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右足蜡泪样骨病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方  兰树华  陈丹 《中国骨伤》2007,20(7):494-495
患者,女,18岁,右足疼痛18年,右踝关节活动受限逐渐加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于2005年4月19日跛行人院。查体:右足马蹄样畸形,右足第4趾见环形束带,足趾缩短7mm,右踝关节背伸位强直,右小腿肌肉萎缩,患处皮肤发红略紧张,弹性差,质韧,皮肤温度略低,有轻压痛。X线:右第4趾骨、跖骨缩短,内密度增高,右足骰骨、跟骨及第3、5跖骨、第3中节趾骨见斑片状密度增高影,  相似文献   
2.
带袢钢板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2月~2012年5月,我们对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应用带袢钢板人工韧带重建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21~65岁。左侧6例,右侧7例,均为闭合损伤。陈旧性损伤原因:漏诊2例,保守治疗无效3例,内固定失败3例,延误治疗5例。患者受伤至本次手术时间1~13个月。  相似文献   
3.
<正> 对住院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使用过的静脉穿刺针头,进行了HBsAg污染调查及不同消毒方法消毒效果的检测。检测用酶联免疫法。  相似文献   
4.
0 引言 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 OLF)好发于下胸椎,发生于颈段相对较少。颈椎黄韧带骨化多合并有后纵韧带骨化和/或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等,会导致颈椎管狭窄等,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其临床表现多样化,早期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5.
空心钉治疗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月~2009年7月,我院应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9例,骨折愈合良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5~10(7.6±1.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5~25(8±2.3)个月。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6例,屈伸度为45°~90°(68°±19°),1例肘外翻畸形20°,无迟发性尺神经炎。X线片显示均为骨折不愈合,见图1A。  相似文献   
6.
吴泉州  张菁  兰树华 《中国骨伤》2011,24(2):146-148
目的:比较弹性髓内针与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2002年9月至2008年8月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共67例,使用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5~11岁,平均(7.1±1.6)岁;外固定支架治疗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3~12岁,平均(6.5±2.3)岁。所有病例均为闭合复位,对两种不同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2±3)个月。弹性随内针组治疗小儿股骨骨折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骨性愈合时间均短于外固定支架组(P〈0.05)。外固定支架组,继发钉道感染5例,骨折延迟愈合3例,再骨折2例,螺钉断裂1例;弹性髓内针组钉尾激惹3例。结论: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有很大优势,而对高能量骨折及多发伤的病例外固定支架则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选择,股骨近端和远端骨折尽量避免使用弹性髓内针固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补气散瘀散用于预防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再发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脑科收治的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基础治疗;治疗组予自拟补气散瘀散治疗;1年为一个疗程,期间每3个月随访1次,一个疗程后再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并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脑梗死再发率大于治疗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补气散瘀散对预防脑梗死再发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患者日渐增多,脊柱压缩性骨折则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多数骨折疼痛会在几周内缓解,部分患者会有腰背部持续性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此类患者越来越多的医院采用椎体成形术来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对一些心肺功能较差,全身衰竭,不能俯卧位手术的高危病人,治疗上尚元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自2003年3月-2005年6月作者采用侧卧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危病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6例,早期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折术后伸直性膝关节僵硬的手术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自2006年5月~2011年12月采用关节镜联合小切口粘连松解术治疗的17例股骨远端骨折术后伸直性膝关节僵硬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Judet疗效评定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并对股骨远端骨折术后发生膝关节僵硬的诸多因素及影响粘连松解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获随访6~73个月,平均31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根据Judet疗效评定标准:优9例,良7例,可1例。术中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与术前膝关节活动度比较明显改善(P<0.05),粘连松解术的疗效与术前膝关节的活动度、松解术的手术时期、术中松解程度有关。结论应用关节镜联合小切口粘连松解术,辅以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伸直性膝关节僵硬较有效的方法,其手术创伤小、术后功能康复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肩峰基底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肩峰基底部骨折患者7例,男5例,女2例;年龄24~62岁,平均36.3岁。均为创伤性新鲜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2~10 d,平均4.6 d。术后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Hardegger评价以及随访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7例均获门诊随访,平均时间8.9个月(4~13个月)。所有患者在术后8~14周(平均10.6周)经X线片或三维CT重建提示达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0~5分;肩关节功能Hardegger评价优2例,良4例,可1例。无切口感染、肩关节不稳、肩峰下撞击症、骨不愈合、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肩峰基底部骨折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可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地恢复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