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比较分析BacT/Alert3D全自动分枝杆菌培养系统(3D系统)和改良罗氏培养基(L-J)分离培养分枝杆菌的优缺点。方法将痰液、支气管冲洗液、胸腹腔积液、脑脊液、关节液等标本按送检要求用3D系统或L-J法进行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比较结核分枝杆菌(M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分离率,评价分离培养效果;同时对其污染率、培阳报告时间与实验费用进行比较。结果①采用3D系统接种标本2973例,共培养出1020株分枝杆菌,阳性率为34.30%;采用L-J法接种标本7583例,培养出1888株分枝杆菌,阳性率为24.90%。3D系统对MTB的分离率为21.50%,L-J法则为21.10%;3D系统对NTM的分离率为12.80%,L-J法则为3.86%。在各自分离的NTM中,3D系统和L-J法对Ⅰ群(光产色)、Ⅱ群(暗产色)、Ⅲ群(不产色)、Ⅳ群(速生型)分枝杆菌的分离率分别为0.20%和0.06%、3.30%和0.30%、4.40%和1.30%、4.90%和2.20%。②3D系统和L-J法平均报告阳性时间分别是19.30和24.60天;污染率分别是4.00%和2.40%;实验费用是L-J法的5倍左右。结论应用3D系统有助于提高分离培养的阳性率,尤其是对NTM的分离,且分离报告时间较L-J法有较大缩短。但L-J法实验费用低廉,也不需要专门仪器设备,便于普及开展。  相似文献   
2.
四种检测方法对结核病临床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转录酶主导基因TB-RNA扩增法、噬菌体裂解法、3D培养法和涂片法4种实验室检测方法对结核病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以上4种方法对临床每份送检标本同时进行同步检测。其中痰液110份、胸腔积液54份、咽拭子37份、支气管冲洗液31份、脑脊髓液13份、尿液12份、颈部淋巴液8份和其他体液(包括腹腔积液、血液、心包积液、脓性分泌物和大便等)20份以及妇科标本(包括白带、经血等)6份等共计291份。最后对上述4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评估。结果291份送检标本中,转录酶主导基因TB-RNA扩增法的总阳性率为37.1%,噬菌体裂解法为28.9%,3D培养法为27.5%和涂片法为10.3%;4种方法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依次为:54.3%和100%、41.7%和98.9%、31.7%和83.5%以及14.6%和98.9%。结论转录酶主导基因TB-RNA扩增法对结核病临床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涂片法阳性率低但其成本低廉且能在实验室中广泛开展;噬菌体裂解法的阳性率略高于培养法;而培养法阳性率远低于转录酶主导基因TB-RNA扩增法和略低于噬菌体裂解法,且需时较长,但培养出的分枝杆菌可做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菌型鉴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利用噬菌体裂解法测定吡嗪酰胺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更佳实验条件、时间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已建立的PhaB法;但在Middlebrook 7H9酸性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4%的丙酮酸钠作为探索实验对照组。然后观察原已建立的PhaB法与加入丙酮酸钠后实验对照组这两者间的空白管溶菌斑数量以及药物最佳作用时间,并以此对86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吡嗪酰胺药物敏感性试验,最后与比例法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Middlebrook 7H9酸性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丙酮酸钠后的实验对照组,其空白管溶菌斑平均有71个,而PhaB法空白管溶菌斑平均只有53个,两者间平均有18个溶菌斑的差异;药物与细菌的作用:实验对照组1d时间与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有90.7%的符合率,2d时间为87.2%,PhaB法的符合率是88.4%。结论 在已建立的PhaB法基础上,于Middlebrook 7H9酸性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丙酮酸钠,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及缩短药物与细菌的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4.
