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MRI随访观察对非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92-05—2004-09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行过2次及2次以上MR检查(MR复查与初次MR检查间隔时间1.5~97个月),并经病理或临床诊断为非前列腺癌的25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初次和复查结果。结果25例非前列腺癌患者初次MR检查时,前列腺体积(114.63±14.48)mm3,前列腺内发现异常信号16例,外周带15例、中央腺体1例。复查时,前列腺体积(103.71±13.34)mm3,前列腺内发现异常信号15例,外周带14例、中央腺体1例。复查MR检查时16例定性诊断无变化;9例有变化。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除患者年龄初诊和复查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外,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确诊或临床诊断为非前列腺癌患者,常规MR随访常不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61岁,发现右大腿外侧痛性包块10天.疼痛逐渐加重。体检发现右侧股四头肌中上1/3处可见一直径约10cm包块。质硬,压痛明显,病灶边界欠清。局部皮肤无红、肿及温度改变,无皮肤破损。患者无外伤史、有冠心病及冠状动脉支架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110例NSCLC患者根据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化疗组(55例,采用单纯化疗)和联合组(55例,采用化疗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肺癌生存质量(EORTC QLO-C43)量表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化疗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6,P=0.369)。治疗前联合组和化疗组患者功能性量表、总体健康状况、症状子量表、肺癌特异性子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功能性量表和总体健康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化疗组(P<0.05),症状子量表和肺癌特异性子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化疗组(P<0.05)。治疗前联合组和化疗组患者血清中VEGF、TNF-α和IL-1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明显低于化疗组(t=3.608,P<0.05),TNF-α和IL-12水平明显高于化疗组(t=3.426,P<0.05;t=2.849,P<0.05)。结论:化疗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治疗NSCLC患者的效果较好,且能明显改善NSCLC患者生存质量,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VEGF水平及升高血清中TNF-α和IL-1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近12年来进行前列腺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检查患者的临床情况及检查目的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2年5月至2004年9月所有进行前列腺MR检查的1 066例(1 296人次)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每年行前列腺MR检查患者病例数,根据检查目的进行分组,并着重分析初次就诊组患者当时的年龄、临床症状、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浓度、超声或直肠指检(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有无结节等的变化趋势.结果:(1)近12年来,年均前列腺MR检查人数逐渐增加,并且是以定性诊断为目的患者增加为主.(2)以定性诊断为目的患者中具有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lasia,BPH)症状患者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因发现血清PSA浓度升高、前列腺结节及因出现前列腺癌转移症状就诊患者所占比例逐年减少,因其他相关前列腺症状就诊患者所占比例变化不明显.结论:随着前列腺疾病筛查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早期前列腺癌和非前列腺癌患者接受MR检查,对MR检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中央腺体MR波谱谱线的信噪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前列腺中央腺体MR波谱(MRS)谱线的信噪比(SNR)与病变性质的关系。方法对18例因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TULIP)术患者的MRS谱线作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结果分为3组:中央腺体偶发癌(IDPC)组5例、腺体增生为主的BPH(glandular BPH,GBPH)组7例和基质增生为主的BPH(stromal BPH,SBPH)组6例。统计中央腺体感兴趣区内所有SNR≥5、SNR〈5和有脂峰干扰的体素数量及所占比率情况,分析SNR与病变性质的关系。结果18例患者共测量体素3632个,SNRI〉5体素1579个(占总测量体素的43%),SNR〈5的体素1873个。SBPH组SNR〈5的体素所占比率(67.64-21.8)%大于GBPH组(37.1±14.5)%和IDPC组(39.9±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PH组和IDP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中央腺体的MRS谱线中,部分谱线由于SNR低,不能用于代谢物半定量分析,尤以SBPH患者的SNR〈5体素所占比率最大。  相似文献   
7.
