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晴晖  陆青  刘德琮 《检验医学》2006,21(2):148-151
目的建立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免疫细胞化学法(BSA-ICC)并作临床初步应用.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富集CD4细胞,加入莫能霉素,用不同浓度的佛波醇酯(PMA)和钙离子载体(A23817)诱导CD4细胞不同时间,比较其胞内表达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的细胞百分率,确定最适诱生条件;用不同稀释度的IL-2McAb、IL-4McAb、不同浓度的生物素化羊抗鼠IgG(bio-SAM IgG)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HRP-SA)作棋盘配比试验,确认McAb、bio-SAM IgG和HRP-SA的最适浓度,根据上述结果建立了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BSA-ICC法.用所建方法检测20名健康献血员、16例妇科良性疾病和1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CD4细胞中表达IL-2/IL-4细胞的百分率.结果诱导CD4细胞胞内表达IL-2和IL-4的细胞最高百分率的PMA和A23817浓度分别为100 μg/L和2.0 μmol/L,诱导高峰时间分别为5和7 h,BSA-ICC法中所用IL-2McAb、IL-4McAb最适稀释度分别为1∶ 20和1∶ 40,bio-SAM IgG和HRP-SA浓度分别为10~15 μg/ml和15 μg/ml.20名健康献血员、16例妇科良性疾病和1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CD4细胞中分泌IL-2的细胞百分率分别为(45.90±4.39)%、(37.28±2.67)%和(25.19±3.49)%,分泌IL-4的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0.5±1.50)%、(9.94±1.06)%和(16.13±2.50)%,IL-2+CD4+/IL-4+CD4+比值分别为3.65±0.94、3.55±0.76和1.27±0.26.结论所建方法可用于T辅助(Th)细胞亚型的测定,从而判断Th细胞的极化状态.妇科恶性肿瘤患者Th细胞功能失衡极化,呈Th2反应,可能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变患者sIL 2R、TNF含量与肝功能的关系, 共检患者41 例, 按Child Pugh 分级法分成A-B-C三组, 并以20 例健康献血员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患者组sIL 2R、TN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 , 且与血清总胆红素及转氨霉呈正相关, 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按Child Pugh 肝功能A-B-C各组血清sIL 2R、TNF含量依次递增, 且各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据此认为肝硬变患者免疫功能有变化, 且与其肝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朱晴晖  陆青  刘德琮 《检验医学》2002,17(6):342-345
目的探索建立一种富集CD4+细胞的方法,藉以提高免疫细胞化学法计数Th1/Th2细胞的准确性.方法取21份健康人外周抗凝血,无菌条件下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用CD4 McAb包被24孔细胞培养板,加入PBMC,温育后吸弃未结合细胞,继而吸打使结合于板上的细胞脱落,收集细胞(阳性选择);用CD8McAb、CD16 McAb、WuB McAb包被24孔细胞培养板,加入PBMC,温育后吸取未结合细胞(阴性选择).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富集前及用两种选择方法富集所得细胞中CD4+细胞,计算百分率、活细胞率和CD4+细胞回收率.结果富集前21份样品的PBMC中CD4+细胞百分率43.7%±3.1%,经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后CD4+细胞百分率分别为90.9%±2.8%和76.2%±2.5%,经卡方检验,x2>x2 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阳性选择富集的CD4+细胞纯度显著高于阴性选择.经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后,CD4+细胞回收率分别为64.3%±4.9%和69.7%±5.2%,经卡方检验x2>x2 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阴性选择法的细胞回收率明显高于阳性选择法.富集后活细胞率保持在95%以上.结论所建立的固相单抗方法可有效富集CD4+细胞并保持很高的活细胞率,其中阳性选择是首选方法;CD4+细胞富集是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对PBMC作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检测以准确计数Th1/Th2的必要预处理步骤.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患者血清中多项免疫参数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军  刘德琮 《现代免疫学》1994,14(6):346-348
