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引经理论与靶向给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瑞芝  刘少军 《中医杂志》2005,46(9):643-645
目的:通过探讨中药引经理论与现代靶向给药思想之间的关系,为中医引经理论的现代应用提供展望和设想,以期更好的发扬中医理论精华.方法:调研中医引经理论、中药归经思想以及中药药代动力学及生理、生物药剂等研究结果,归纳比较,提出论点及验证方法.结果:中药引经理论与现代靶向给药思想具有相通之处,目前生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研究成果可为揭示其内在联系提供方法.结论:引经理论有可能应用于靶向给药系统的设计,克服目前靶向制剂存在的缺点.引经理论与靶向给药关系的研究有助于中医理论的发扬光大,同时可推动引经药作用机理以及物质作用基础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急性磷酸盐肾病(acute phosphate nephropathy,APN)是口服磷酸钠盐(oral sodium phosphate,OSP)行肠道准备之后的肾脏并发症,小管和间质中有磷酸钙盐沉积是其独特的组织病理学表现。本文报道了1例OSP后发生APN的病例,从临床和病理分析诊断的要点,为肠道准备药物的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脾切除断流术后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诊治的陷阱和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病人223例,其中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手术史病人26例,男性15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1±4)岁,26例病人均有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腹痛(。100%),恶心、呕吐21例(80.8%),腹泻18例(69.2%),血便15例(57.7%),肠梗阻21例(80.8%),腹腔血性渗出液22例(84.6%),总结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26例病人中,入院时误诊22例,误诊率84.6%,CT确诊12例,剖腹探查手术确诊14例;行抗凝治疗治愈4例,手术切除坏死肠管22例;术后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1例。结论脾切除断流术后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症状无特异性,存在诸多陷阱和误区,误诊率高,医生对本病的深刻认识和重视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totally laparoscopic gastrectomy,TLG)在胃癌患者中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296例胃癌患者,按是否进行腹腔内消化道重建分为全腹腔镜组(TLG组,n=140,行TLG治疗)和腹腔镜辅助组[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laparoscopy assisted gastrectomy,LAG)组,n=156,行LAG治疗];对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TLG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显著短于LAG组,通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早于LAG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AG组,术后1 d、术后3 d的疼痛评分及术后1 d白细胞计数低于LA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LG组和LAG组的肿瘤直径、近远端切缘距离、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清扫数和TNM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LAG相比,TLG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治疗效果更好,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秦皮甲素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增殖及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秦皮甲素(10、30、90μmol·L-1)对正常培养条件(含糖5.6 mmol·L-1)和高糖培养条件(含糖25 mmol·L-1)下的HBZY-1细胞增殖的影响;以PI3K抑制剂Wortmannin(1μmol·L-1)干预为对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秦皮甲素对高糖培养条件下HBZY-1细胞FN蛋白表达及PI3K/Akt蛋白磷酸化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在正常培养条件下,与正常组比较,秦皮甲素给药组(10、30、90μmol·L-1)的HBZY-1细胞增殖均无明显变化(P>0.05)。在高糖培养条件下,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的细胞活力明显增加(P<0.05),HBZY-1细胞FN蛋白表达和PI3K/Akt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高糖组比较,90μmol·L-1秦皮甲素给药组的HBZY-1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FN蛋白表达和PI3K/Akt磷酸化水平亦显著下调(P<0.05)。结论秦皮甲素能够抑制高糖诱导的HBZY-1细胞增殖,下调FN蛋白表达,可能与其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病理及超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理发展过程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臀肌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6周时模型成功,作HE染色观察骨髓、骨小梁、软骨的变化及透射电镜观察骨、软骨组织的变化。结果: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最早变化出现在骨髓,然后为骨小梁、软骨;电镜示骨细胞、软骨细胞内有大量的脂肪滴堆积。结论:脂肪代谢的失调是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主要原因,其变化涉及骨髓、骨小梁及软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程中股骨头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均分成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8只。模型组用内毒素加激素注射造成股骨头坏死。两组动物分别于造模后6、10、14周各处后6只行股骨头组织学检查和VEGFmRNA原位杂交观察。结果:光镜观察示模型组股骨头骨小梁变细、空骨陷窝增加,成骨细胞数量减少,这些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软骨下血窦计数减少,各时段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原位杂交显示,模型组兔的股骨头6周时血管周围有VEGFmRNA阳性表达,10例时血管、成骨细胞的表达逐渐减少,14周时稍有所增加,结论:股骨头坏死后血管修复能力下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受到破坏影响,增加股骨头局部VEGF可能有助于股骨头坏死的修复。  相似文献   
8.
手掌骨、指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损伤.由于掌骨、指骨短小并呈管状,其骨折复位后传统的石膏及小夹板固定较难维持理想的复位效果,经常造成畸形愈合,关节僵硬,影响手指的功能.内固定手术也难以对此类骨折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经常需跨关节固定(如克氏针),尤其复杂的粉碎性骨折,常可导致骨折畸形愈合及关节僵硬.2005年10月~2007年6月,笔者应用骨水泥结合自制外固定架治疗手的掌骨、指骨骨折28例,获得理想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前瞻性观察霉酚酸酯联合激素对男性活动性狼疮性肾炎患者诱导治疗阶段的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5月至2004年10月,共30例经肾活检证实为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的男性患者入选接受霉酚酸酯联合激素诱导治疗,并随机选取同期60例女性狼疮患者作配对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即霉酚酸酯起始剂量为1.0或1.5g/d,泼尼松起始剂量为0.8mg·kg~(-1)·d~(-1),并逐步减量。整个观察期为24周。结果男性组和女性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0±14)和(29±10)岁,初治/复治分别为18/12和33/27例,中位病程分别为8.0和4.5个月,病理类型Ⅲ:Ⅳ:Ⅴ分别为5:22:3和9:45:6,病理急性活动指数分别为6.8±3.5和7.1±3.2,慢性活动指数分别为1.3±1.1和1.7±1.2;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男性组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24h尿蛋白分别为25.5±7.6和(6.5±4.2)g/24h,均显著高于女性组的21.1±6.3和(3.5±2.7)g/24h(P值分别<0.05、0.01)。治疗24周后,男性组和女性组的24h尿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值均<0.01),分别为(1.2±1.7)和(0.9±1.2)g/24h。男性组总缓解率为80.0%,女性组为88.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女性狼疮性肾炎患者相比,霉酚酸酯联合激素对男性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在诱导缓解阶段同样能达到较高的临床缓解率。  相似文献   
10.
生脉成骨胶囊对骨髓微循环损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生脉成骨胶囊对骨髓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对钴^60γ射线大剂量照射小鼠造成骨髓微循环损伤为实验模型,将108只小白鼠分为正常组,空白对照组和生脉成骨胶囊治疗组,通过对骨髓微循环通透性,尺骨活体,股骨头墨汁灌注透明切片的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生脉成骨胶囊可明显的降低骨髓微血管的通透性,抑制骨髓血窦扩张和微小血栓形成,改善血流动态和毛细管的充盈,减轻骨髓微循环的损害,促进血窦的修复。结论:生脉成骨胶囊保护和治疗骨髓微循环损害的作用可能是其预防和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药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