MRI对前列腺癌诊断准确性的系统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随访评估MRI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性。方法 对因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异常而接受前列腺MR检查的612例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随访对象中396例在MR检查后3个月内接受首次穿刺或手术,其中发现前列腺癌183例。MR检查结果与穿刺或手术后病理结果有显著相关性(χ2=106.04,P<0.05)。MR检查诊断准确率75.25%(298/396),敏感度83.06%(152/183),特异度68.54%(146/213),阳性预测值69.41%(152/219),阴性预测值82.48%(146/177)。MRI分期为B期者穿刺阳性率为52.21%(59/113),C期、D期者穿刺阳性率分别为86.17%(81/94)和100%(12/12)。在213例3个月内穿刺未发现前列腺癌患者中,随访期内新发现前列腺癌12例,其中6例(6/67,8.96%)MRI曾诊断为癌,6例(6/146,4.11%)MRI曾诊断为非癌。612例患者中共发现前列腺癌195例,失访134例。结论 MRI对C期及D期的前列腺癌患者有较大诊断价值;对1次穿刺未发现肿瘤而MRI提示异常的患者需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中央腺体病变的MRS半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MRS半定量分析对前列腺中央腺体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对18例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患者的MRS谱线作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组以腺体为主型增生(GBPH)组7例、基质为主型增生(SBPH)组6例、中央腺体偶发癌(IDPC)组5例.比较各组患者MRS可用体素(胆碱 肌酸)/枸橼酸盐[(Cho Cre)/Cit,CC/C]的比值及其与体素所在部位的关系.结果 ①中央腺体偶发癌组的CC/C平均值(1.32±0.42)大于GBPH组(0.88±0.28)和SBPH组(0.81±0.2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GBPH组与SBPH组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②组内比较,各部位CC/C平均值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中央腺体偶发癌组与GBPH组、SBPH组,在前列腺中央腺体的尖部、前部、中部和右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前列腺体部、左侧、基底部、后部和尿道周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MRS半定量分析可能会对前列腺中央腺体偶发癌和良性增生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MR对前列腺癌的定性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MR对前列腺癌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2年5月-2004年9月,所有在我院行前列腺MR检查的374例以定性诊断为目的并获得最终诊断结果患者的资料。因MR设备和扫描技术的不同,以2002年8月为界,分为两个时间段,比较前后两个阶段患者接受MR检查时的临床情况和MR定性诊断效能。结果①临床情况:前后两个时间段比较,患者的年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就诊原因中,第二阶段有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症状和其他相关症状患者所占比例增加,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前后两阶段血清平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浓度值的差异也不具有显著性(P>0.05),但第二阶段因发现血清PSA浓度升高和前列腺结节行MR检查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MR定性诊断效能: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比较,MR诊断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敏感性和特异性升高,阳性预测值下降,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随着MR新技术的出现,MR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升高,随着越来越多的早期前列腺癌和非前列腺癌患者接受MR检查,MR对前列腺癌定性诊断的阳性预测值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0.
MR波谱脂峰对前列腺中央腺体谱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波谱(MRS)中脂峰对前列腺中央腺体谱线的影响。方法对17例因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患者的MRS谱线作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结果分为3组:中央腺体偶发癌(IDPC)组4例、腺体增生为主的BPH(glandular BPH,GBPH)组7例,基质增生为主的BPH(stromal BPH,SBPH)组6例。统计中央腺体感兴趣区内出现脂峰的体素,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脂峰在中央腺体出现的常见位置及对MRS谱线识别产生的干扰。结果位于中央腺体的MRS体素共3567个,有脂峰体素834个,占中央腺体总体素的22.8%。其中,GBPH、SBPH和IDPC组测量的体素数分别为1477、1434和656个,有脂峰体素分别为397、396和41个。上述3组患者有脂峰体素所占比率的中位数分别为23.6%、27.2%和6.4%。有脂峰体索多位于中央腺体的边缘,3组所占比率的中位数分别为79.6%、68.6%和72.4%。脂峰多不会对谱线识别造成干扰,3组所占比率中位数分别为82.8%、98.0%和96.4%。结论前列腺中央腺体的MRS谱线中,脂峰可能与腺体周围脂肪组织有关,而且大多数未影响到谱线的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