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检测?超声心动图及血气分析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诊断价值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NT-proBNP检测开展前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为A组(对照组1,n=96);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NT-proBNP检测开展后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为B组(实验组,n=98);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NT-proBNP检测开展后因急性呼吸困难同时行NT-proBNP检测?超声心动图及血气分析排除急性左心衰的患者为C组(对照组2,n=54)?记录并分析B?C组的诊断数据;对A?B组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A?B组的平均住院日?再住院率?病死率和人均住院费用?结果:联合应用NT-proBNP检测?超声心动图及血气分析可取得93.4%对急性左心衰诊断准确性,高于联合应用NT-proBNP?超声心动图诊断准确性(90.1%)及单独使用NT-proBNP检测或超声心动图诊断准确性(分别是82.8%?76.3%)?B组平均住院日(8.2 ± 0.9)d短于A组(11.1 ± 0.8)d(P < 0.05);B组再住院率9.2%?病死率5.1%低于A组再住院率15.6%?病死率9.4%(P < 0.05);B组平均住院费用(9 324 ± 462)元低于A组(12 315 ± 574)元(P < 0.05)? 结论:联合运用NT-proBNP检测?超声心动图及血气分析可提高急性左心衰诊断准确性,并可降低急性左心衰患者平均住院日,改善预后并节省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缺血性J波其临床意义和血栓抽吸对缺血性J波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根据有无缺血性J波,将158例ACS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预后.同时对比分析血栓抽吸对缺血性J波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分别为23.3%、18.6%和11.6%,对照组相应指标分别为:9.6%、6.1%和2.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65例患者进行血栓抽吸并植入支架,血栓抽吸术后发生心血管事件分别为2例(8.3%)和6例(9.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J波在预测ACS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中有一定的作用,血栓抽吸可以减少缺血性J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对老年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PHC)的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法 ,将 82例老年PHC病人分成氟伐他汀组 (试验组 ) 42例和安慰剂组 (对照组 ) 40例 ,氟伐他汀 2 0mg/d~ 40mg/d ,治疗 12周后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用药 12周后血清总胆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三酰甘油 (TG)结果升高 ,两组较治疗前均值下降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0 .0 1) ,两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7.5 %和5 .1% (P >0 .0 5 ) ,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 ,均可耐受。结论 :服用氟伐他汀 2 0mg/d~ 40mg/d治疗老年PHC ,能明显降低TC、TG、LDL -C ,升高HDL -C ,且安全性好 ,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J波与心律失常关系及替罗非班治疗的远期预后。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88例,根据心电图检查有无缺血性J波分为J波组38例与非J波组250例,观察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所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J波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根据有无使用替罗非班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①J波组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发生率分别为39.47%(15/38)、21.05%(8/38),非J波组分别为6.00%(15/250)、2.40%(6/2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术后30 d死亡率、心肌梗死率、靶血管血运重建(TVR)发生率分别为0(0/20)、5.00%(1/20)、5.00%(1/20),对照组分别为22.22%(4/18)、33.33%(6/18)、33.33%(6/1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术后12个月死亡率、心肌梗死率、TVR发生率分别为0(0/20)、5.00%(1/20)、5.00%(1/20),对照组分别为22.22%(4/18)、44.44%(8/18)、38.89%(7/1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J波者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发生率较高,介入手术期间采用替罗非班能够有效降低近期及远期术后患者的死亡率及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浆N末端脑钠肽(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 对120例慢性心衰患者在入院24 h内行血清GGT、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血浆NT-proBNP检测.结果 左心室射血分数在低水平血GGT水平较高水平组显著增高(P值均<0.05),而NT-proBNP在高水平血GGT水平较低水平组显著增高(P值均<0.05).结论 心衰患者血GGT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血浆NT-proBNP密切相关,GGT对评价心衰严重程度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的减弱或消失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远期预后的价值。方法根据有无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死亡的发生,将68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分为心血管事件组和对照组。并应用动态心电图技术记录两组的心电信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率震荡指标的差异。结果心血管事件组和对照组心率震荡起始分别为(0.24±1.55)%和(-0.21±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震荡斜率分别为(2.83±0.58)ms/RR和(11.07±4.39)ms/RR,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窦性心率震荡明显减弱或消失,窦性心率震荡的指标可以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腋静脉穿刺植入与拔除心内膜电极导线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538例具有起搏器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植入指征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经腋静脉途径和经锁骨下静脉途径植入心内膜电极导线.对比分析两种途径植入心内膜电极导线的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对同期入院因起搏器囊袋感染拔除心内膜电极导线的47例患者和81例起搏器升级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对比不同植入途径心内膜电极导线拔除成功率和增加心内膜电极导线的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5%(268/272) vs.98.9%(263/266),P>0.05; 13.2%(36/272) vs.13.9% (37/266),P>0.05].其中,对照组发生锁骨下静脉挤压综合征1例,气胸5例,实验组无一例发生气胸和锁骨下静脉挤压综合征.经腋静脉途径植入心内膜电极导线的拔除成功率及新增电极导线的植入成功率均高于经锁骨下静脉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4%(17/18)vs.86.2%(25/29),P<0.05;97.2%(35/36)vs.88.9%(40/45),P<0.05].结论 经腋静脉途径植入心内膜电极导线安全可行,并为可能的电极导线拔除和起搏器升级增加心内膜电极导线预留更大的解剖空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分析法测定38例扩张型心肌病(DCM)经随访14个月,结果显示:DCM24hRR间或标准差和心事变异指数均明显低于正常(P<0.001),心功能Ⅲ~Ⅳ缓者明显低于心功能Ⅱ级(P<0.001),事件组(随访中死亡者)明显低于非事件组(P<0.001)。提示HRV分析可作为判断DCM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植入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后心率震荡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动态心电图技术分别记录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组)支架植入后24h内、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的心电图信息,计算各时段的震荡起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与同期未行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3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支架组支架植入术后24h的震荡起始(-0.21%±1.95%vs.0.26%±1.71%,P〈0.01)和震荡斜率[(13.73±6.48)ms/RR vs.(1.21±0.53)ms/RR,P〈0.01]与对照组心肌梗死后24h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在随后的24个月中保持这种趋势。尽管对照组患者的震荡斜率在3个月后得到改善(P〈0.05),但不如支架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能长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震荡,从而减少临床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