段.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早期浸润癌的诊断和治疗中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4.
患者大,36岁。因停经53天,发现下腹部增大1月余,恶心腰胀10余天于1988年8月1日拟诊早孕并右侧卵巢囊肿收住院。月经周期一贯正常。体检有:T、P,R,BP正常,一般情况好。心肺正常。  相似文献   
5.
妇科恶性肿瘤肝转移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妇科肿瘤肝转移的治疗方法。方法:用肝切除(其中6例肝内病灶被完全摘除,1例肝内切除4个肿瘤后尚残留3个肿瘤)联合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和静脉全身化疗方法治疗妇科恶性肿瘤肝转移7例。原发肿瘤为子宫颈癌1例;子宫体癌2例,卵巢癌1例,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3例。结果:全组随访3~40个月,平均20.6个月。患者全部存活,超声和CT检查6例肝内未再发现肿瘤、1例复发。结论:肝切除联合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妇科恶性肿瘤肝转移有效。  相似文献   
6.
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8例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的临床资料,探讨相关因素及适当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72年1月-199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例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的临床资料。结果:5年总生存率35.7%。癌从瘤5年生存率41.7%,中胚叶混合瘤5年生存率31.3%(P〉0.05)Ⅰ、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56.3%,明显高于Ⅲ、Ⅳ期的9.1%(P〈0.01)。高于未绝经组30%(P〉0.05)。应用于Cox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伴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其他恶性上皮性肿瘤的卵巢透明细胞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随访并回顾性分析 45例原发性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 ,对病理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以腹痛、腹胀、盆腔肿块为主要症状者占 73.3%。术前拟诊为卵巢内膜样囊肿或子宫内膜异位症者占44 .4%。根据FIGO分期 ,Ⅰ期 2 6例、Ⅱ期 6例、Ⅲ期 12例、Ⅳ期 1例。术后病理证实 ,伴子宫内膜异位症 2 8例 ,占 6 2 .2 % ;不伴子宫内膜异位症 17例 ,占 37.8%。Ⅰ期 2 6例中伴子宫内膜异位症 19例 ;不伴子宫内膜异位症 7例。 45例中单纯卵巢透明细胞癌 19例 ,占 42 .2 % ;混合型卵巢透明细胞癌 2 6例 ,占 5 7.8% ;其中 2 0例(76 .9% )合并卵巢宫内膜样癌 ,5例 (13.2 % )合并浆液性囊腺癌 ,1例 (3% )合并黏液性囊腺癌。结论 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卵巢透明细胞癌 ,因自觉症状明显 ,就诊早 ,容易被发现 ,故Ⅰ期病例较多。因这类患者术前常被误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所以对临床诊断为卵巢内膜样囊肿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必须严密随访 ,不宜一味保守治疗 ,也不宜采用穿刺抽囊液方法 ,以免遗漏可能早期发现的卵巢透明细胞癌。单纯和混合型 ,伴与不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卵巢透明细胞癌 ,预后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相似文献   
8.
深静脉血栓形成易发于下肢.1988年11月~1992年10月,诊治231例,男性146例、女性85例,年龄15~78岁、平均42.3岁.出现症状距确诊时间为1天至30年,平均45.7月.病变累及下肢227例,上肢4例.79例急性者用尿激酶溶栓效果满意.其余病例给予抗凝或抑制血小板治疗,等待病变静脉再通后行抗返流手术.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16例产妇深静脉血栓形成。13个急性病例中12例用尿激酶治愈,1例截肢。3个慢性病例采用保守治疗等待栓塞静脉再通。由于在妊娠晚期,尤其是在分娩时下腔静脉和髂静脉受膨大子宫压迫导致下肢静脉郁血,加之分娩时血管内凝血活性又达高峰,所以产妇可以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如果在分娩时伴有休克、缺氧或手术刺激等导致静脉内膜损伤则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危险性更大。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效。  相似文献   
10.
张加红  周良珍 《西部医学》2014,26(10):1332-1334
目的 探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需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23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观察组给予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模式进行管理,针对患者住院不同时段制定标准的健康教育内容,按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形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对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遵医行为率、工作的满意度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0±3.2)天,对照组为(12.9±6.0)天,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遵医行为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9.1%、95.7%、97.4%均高于对照组的87.0%、77.4%、81.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健康教育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中,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遵医行为率及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