四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痰抗酸染色、荧光染色、荧光抗酸联染法和细菌培养四种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院860例临床痰标本,用同一痰标本直接厚涂片并分别用三种染色方法镜检,再用相隔时间不长的同一份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共四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荧光法、联染法、抗酸法和培养法检测痰标本阳性检出率依次为20.4%、15.7%、18.0%和31.0%,培养与荧光法差异有显著性(2=24.7,p<0.05),培养和联染法差异有显著性(2=54.0,p<0.05),荧光法与联染法也有显著性差异(2=5.89,p<0.05),荧光法与抗酸法差异无显著意义(2=2.79,p>0.05)。结论以培养法为金标准,荧光法与其总和一致率达85%,说明荧光法较准确。并且快速、省时,敏感,实验方法简便,是目前诊断结核病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检测ADA、SA和 β2 MG三项指标在结核性与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 182例结核患者和 87例肺癌患者的胸水及血清检测了ADA、SA和 β2 MG三项。结果 :(1)结核病人的胸水和血清中ADA水平明显高于癌性 ,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0 1)。将其结核性胸积液的参考值定为 3 5U /L ,敏感性88% ,特异性 95 %。 (2 )肺癌患者的胸水和血清中SA水平明显高于结核性 ,两者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0 1)。将其癌性患者的血清水平参考值定为 70mg/dL ,其敏感性 94% ,特异性 91%。 (3 )结核性胸水中β2 MG的水平与癌性胸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如果将其参考值定为 2 5mg/L ,其敏感性 92 % ,特异性 95 %。结论 :ADA和 β2 MG对结核性胸积液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而血清中的SA水平的升高对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究外周血 CD161+ 免疫细胞在肺结核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市胸科医院 2020 年 4 月至 11 月 期间收治的 332 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菌阳结核 101 例、菌阴结核 124 例、潜伏感染 107 例,分别设为菌阳组、 菌阴组、潜伏组,并选同期 100 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外周血 CD161+ 免疫细胞检测,并以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ROC)判断 CD161+ 对肺结核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潜伏组 CD161+ 细胞比例较菌阳组、菌阴组高;菌阳组、菌阴组 CD161+ 细胞比例相近;在对照组与菌阳组鉴别中,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 0.931 时,灵敏度为 85.15 %;在对照组与 菌阴组鉴别中,AUC 为 0.910 时,灵敏度为 84.68 %;在潜伏组与菌阳组鉴别中,AUC 为 0.845 时,灵敏度为 81.19 %;在 潜伏组与菌阴组鉴别中,AUC 为 0.811,灵敏度为 80.65 %。结论:利用外周血 CD161+ 免疫细胞可较好鉴别肺结核潜伏者、 健康人群与肺结核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和分析广州市依赖药物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率,为临床第一线治疗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临床分离出的3 911株经实验室鉴定确证为结核分枝杆菌,采用罗氏药敏方法对临床常用的11种药物(包括利福平R、异烟肼H、链霉素S、乙胺丁醇E、环丙沙星C、左氧氟沙星Lfx、硫酸阿米卡星Am、丙硫异烟胺Pto、莫西沙星Mfx、克拉霉素Clr、力克菲蒺D)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依赖性测定。 结果 3 911株结核分枝杆菌中,有159例患者共分离出192株对上述11种药物中的其中10种有程度不同的药物依赖性,依赖药物分离率为4.9%(192/3 911);其中依赖R分离率为 2.7%(104/3 911)、其次H 2.4%(92/3 911)、S 1.0%(38/3 911)、C 0.4%(16/3 911)、Lfx 0.3%(12/3 911)、Am 0.3%(10/3 911)、E 0.2%(8/3 911)和Pto 0.1%(5/3 911)以及Mfx、Clr各0.1%(3/3 911);暂未见力克菲蒺有结核分枝杆菌依赖现象;在159例患者中,有25例为广泛耐多药结核(XDR-TB)患者,110例为耐多药结核(MDR-TB)患者,二者占依赖药物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84.9%(135/159)。 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对药物的依赖性,以R、H为主,对Mfx、Clr的依赖率最低;而依赖药物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中,绝大部分均为MDR-TB和XDR-TB患者,这是值得临床第一线关注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和分析MTB对对硝基苯甲酸(PNB)的耐受情况,为实验室鉴定分枝杆菌菌种提供依据.方法 菌株来源为广州市胸科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从1449株分枝杆菌中确定MTB菌株1114株,对PNB培养基上生长的分枝杆菌,采用MPB64单克隆抗体试剂或进行传统生化试验,以区分M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群(NTM).实验组菌株58株为在PNB培养基上生长的分枝杆菌,但经传统生化试验义疑似MTB,经传统生化试验证实为MTB菌株后,再进行PNB最小抑菌浓度(MIC)试验,以观察其对PNB的耐受性;对照组菌株10株为在PNB鉴别培养基上不生长,经传统生化试验证实为MTB菌株;另选择H37Rv标准株和鸟分枝杆菌标准株及5株临床NTM分离株进行PNB药物的MIC值检测.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值检验.结果 MTB菌株对PNB的耐药率为5.21%(58/1114),实验组菌株PNB的MIC值为1.0~1.5 g/L,而对照组PNB的MIC值为0.25~0.5 g/L,H37Rv标准株PNB的MIC值为0.25g/L,鸟分枝杆菌标准株和5株NTM临床分离株PNB的MIC则>2.0g/L,实验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87~6.68,均P<0.01).结论 在采用PNB培养基进行分枝杆菌菌群初筛时,如出现菌株对PNB耐药,但菌落形态呈米黄色、粗糙呈菜花样 等,以及对一线抗结核药物敏感等符合MTB的特征时,必须进行传统的生化试验,或使用MPB64单克隆抗体试验进行菌型鉴定,或利用MTB对温度较为敏感的特点及药敏结果进行判断,以免将MTB误判为NTM导致误诊.