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C—反应蛋白(CRP)对老年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对142例感染性疾病和216例非感染疾病老年患者测定血清CRP。以CRP7—20、21—40和41—60mg/L分层,计算诊断试验评价指标。结果显示各种感染性疾病老年患者CRP平均水平(30.1&;#177;28.1)—(60.7&;#177;41.2)mg/L,明显高于对照组5.2&;#177;2.9mg/L(P<0.05或<0.01)。分层分析显示CRP诊断感染性疾病特异度83.3%—99%,阳性似然比3.65、27.0和128.0。结论 CRP是老年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测成人微小病变肾病(MCD)患者在肾病期、部分缓解期、完全缓解后足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分析其与蛋白尿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穿刺及外院送检标本确诊为MCD的患者29例,其中肾病期10例、部分缓解期13例、完全缓解后6例,以6例肾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的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在透射电镜下观测足突平均宽度、每10μm肾小球基底膜(GBM)上足突个数、足突融合的对应GBM的百分比以及高度与宽度比值分别≥0.5、1.0的"脊"的个数和形态。结果 MCD患者在病变的不同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足突融合。无论是在肾病期,还是在部分缓解期和完全缓解后足突平均宽度、每10μmGBM足突个数、足突融合的GBM百分比均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足突平均宽度和足突融合的GBM百分比与蛋白尿程度呈正相关(r=0.65、r=0.69,P<0.001),单位GBM上的足突数与蛋白尿程度呈负相关(r=-0.52,P<0.001);每10μmGBM"脊"数,随蛋白尿减少而增加:当"脊"高度定义为≥0.5时,完全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脊"高度定义为≥1.0时,完全缓解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2年国际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发表的急性肾损伤(AKI)和急性肾脏病(AKD)定义在不同类型的新月体肾炎中的应用.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接受肾活检其光镜病理检查超过50%肾小球内有新月体形成的患者.根据2012年KDIGO指南AKI/AKD的定义,以血肌酐(Scr)和24h尿量为指标将入选的患者分为AKI组,非AKI的AKD组,非AKD组和无法分类组.结果 AKD能够识别84.2%的新月体肾炎患者,而AKI仅能识别61.4%的患者.对于不同类型的新月体肾炎,AKI识别抗GBM抗体型最高,达91%.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较肾小球肾炎伴多数新月体形成更易被AKI识别(P =0.002).不同成分为主的新月体肾炎,AKI/AKD的识别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2012年KDIGO AKD的定义比AKI更能够早期识别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背景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常出现肢体发凉、麻木、疼痛、溃疡,重者发生肢体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目的观察容量输液泵输注尿激酶对闭塞性动脉硬化性肢体缺血患者下肢疼痛及行走功能的改善作用.设计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第二干部病房.对象2000-01/2003-12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第二干部病房诊断明确的77例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42例.方法治疗组经前臂静脉输注尿激酶50~70万U,每小时输注10万U,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决定用药时间,5~8 d一疗程.对照组静脉滴注复方丹参30 mL,1次/d,共15 d.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后下肢静息痛、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行走距离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两组7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用药情况治疗组每天应用容量泵输注尿激酶(60±12.1)万(50~70万)U,10万U/h,治疗(7±3.6)d(5~11 d).对照组均用复方丹参30 mL×15 d.②两组效果比较治疗组静息痛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5%(9/35),30%(3/42),x2=4.45,P<0.05],治疗组间歇性跛行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8%(17/35),39.1%(9/42),x2=8.91,P<0.01],治疗组行走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120.2±23.5),(76.5±12.6)m,t=7.34,P<0.01].③未发生出血病例.结论应用容量泵输注尿激酶,可控制每小时用药量,改善了肢体的慢性缺血症状,75%的患者静息疼痛消失,80.8%的患者间歇性跛行改善,行走距离明显增加,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下肢功能,且未出现出血现象.  相似文献   
5.
背景: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常出现肢体发凉、麻木、疼痛、溃疡,重者发生肢体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目的:观察容量输液泵输注尿激酶对闭塞性动脉硬化性肢体缺血患者下肢疼痛及行走功能的改善作用。设计: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第二干部病房。对象:2000-01/2003—12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第二干部病房诊断明确的77例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42例。方法:治疗组:经前臂静脉输注尿激酶50-70万U,每小时输注10万U,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决定用药时间,5-8d一疗程。对照组:静脉滴注复方丹参30mL,1次/d,共15d。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后下肢静息痛、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行走距离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两组7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用药情况:治疗组每天应用容量泵输注尿激酶(60&;#177;12.1)万(50-70万)U,10万U/h,治疗(7&;#177;3.6)d(5-11d)。对照组均用复方丹参30mL&;#215;15d。②两组效果比较:治疗组静息痛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75%(9/35),30%(3/42),r=4.45,P〈0.05],治疗组间歇性跛行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8%(17/35),39.1%(9/42),x^2=8.91,P〈0.01],治疗组行走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120.2&;#177;23.5),(76.5&;#177;12.6)m,t=7.34,P〈0.01]。③未发生出血病例。结论:应用容量泵输注尿激酶,可控制每小时用药量,改善了肢体的慢性缺血症状,75%的患者静息疼痛消失,80.8%的患者间歇性跛行改善,行走距离明显增加,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下肢功能,且未出现出血现象。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老年人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危险因素,对75例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患者的病例组和无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对照组,记录血压、血糖、血脂和载脂蛋白,用四格表公式计算高血压和糖尿病对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发生的 OR、x~2和95%可信限。结果表明,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apoB、LDL-C 和 TG 水平明显增高(P&lt;0.05或 P&lt;0.01)。高血压对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发生 OR 值3.13(95%可信限1.55~6.26),糖尿病对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发生 OR 2.14(95%可信限-1.06~4.86)。结论:老年高血压是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发生重要危险因素,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发生危险并不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7.
背景:研究表明血浆中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前的血凝状态密切相关。目的:分析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老年和中青年健康对照者血浆中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病例分析。单位:一所军区总医院的干部病房。对象:2000-10/2002-03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第二干部病房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53例、脑血管疾病患者116例,年龄均/&;gt;60岁。另选择来本院体检的&;lt;60岁健康者68例为中青年对照组,≥60岁健康者98例为老年对照组。方法:于入院后第2天取静脉血2mL(服用阿司匹林者停药4d采血),取血浆用法国Stago公司提供的STA-Compat全自动血凝仪和试剂盒,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含量,用磁珠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各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结果:参加试验的43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老年对照组的D-二聚体含量和纤维蛋白原含量[(0.9l&;#177;0.51)mg/L,(3.69&;#177;1.25)g/L]高于中青年对照组[(0.48&;#177;0.15)mg/L,(3.12&;#177;0.76)g/L],t=2.39~2.66,P&;lt;0.05。老年冠心病组,老年脑血管病组的D-二聚体含量[(1.35&;#177;0.72)mg/L,(1.16&;#177;0.98)mg/L]和纤维蛋白原含量[(4.16&;#177;1.30)mg/L,(4.05&;#177;1.98)g/L]显著高于老年对照组和中青年对照组.1=4.23~5.4l。P&;lt;0.01。结论:与中青年对照组比较,老年人群体内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而心脑血管疾病组的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则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不典型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病例,分析了老年人易发生低血糖及发生低血糖后症状不典型的原因,提示护理人员重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做好预防低血糖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自从1993年12月以来,用硝苯吡啶片加中药罂粟壳、柿蒂治疗顽固性呃逆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20岁至68岁,血压正常的患者。原发病:颈椎退行性病变2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