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 2 0 0 0年以来作者采用电脑三维多功能牵引床快速牵引配合药物等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91例 ,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91例 ,男 4 9例 ,女 4 2例。年龄最小 17岁 ,最大 75岁 ,平均 4 1岁。有外伤史 2 7例 ,无外伤史 6 4例。病程最短 2天 ,最长 12年。1.2 症状体征 本组 91例 ,单纯腰痛者 5例 ,腰痛伴单侧下肢放射痛或麻木 75例 ,腰痛伴双下肢痛 8例 ,2例合并有马尾神经症状 ,无腰痛仅有下肢痛 3例。腰部压痛伴下肢放射痛84例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70°以下 79例 ,下肢感觉减弱 6 7例 ,拇背伸无…  相似文献   
2.
骨盆骨肿瘤血液供应极其丰富,呈现多支、多源供血的特点,且多为双侧髂内动脉供血。通常外科手术切除,出血量大,危险性高。自1998年3月~2005年3月,我们对14例骨盆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实施了介入治疗,使肿瘤细胞坏死,瘤体组织易于分离,术中出血量大为减少,手术的安全性大为提高,同时消灭了微小转移病灶,为提高外科手术成功率、增加疗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总结经验,现作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脑部及腹部CT和MRI影像及临床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42例患者的脑部及腹部行计算机体层摄影或磁共振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并做文献复习。结果42例病人头颅影像资料都有不同程度的室管膜下和/或脑皮质、自质的TS结节,可合并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肝脏、肾脏错构瘤或囊肿。部分患者表现为家庭遗传性。结节多位于室管膜下,额枕叶等部位亦可见。结论CT及MRI能较好地显示结节性硬化脑部改变,同时应警惕腹部脏器的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像检查在椎管内畸胎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椎管内畸胎瘤患者的X线、CT及MRI影像资料,男12例,女10例;年龄4~54岁,中位数29.5岁。出现神经受累表现1~10年,中位数4.5年。有进行性或间歇性双下肢无力表现17例,其中5例出现双下肢肌萎缩;有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表现5例。结果:本组22例患者,髓内畸胎瘤4例,髓外畸胎瘤6例,畸胎瘤与终丝相连12例。病变节段位于C61例,T51例,T102例,L33例,L43例,L5~S15例,L4~S37例。合并脊柱裂8例,合并二分脊髓5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确诊为椎管内畸胎瘤。结论:对于椎管内畸胎瘤的诊断,X线检查可显示脊柱侧弯及脊柱裂情况,但不能显示畸胎瘤内部的组织结构,不能单独用于椎管内畸胎瘤的诊断;CT扫描可诊断椎管内畸胎瘤,但不能显示畸胎瘤与周围神经结构的关系,不能用于对脊髓受压情况的评估;MRI检查可显示瘤体大小、瘤内组织成分及畸胎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可用于对脊髓受压及水肿情况的评估,能较全面地反映椎管内畸胎瘤的影像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是诊断椎管内畸胎瘤理想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周建功  郭会利  李卫新 《中医正骨》2006,18(8):30-30,32
强直性脊柱炎(anky losingapondylitis AS)病变大多先从骶髂关节起病。由于实验室指标对AS的诊断缺乏特异性,故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成了诊断AS的关键,同时也是临床疗效评估以及判断病变程度的重要依据。传统X线摄片诊断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CT检查则更能反映骶髂关节病变的细节,但其影像特点及规律文献报道较少。为了进一步了解AS骶髂关节病变的CT特点,作者对1997—2005年来我院就诊经临床证实的54例AS患者的CT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胃十二肠穿孔修补术2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利用腹腔镜进行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20例。结果20名患者均获治愈,未发生并发症。手术平均时间35min(28—40min),平均住院时间6d(4~8d)。术后2—3个月胃镜复查,20例中19例溃疡已愈合。结论该术式创伤小、疗效好、安全实用。并能对诊断未明的急腹症患者进行探查,明确诊断,发挥了微创外科的优势,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治疗具有很好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1998年1月~2000年9月,我们运用肝动脉碘油栓塞化疗联合培元固本抗癌胶囊治疗中晚期肝癌4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原发性肝癌83例,均经临床体检、AFP测定、彩超、CT、MRI、肝动脉造影和肝活检确诊,其中巨块型34例,多结节、弥漫型49例。男性52例,女性31例,年龄28~70岁,平均49岁,临床分期根据1977年全国肝癌防治研究协作会议  相似文献   
8.
例 1 男 ,59岁。因右腰部间歇性胀痛 3年 ,腰痛加重伴血尿 7个月于 1 995年 3月入院。 KUB示右肾右输尿管上段结石 ,IVU右肾盂肾盏未显影。B超检查示右肾实质变薄并显示不清 ,肾窦扩张8.0 cm,内见云雾状回声翻动及强回声团块伴声影 ,较大为 2 .0 cm,右输尿管上段结石约 2 .0 c  相似文献   
9.
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近期临床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加综合治疗的适应证、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05年12月至2007年11月本院开展的21例行保乳手术加综合治疗病例(保乳组)和28例行改良根治术加综合治疗(对照组)的乳腺癌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保乳组21例双侧乳房乳头基本对称、外形良好。保乳组、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70.3±20.1min和200.6±25.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89±31ml和410±23m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3%和32.1%,保乳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近期随访显示,两组患者总的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早期乳腺癌采用保乳手术加综合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早期乳腺癌可以行保乳治疗。  相似文献   
10.
浅谈中药煎煮方法与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的煎煮方法与疗效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令中医界最为头痛的就是“病准方对药不灵”。药为什么不“灵”?这固然与药材质量及有效成分能否合理煎出有关。为确保煎药质量,充分发挥药效,故中药煎煮一定要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