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建明 《中原医刊》2003,30(11):6-7
对20例重度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并对经导管动脉拴塞术(TAE)与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与子宫收缩乏力有关,经导管动脉拴塞术手术时间较子宫次全切除术短,效果可靠。通过积极治疗妊娠并发症,严密观察产程及时处理,努力降低剖宫产率,可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结论:经手管动脉拴塞术是治疗重度产后出血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围麻醉期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 ,以评价其实用性和安全性 ,将 30例ASAⅠ~Ⅱ级患者 ,择期行LC手术 ,以微量泵持续静注异丙酚维持麻醉 (剂量递减法 10~ 8~ 6mg/kg·h-1) ,控制呼吸频率 16~ 2 5 /min ,人工气腹后保持轻度过度通气状态 ,连续监测呼吸循环功能各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 :本组异丙酚平均总用量为 5 6 0± 12 8mg( 8.0 5± 2 .16mg/kg·h-1) ,麻醉诱导后SBP、DBP、MAP一过性降低 (P <0 .0 1) ,于插管后迅速恢复 ;CO2 气腹后PETCO2 开始上升并于 15min后达最高值但在正常范围 ,86 .6 7%的病例于拔管后 5~ 10min麻醉苏醒并能简单答话。认为异丙酚全凭静脉维持麻醉用于老年人LC并于气腹期轻度过度通气能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的相对稳定 ,且苏醒快 ,术后恢复良好 ,具有实用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黄琼艳  苏前  何建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6):1593-1594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对40例脑血管疾病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发作类型、发作时间、颅脑CT、ECG、及临床疗效回顾分析。结果:脑梗死、脑出血均可并发癫痫发作,脑出血并发癫痫发作率显著高于脑梗死,脑血管疾病继发癫痫以全身性发作为主。结论:脑血管病可以并发癫痫发作,抗癫痫治疗大多有效。  相似文献   
4.
5.
何建明 《现代保健》2011,(15):130-130
目的 研制芦丁缓释片并考察处方工艺对释放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因素方法考察不同辅料对芦丁缓释片释放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处方工艺.结果 优选工艺为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用量为15%)、聚乙烯吡咯烷酮(用量为10%)为缓释骨架材料,采用酒石酸(用量为25%)为酸化剂,乳糖为填充剂.释放度研究结果表明,芦丁缓释片释放度指标符合规定.结论 处方工艺简便可行,易于操作,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探讨副脊索瘤术后复发及转移的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报道1例副脊索瘤术后复发及转移患者,以“副脊索瘤”以及“复发”或“转移”或“恶性”为检索词,对以下数据库的相关论文进行检索: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集并分析检索到的副脊索瘤术后复发并转移患者的资料。结果 该例为左外踝副脊索瘤男性患者,因左外踝外伤后出现肿块并逐渐增大而就诊,常规体格检查、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均无特异性,遂接受肿块切除术,术后经病理活组织检查(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免疫组化)确诊为左外踝副脊索瘤。患者术后出现多次复发并广泛转移,先后接受了左小腿截肢及左半骨盆离断手术。复发及转移病灶对化学治疗不敏感,选用冷冻治疗+肿块内放射性粒子植入微创治疗曾获一定疗效,但总体疗效差,终因呼吸衰竭死亡,生存期59+个月。检索文献后收集到已被报道的副脊索瘤术后复发并转移的病例6例,病理诊断为低度恶性变的病例3例,均经病理活检(或加免疫组化)确诊,以局部扩大手术切除治疗为主,辅以化学或放射治疗,出现转移的患者中2例死亡。结论 尽管副脊索瘤可通过手术完整切除,但其仍有复发和转移的可能,因此术后要密切随访并注意肿瘤是否有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对出现复发或转移的患者应定期行多器官系统检查以密切监测肿瘤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骨引导再生技术在牙槽骨骨量不足患者牙种植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3例31颗牙槽骨骨量不足患者,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处用人工骨粉植入及胶原生物膜覆盖.随访6-12个月,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曲面断层片,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随访6-12个月,种植牙形态及功能良好,x线检查未见明显骨吸收.种植牙100%成功.结论:对牙槽骨骨量不足患者,同期行GBR和种植体植入术后,可以重建缺损的骨组织,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勾刀治疗成人“扳机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在绍兴市中医院治疗的“扳机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勾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狭窄部位腱鞘厚度、肌腱厚度、肌腱横截面面积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周,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2.25±0.4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6±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4周,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腱鞘厚度、肌腱横截面面积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两组间腱鞘厚度、肌腱厚度及肌腱横截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肌腱厚度[(3.42±0.41)mm,(3.40±0.53)mm]较治疗前[(2.51±0.34)mm,(2.50±0.38)mm]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勾刀治疗成人“扳机指”临床效果较好,与外科手术比较,创伤更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bFGF基因体外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后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及对其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兔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扩增,用PCR扩增法获得绿色荧光蛋白-bFGF基因重组质粒,转染间充质干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表达,计算转染率,用MTT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特性。结果:实验成功地构建了绿色荧光蛋白-bFGF基因重组质粒,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转染后的bMSCs发出稳定的绿色荧光信号,转染率为(43.32±4.51)%,MTT法显示重组质粒组增殖速度显著高于空白质粒组和未转染细胞组(P〈0.05)。结论:运用转染的方法实现了两种基因在MSCs中的共同表达,为监控MSCs细胞的转染和表达过程提供了一种手段。为后期利用MSCs细胞进行组织工程骨组织制造和移植提供了规范化的监控和程序化生产手段。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VEGF水平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含量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及脑心通胶囊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并设立健康组60例,治疗组给予脑心通胶囊口服。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于24h内、3d、7d、14d检测患者血清VEGF含量,同时测定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各时间点血清VEGF及FIB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且在急性期VEGF及FIB的浓度持续升高,至病程第7天均达高峰,以后开始下降,但至第14天仍维持高水平;应用脑心通胶囊干预治疗后血清VEGF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于第3、7、14天明显高于对照组,第7天最为显著(P0.01),而动态观察两组的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脑心通胶囊干预治疗14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血清VEGF浓度明显增高,脑心通胶囊能促进VEGF的产生和分泌,且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