本文分析20例无严重排斥反应的肾移植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血中纤连素(Fn)增高,而补体成C3、C4含量均低,但C反应性蛋白(CRP)阴性,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与正常人近似。肾移植术后,短期内见有CRP迅速而明显上升,而TNF早期呈明显降低,随后二者均逐渐恢复正常,C3、C4和Fn虽然均有波动,但前二者仍低于正常,后者仍高于正常水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移植前仅有少数病人可检出巨细胞病毒(CMV)IgM/IgA抗体,但移植后2~4周所有病人CMVIgM/IgA抗体均呈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白细胞介素-6(IL-6)在区分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的作用。方法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30例及外科无炎症手术患儿11例血常规和血清中CRP、PA、IL-6含量。结果(1)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较,CRP明显增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PA明显降低(P<0.01),IL-6变化不明显。(2)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CRP、PA、IL-6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时,血液中CRP和PA呈不同程度的变化可藉以鉴别细菌感染,但临床上CRP检测因其快速、简便、准确而更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免疫细胞化学法(BSA-ICC)并作临床初步应用。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富集CD4细胞,加入莫能霉素,用不同浓度的佛波醇酯(PMA)和钙离子载体(A23817)诱导CD4细胞不同时间,比较其胞内表达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的细胞百分率,确定最适诱生条件;用不同稀释度的IL-2M cAb、IL-4M cAb、不同浓度的生物素化羊抗鼠IgG(b io-SAM IgG)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HRP-SA)作棋盘配比试验,确认M cAb、b io-SAM IgG和HRP-SA的最适浓度,根据上述结果建立了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BSA-ICC法。用所建方法检测20名健康献血员、16例妇科良性疾病和1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CD4细胞中表达IL-2/IL-4细胞的百分率。结果诱导CD4细胞胞内表达IL-2和IL-4的细胞最高百分率的PMA和A23817浓度分别为100μg/L和2.0μmol/L,诱导高峰时间分别为5和7 h,BSA-ICC法中所用IL-2M cAb、IL-4M cAb最适稀释度分别为1∶20和1∶40,b io-SAM IgG和HRP-SA浓度分别为10~15μg/m l和15μg/m l。20名健康献血员、16例妇科良性疾病和1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CD4细胞中分泌IL-2的细胞百分率分别为(45.90±4.39)%、(37.28±2.67)%和(25.19±3.49)%,分泌IL-4的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0.5±1.50)%、(9.94±1.06)%和(16.13±2.50)%,IL-2 CD4 /IL-4 CD4 比值分别为3.65±0.94、3.55±0.76和1.27±0.26。结论所建方法可用于T辅助(Th)细胞亚型的测定,从而判断Th细胞的极化状态。妇科恶性肿瘤患者Th细胞功能失衡极化,呈Th2反应,可能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阿片肽与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关系及大剂量盐酸纳络酮对阿片肽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重症脑出血患者78例和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成纳络酮组和常规药物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β-内啡肽、强啡肽的含量并进行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结果β-内啡肽值在发病后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均有下降,纳络酮组显著于常规药物组(P<0.01);强啡肽值在脑出血组有类似变化(P<0.05),但在脑梗死组中无变化(P>0.05).纳络酮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药物组,24小时内用药疗效优于24小时后(P<0.05).结论两种阿片肽均参与重症脑血管病病理生理过程,并有相异的作用;大剂量纳络酮早期应用有催醒,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致残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采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BAS)试剂,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技术,检测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儿童血清中I、Ⅱ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并与传统的中和试验作对比。结果表明,BAS免疫细胞化学法所测得抗体效价明显高于中和试验结果。前者操作简便,反应快速,更适合大批标本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是一种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配体。有研究表明ICAM-1在缺血局部发生炎症反应产生的各种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是细胞黏附分子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大量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复杂疾病,实质上是血管内皮细胞对损伤因子的一系列炎症和纤维增生反应,而不是一种简单的脂质沉积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