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9篇
皮肤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调查深圳地区人群甲状腺功能紊乱的患病率及其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876份在2010年1月~7月期间参加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健康体检的成年人血清标本.先检测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异常者,再检测游离甲状腺激素T3(FT3)和游离甲状腺激素T4(FT4).结果 在876例健康体检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病率为4.11%,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病率为0.34%,亚临床甲亢患病率为0.68%,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患病率为0.68%,亚临床甲减患病率为2.40%.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56,P<0.01),亚临床甲状腺功能紊乱的患病率(3.08%)显著高于临床甲状腺功能紊乱的患病率(1.02%).结论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是深圳地区人群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常见类型,且亚临床型甲减患病率高于亚临床型甲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GFP基因导入对BALB/c荧光裸鼠脾脏组织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取不同日龄(14日龄、28日龄、49日龄、70日龄)BALB/c荧光裸鼠及BALB/c普通裸鼠各32只,雌雄各半,处死取脾脏,对脾脏的绝对重量、脾脏指数进行测量分析,对脾脏的组织学改变进行观察,并对脾脏淋巴细胞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14日龄荧光裸鼠相比,28日龄荧光裸鼠脾脏指数明显较高(P<0.05)。与14日龄荧光裸鼠相比,49日龄、70日龄荧光裸鼠淋巴细胞数明显变少(P<0.05)。与普通裸鼠(14日龄、28日龄、49日龄、70日龄)相比较,相同日龄荧光裸鼠(14日龄、28日龄、49日龄、70日龄)淋巴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 GFP基因对不同日龄荧光裸鼠的脾脏发育及其功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按摩治疗小儿遗尿症78例临床观察王志林,吴正林471003河南省按摩学校主题词遗尿,治疗,按摩疗法,小儿笔者于1991至1992年应邀在前苏联”莫斯科国际医疗中心”工作期间,收治遗尿症患者78例。因语言交流困难,患者年幼惧针,治疗均采用按摩方法,获得...  相似文献   
4.
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测定在肝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4项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在肝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选择60例健康人和472例各型肝病患者[其中急性肝炎78例,慢迁肝126例,慢活肝113例,肝硬化155例;肝硬化组按Child-pugh分级(A级42例,B级66例,C级47例)]测定上述4项指标在血清中的含量,并计算这4项指标在诊断肝硬化时的ROC曲线的线下面积。结果 (1)急性肝炎组与健康人组比较HA明显增高(P<0.01);慢迁肝组、慢活肝组、肝硬化组与健康人组比较,4项指标均明显增高(P<0.01)。(2)对肝硬化组Child-pugh分级后比较,HA、Ⅳ-C这2项指标B级比A级,C级比B级均有明显增高(P<0.01)。(3)ROC曲线表明,HA和PCⅢ在诊断肝硬化时优于LN和Ⅳ-C,灵敏度为87.7%、81.9%,特异性为73.7%、74.5%,准确性为77.8%、76.1%。结论 HA、LN、Ⅳ-C、PCⅢ血清浓度越高,肝硬化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CA)125、糖类抗原(CA)199、糖类抗原(CA)153水平检测在肺癌、乳腺癌及胰腺癌患者诊疗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健康对照组及经临床确诊的肺癌、乳腺癌及胰腺癌患者血清CA125、CA199、CA153水平。结果肺癌组CA153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2 1,P〈0.05);乳腺癌组CA125、CA199、CA15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48,t=2.512 3,t=2.153 3,P〈0.05);胰腺癌组CA125、CA199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14,P〈0.01,t=12.540 8,P〈0.01);CA199在胰腺癌组的阳性率达100%。结论 CA125、CA199、CA153检测在肺癌、乳腺癌及胰腺癌患者诊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不同感染模式病毒复制情况以及各模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minotransferase,ALT)含量差异分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定量PCR以及自动化生化分析仪速率法对1 02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进行HBV血清标志物:HBV表面抗原(HBs Ag)、抗HBV表面抗原-抗体(HBs Ab)、HBV e抗原(HBe Ag)、抗HBV e抗原-抗体(HBe Ab)、HBV核心抗体(HBc Ab),HBV-DNA含量以及ALT检测,并对常见三种模式HBV-DNA含量以及ALT进行差异分析,同时依据血清学免疫指标HBe Ag以及病毒复制情况将资料分为四组:HBe Ag(+)HBV-DNA(+)、HBe Ag(+)HBV-DNA(-)、HBe Ag(-)HBV-DNA(+)、HBe Ag(-)HBV-DNA(-),并对该四组资料肝功能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此研究发现HBV感染有7种模式,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阳性百分比为45.25%,ALT40 U/L的人群百分比为20.27%,ALT120 U/L人群百分比为3.13%;HBe Ag(+)组与HBe Ag(-)两组HBV-DNA阳性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 Ag(-)HBV-DNA(-)组ALT40 