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相关性系统性小血管炎 (ANCAassociatedsystemicvasculitis,AASV)是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的一类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包括韦格纳肉芽肿病 (Wegenergranulomatosis,WG)、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 (microscopicpolyangiitis,MPA)和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综合征 (Churg Strausssyndrome,CSS)。其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和发病机制方面具有许多相同和相似之处。临床上常有肺和肾脏的受累 ,病理变化主要是小血管 (包括微小静脉、毛细血管和小动脉 )的坏死性血管炎 ,血清学检查ANCA常阳性。有关AASV的病因和发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CTLA-4分子和CD28/CTLA-4mRNA的表达。方法研究对象为SLE患者49例(活跃期30例、缓解期19例)及对照组23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s)经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后分佛波醇乙酯(PMA)(10ng/ml)及伊屋诺霉素(500ng/ml)刺激组和不加刺激剂组两组培养。将PBMCs分别培养24、48、72及96小时。应用流式细胞计量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前后CD28及CTLA-4分子的表达。采用RT-PCR方法检测CD28mRNA和CTLA-4mRNA的表达。结果刺激前后SLE患者CD3+及CD8+T细胞上CD28分子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前活跃期SLE患者CD3+T细胞上CTLA-4分子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78±0.51)%vs(1.34±0.76)%,P<0.05]。刺激后72小时SLE患者CD3+T细胞及CD8+T细胞上CTLA-4分子表达量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前后PBMCs中CD28mRNA及CTLA-4mRNA表达情况与刺激前后CD3+T细胞上CD28及CTLA-4分子变化情况相似。刺激前SLE患者CD3+T细胞上CTLA-4分子表达量与SLE活动指数(SLEDAI)呈显著的直线负相关关系(P<0.001)。结论 SLE患者T细胞CTLA-4分子存在表达及上调机制障碍,提示CD28分子及CTLA-4分子存在功能失衡,这种失衡可能通过一定的机制参与SLE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四川地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37例AR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7例ARF病例中,病因以肾实质性因素最多(111例),其中毒草中毒56例,鱼胆中毒21例,各种肾炎10例,其次为肾前性因素(19例),包括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13例,产后大出血3例。肾后性4例,在全部病例中,以农民病员居多(72例)。所有病例均予利尿及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治疗,64例进行血液透析,1例行腹膜透析,死亡17例,其中因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及产后大出血导致者共10例,结论;毒蕈中毒和鱼胆中毒是四川地区ARF的主要病因,该类病因所致的ARF预后较好,而肾前性因素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分析糖尿病肾病中环状RNA circHIPK3的表达和生物学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01月—2020年06月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同期收集体检健康的志愿者30例,分别提取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RNA,检测两组circHIPK3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蛋白尿、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三酰甘油等病理指标的相关性。以肾系膜细胞SV40-MES13为研究对象,沉默circHIPK3,观察其增殖、侵袭和纤维化水平的变化,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探索。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circHIPK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大量蛋白尿患者外周血circHIPK3的表达水平亦高于微量蛋白尿组(P<0.001),circHIPK3的表达水平和蛋白尿、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等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病理参数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circHIPK3沉默后,细胞活力、侵袭力和纤维化相关指标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Ⅳ和纤连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circHIPK3具有miR-508-3p吸附作用。结论:糖尿病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Fc受体γ链基因3′端非翻译区(3′-UTR)3804住点T/G多态现象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Fc受体γ链基因3′-UTR3804位点T/G单碱基替换的多态现象。结果:在168例SLE患和120例正常人中只发现1例SLE患存在该位点的T/G杂合现象,该杂合现象经基因测序证实,其余均位TT型。结论:Fc受体γ链基因3′-UTR 3804位点T/G单碱基替换的多态性现象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少见。该位点的基因多态现象与SLE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介素(Inte rl eu ki ns ILs)属于细胞因子的一类成员。1986年第六届国际免疫学大会将已经基因克隆明确其核酸序列,又具有促进效应细胞发育、成熟、增殖和分化的多肽及蛋白质统一称为ILs。目前已命名的ILs有15种,分别称为IL1~15。它们通过与效应细胞上相应受体相结合,发挥多种不同的作  相似文献   
7.
食物中毒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食物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 1 0 0例食物中毒致AR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  结果 :1 0 0例食物中毒致ARF病例中 ,毒蕈中毒 71例、鱼胆中毒 2 9例。其中以农民居多 (64例 )。ARF临床表现为少尿型 97例 ,非少尿型 3例。患者就诊时平均血清尿素氮为 (2 8 9± 1 1 4)mmol/L、平均血清肌酐为 (1 32 8 5± 470 3) μmol/L ,伴肝功能损害 69例 (以鱼胆中毒者发生率最高 )。高钾血症 1 3例、低钾血症 37例 (少尿期 2 6例、多尿期 1 1例 )。痊愈 79例、好转 1 8例 ,未愈 3例 (自动出院 ) ,早期洗胃和及时的透析治疗有助于食物中毒性ARF的恢复。食物中毒患者的治愈率较败血症及感染休克所致的ARF患者明显升高(P <0 0 0 5)。  结论 :引起四川地区食物中毒ARF的主要食物是毒蕈及鱼胆。临床表现为少尿型ARF及肝毒性ARF ,恢复较快 ,预后相对较好。在农村普及食物中毒的卫生知识是预防ARF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大鼠系膜增殖型肾小球肾炎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为深入探讨胃肠道粘膜免疫与系膜增殖型肾小球肾炎的关系,作者采用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分次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BSA)隔日灌胃及弗氏佐剂分次皮下注射,建立SD大鼠系膜增殖型肾小球肾炎模型,观察肾小球的病理变化。结果显示:自实验的第6周未大鼠肾小球出现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生,至第8周末呈现明显的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生,本模型制作时间较短(6-8周),病变稳定,模型的建立进一步证实胃肠粘膜免疫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传统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进行改进。方法 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34例采用传统的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38例采用改进的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传统的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是应用Seldinger技术结合撕脱鞘进行置管。改进的置管方法是采用导引钢丝引导进行导管置入。结果传统置管患者中12例(35.29%)因隧道皮下组织的收缩不能一次性将导管涤纶套放置在所需的位置,9例(26.47%)术中发生10ml以上的出血,10例(29.41%)术后48h内发生明显穿刺点或隧道出口渗血。改进的置管术患者全部一次性将导管涤纶套放置在所需的位置,仅3例(7.89%)发生10ml以上的出血,2例术后48h内(5.26%)出现明显穿刺点或隧道出口出血。改进的置管术患者术中疼痛不适感明显低于传统置管术患者。结论改进的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较传统的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操作更为顺利,难度降低,患者耐受性好,术中及术后出血发生率减少。为一种更安全、方便的置管方法 。  相似文献   
10.
采用MH60细胞对IL-6活怀检测发现,INS患儿发作期IL-6活性较下沉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1),IL-6活性24小时尿蛋白呈直线正相关。CD细胞及IgG显著性下降,单纯性肾病CD3细胞明显升高,CD4/CD3比值明显下降,表明INS患儿存在IL-6活性升高为为主要表现的免疫功能紊乱,并提示IL-6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