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卜丽文  孙燕 《上海护理》2008,8(6):50-52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患者中是排在乳腺癌之后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在男性患者中是排在肺癌和前列腺癌之后的第三大恶性肿瘤。贝伐单抗(Bevacizumab)作为一种新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对于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已在国外被证实。我院于2005年12月起对23例结肠癌患者应用贝伐单抗及联用化学治疗(化疗),现就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总结2例肠癌患者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护理。护理要点为发现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后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及按摩、热敷等。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增加腹压引起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密切做好病情观察,及早识别并发现肺栓塞。做好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术前准备,术后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平卧24小时,并做好皮肤护理、使用液体辅料预防压疮的产生。根据医嘱正确给予药物溶栓治疗。做好术后饮食指导。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识别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患者出院时做好生活指导及后续治疗指导。经上述措施积极的护理,2位患者康复出院,且随访出院后2个月时患者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饮食类型对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peristomal moisture-associated skin damage, PMASD)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行肠造口术患者362例。根据患者饮食类型分为普食、软食、半流质、流质4组,定期随访所有患者至术后3个月。采用统一的PMASD评定表和肠造口患者调查表收集结局变量和其他预测变量资料,采用R软件的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饮食类型对PMASD的预测效能并纳入其他预测变量进行校正。结果:共329例患者完成随访,发生PMASD 141例(42.8%),其中普食组37例(26.2%)、软食组48例(34.1%)、半流质组56例(39.7%)。软食及半流质在校正前后均为独立预测因子,校正后OR值分别为6.30(95%CI 3.31~12.32,P0.001)和8.99(95%CI 4.47~18.81,P0.001),模型校正前后的拟合效果均良好,AUC分别为0.767(95%CI 0.718~0.815)和0.845(95%CI 0.804~0.886)。结论:饮食类型是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的重要影响因素;与普食相比,软食和半流质会增加PMASD风险且半流质风险高于软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带蒂股薄肌肌皮瓣Ⅰ期修复直肠癌腹会阴切除术后会阴部缺损的临床特点,总结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1年7月~2004年7月在我院行腹会阴切除术后接受了股薄肌肌皮瓣Ⅰ期移植会阴部缺损修复术的7例患者进行护理,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7例患者术后无切口裂开、切口脓肿或肠梗阻等并发症,术后平均17d会阴部切口Ⅰ期愈合出院,B超会阴部检查均无明显积液。结论采用带蒂股薄肌皮瓣Ⅰ期修复直肠癌腹会阴切除术后会阴部的缺损,效果理想。术后对移植皮瓣以及创面引流的精心护理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卜丽文  吴燕 《上海护理》2010,10(5):62-63
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手术方式为Miles术即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患者在生理、心理上发生较大改变。恶性肿瘤这一突发事件不仅对患者的心理带来极大的打击,对于患者家属的心理也产生巨大影响。而Miles手术方式的特殊性使患者家属在担心疾病的同时对患者术后肠造口的存在及护理产生忧虑,不可避免的事家属产生不良情绪。我们通过对Miles术患者家属实施专科护理干预以进一步探讨提高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的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皮瓣坏死伤口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2008.1~2014.6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皮瓣坏死的14例患者共17处伤口的 处理进行回顾。所有伤口经评估后,选择适当的清创方法,根据创面的情况选用合适的湿性愈合敷料。结果:本组14患者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皮瓣坏死伤口无需植皮,10例患者12处伤口在12~35天内愈合,4例患者5处伤口在处理1~2周创面变为红色肉芽填充后带敷料回当地继续治疗。结论: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皮瓣坏死伤口处理除了取决于正确的伤口评估、给予适当的清创外,还要根据伤口愈合原理运用适当的敷料才能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癌症伤口也称为恶性皮下伤口,一般定义为上皮组织的完整性被恶性癌细胞破坏。癌症伤口可以是来自皮肤局部的,常是因癌症的皮下转移,即癌症细胞随着淋巴、血液浸润皮肤所造成;也可以是由局部或远处转移而来。癌症伤口具有创面易于出血、渗液、恶臭和疼痛等特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肠癌患者术后造口旁切口裂开的处理方法。方法:采用了伤口湿性愈合原理、造口护理技术及负压引流技术,有效的收集了造口流出的粪水,防止污染切口,较快的促进了切口的愈合。结论:伤口湿性愈合原理能较快的促进了切口的愈合,造口护理技术及负压引流技术,能有效的收集造口流出的粪水,防止污染切口,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及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了医生的认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经防反流动脉导管药盒系统(PCS)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PCS化疗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均成功植入PCS,并经动脉给药盒行1-4疗程灌注化疗。10例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局部刺激、压迫症状。1例第二周期灌注治疗过程中发生药液外渗,对症处理继续用药完成四周期治疗;1例因血小板下降予以升血小板治疗一周后血小板无法恢复至正常值,停用第三周期灌注治疗;1例灌注一周期后因给药盒底座翻转且无法复位,拔除PCS停用后续灌注治疗。结论 针对PCS灌注化疗的特点,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治疗的顺利进行和保障疗效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卜丽文  吕黎 《上海护理》2008,8(1):70-72
胸外科手术后,手术切口会使肌肉软弱无力而导致患者咳嗽能力下降。此外,术后恢复期限制运动的患者在怖内会有大量分泌物积聚。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是确保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也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因此,患者术后的排痰非常重要。随着医学的进步,排痰的方法和护理也在不断地更新,现将应用于胸外科术后的排痰方法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