U/L的人群百分比以及ALT含量均低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复制情况存在相关性,且与ALT水平密切相关,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能准确地判断HBV复制情况以及其传染性,ALT水平能较好地判断感染人群肝功能情况,三者相结合能给临床的诊断以及疗效观察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类型肾损伤患者尿蛋白的特点,探讨尿蛋白电泳在评估肾损伤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96例不同类型肾损伤患者,将其分为单纯糖尿病组49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组42例,单纯高血压组48例,IgA肾病组22例,狼疮性肾炎组14例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组21例,同时选取34例健康对照组,收集随机尿,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进行尿蛋白成分分析,并检测尿微量清蛋白(MAU),同时检测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SDS-PAGE结果,将尿蛋白电泳类型分为未检出蛋白组、生理性蛋白尿组和病理性蛋白尿组,病理性蛋白尿组根据蛋白质分子量大小又分为混合14kD组、混合27kD组、肾小管性蛋白尿组、肾小球性蛋白尿组;单纯糖尿病组、单纯高血压组以肾小管性蛋白尿居多(分别占约22.4%和27.1%),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组、IgA肾病组、狼疮性肾炎组均以混合14kD组蛋白尿为主(分别占约31.0%,36.4%,35.7%),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组以肾小球性蛋白尿为主(占33.3%),健康对照组仅有4例在66kDa处有条带,且条带淡染,其余未检出任何条带。对各组尿MAU,SCr和BUN进行统计学分析,混合14kD组与27kD组MAU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混合14kD组SCr和BUN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蛋白电泳能够在MAU,SCr和BUN出现异常之前检测出蛋白条带,比MAU,SCr和BUN等实验指标能够更早更全面地反映肾损伤程度及部位,对判断肾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S rDNA检测技术在快速筛查鉴定淋球菌性菌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例反复规律性发热、畏寒1个月入院的41岁男性菌血症患者,入院前几天开始出现尿急、尿频和尿痛症状,大便正常,贫血消瘦外容,皮肤黏膜稍苍白,无出血点及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血尿常规异常,肝肾功能尚可.采用PCR检测菌血症患者外周血病原菌16S rDNA,对其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再将DNA序列结果与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同时对外周血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16S rDNA扩增产物序列与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后确定为淋病奈瑟菌,同外周血分离培养鉴定结果一致.结论检测淋球菌性菌血症患者外周血16S rDNA具有高效率、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快速准确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Objective To see the HBV DNA detection instance in the HBsAg negative people and to study the serological method detection strategy for detecting hepatitis B virus large surface protein (HBLP) to filtrate the occult HBV infection.Methods The HBsAg negative serum samples were divided into HBsAb negative and positive two species according to the hepatitis B virus markers (HBVM) in daily work excepting the special HBVM modes.Totsl 2000 stochastic serum samples with 1000 HBsAb negative results and 1000 HBsAb positive result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copy tubes to detect HBVM with national ELISA reagent kits and put them-20℃ frostily.Mixed samples(8 × 30μl)were analyzed with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FO-PCR)and filtrated the individual positive samples.The filtrated samples were doubly tested again with American MONOLISA HBsAg ULTRA reagents.Results No HBV DNA positive results were found out from the 1000 HBsAb positive samples and 19 cases HBV DNA positive results were found out from the 1000 HBsAb negative samples.On these 19 samples,the HBsAg results from the American MONOLISA HBsAg ULTRA reagents were all positive and the HBLP results were all positive,too.The 19 HBV DNA quantitative results were divided into 2 cases more than 500 copies/ml,3 cases between 400-500 copies/m1,3 cases between 300-400 copies/ml,7 cases between 200-300 copies/ml and 4 cases between 100-200 copies/ml.Conclusion The leaked samples tested HBsAg with national reagents are mostly from the HBsAb negative people.HBLP results may be positive on these samples and detecting HBLP marker is propitious to filtrate the occult HBV infection.This study provided a kind of serological reference for actively searching for the detecting strategy in occult HBV infection field.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临床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筛查主要依靠分子生物学手段[1],尚无简便、经济、适合大批量常规筛查的方法,如ELJSA.本实验旨在了解HBV表面抗原(HBsAg)阴性个体的HBVDNA检出情况,探讨HBV表面大蛋白(HBLP)用于常规筛查隐匿性HBV感染的可行性,积极寻找临床筛查隐匿性HBV感染的检测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