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sistance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 MTB ) to p-nitrobenzoic acid ( PNB ),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reliable identification of laboratory strains of mycobacterium. Methods Strains of mycobacterium grown in PNB media were identified with additional traditional biochemical tests,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protocols of laboratory diagnostics for tuberculosis by the Chinese Antituberculosis Association. For mycobacteria grown in the PNB media but highly suspected as MTB by traditional biochemical tests, MPB64 monoclonal antibody was used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MTB and 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 group ( NTM ).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 MIC ) of PNB was further determined for culture-confirmed MTB, 10 strains of clinically isolated MTB ( control ), H37 Rv standard strain, mycobacterium avium standard strain, and 5 strains of clinically isolated NTM. Results A total of 1114 strains of MTB were confirmed, among which 58 PNB manifested resistance. The rate of resistance was 5.21% ( 58/1114 ), with an MIC ranging for 1. 0 - 1.5g/L. The MICs of control MTB and H37 Rv standard strain were 0. 25 - 0. 5 g/L and 0. 25 g/L, respectively.Both mycobacterium avium standard strain and clinically isolated NTM showed an MIC of > 2. 0 g/L.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t = 4. 87, 5.09, 6. 68, respectively, P < 0. 01 ).Conclusion In order to avoid laboratory misdiagnosis, for primary screening with NTB with PNB culture,the presence of MTB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cream-colored broccoli-like colony morphologies, as well as clinical response to first-line anti-tuberculosis medications, despite PNB tolerance, warrants further investigations of traditional biochemical tests, differentiation with MPB64 monoclonal antibodies, or simply by the use of temperature manipulation or drug-sensitivity test results.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利用噬菌体裂解法测定吡嗪酰胺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更佳实验条件、时间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已建立的PhaB法;但在Middlebrook 7H9酸性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4%的丙酮酸钠作为探索实验对照组。然后观察原已建立的PhaB法与加入丙酮酸钠后实验对照组这两者间的空白管溶菌斑数量以及药物最佳作用时间,并以此对86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吡嗪酰胺药物敏感性试验,最后与比例法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Middlebrook 7H9酸性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丙酮酸钠后的实验对照组,其空白管溶菌斑平均有71个,而PhaB法空白管溶菌斑平均只有53个,两者间平均有18个溶菌斑的差异;药物与细菌的作用:实验对照组1d时间与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有90.7%的符合率,2d时间为87.2%,PhaB法的符合率是88.4%。结论在已建立的PhaB法基础上,于Middlebrook 7H9酸性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丙酮酸钠,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及缩短药物与细菌的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10.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痰液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病的细菌学检查是发现传染源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是结核病诊断和化疗的重要依据,也是考核、评价治疗效果的可靠标准[1].然而,传统的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方法需时较长(2~8周),涂片敏感度和特异度不高,涂片中菌体数要达到104~103个/m]时,才可检出[2].随着耐药结核病尤其是MDR-TB迅速增加[3],现有的细菌学实验方法远不能满足临床要求.近年来分枝杆菌噬菌体法在结核病实验研究中取得巨大进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PhaB[4]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但其检测的实际意义、影响因素,尤其在判断疗效的作用报道不多.本研究对前期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并与其他细菌学检测结果结合,评估动态检测在疗效评价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