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研究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2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EPO干预组,每组各42只,建立脑出血模型。EPO干预组大鼠于造模后及每24h腹腔注射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3000U/kg。分别在术后3h、6h、12h、24h、48h、72h、7d断头取脑,作NF-κB免疫组化染色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观察各组各时间点NF—κB的表达及TUNEL阳性细胞数。结果与脑出血组比较EPO干预组NF-κB表达增多,凋亡细胞减少。结论脑出血周围细胞凋亡与NF—κB表达均有增多,EPO通过促进NF—κB活化抑制细胞凋亡,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膳食因素与乳腺癌术后转移的关系,为该人群的饮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2013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建立的乳腺癌队列,以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随访发现的乳腺癌转移者140例为病例组,按照年龄±3岁,对照组与病例组行乳腺癌根治手术时间差应该控制在一个月范围内,手术方式和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等一致,排除术前已经出现复发转移或合并其他器官肿瘤疾病的患者等1∶1匹配,以同期未发生乳腺癌转移的患者1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病理资料、食物频率等,使用SPSS 20.0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导致乳腺癌术后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肉类、蔬菜类、水果类的摄入量在转移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每日食用少于推荐摄入量的蔬菜[OR值(95%CI)为5.068(1.873~13.716),P <0.001]、每日食用少于推荐摄入量的水果[OR值(95%CI)为8.119(2.721~24.228),P <0.001]、每日食用超过推荐摄入量的肉类[...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核因子-κB (NF-κB)及其抑制因子κBα(IκBα)的表达,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其干预作用,探讨EPO对出血性脑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2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EPO干预组。每组各42只,分别为术后第3、6、12、24、48、72小时和第7天亚组,每亚组各6只。采用大鼠尾动脉自体不凝血 50 μl注入尾状核区建立脑出血模型,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断头取脑,连续切片作NF-κB 及IκBα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各时间点NF-κB、 IκBα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脑出血第6小时后NF-κB 及IκBα表达增高,第24小时明显增高,第72小时达到高峰,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EPO干预后NF-κB表达明显降低,与脑出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EPO干预后IκBα表达显著增多,与脑出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出血周围NF-κB及IκBα表达均有增多,EPO通过抑制NF-κB表达、促进IκBα表达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量子血疗(UVB)是近年来以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为主要对象的治疗方法之一。我们自1991年以来运用UVB治疗44例冠心病(CHD),通过对CHD临床最常见的心绞痛、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进行观察,并与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疗效满意,现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大鼠实验性脑出血(ICH)后脑水肿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以及ICH与ICH+ rhEPO预处理组,后二者又分为术后第3、6、12、24、48、72小时、第7、14、21天各9小组;全部152鼠共分为19组,每组8只鼠。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射法建立ICH动物模型,rhEPO干预组于ICH建模后,每日腹腔注射rhEPO。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血肿周边脑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情况,并应用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出血后,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随时间进行性增加,并于出血后72h达到高峰,此后HIF-1α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逐渐下降,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阳性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出血后3d内,脑组织含水量进行性增加,此后逐渐下降,脑出血Epo干预组较脑出血组及假手术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低,HIF-1α蛋白阳性率较低。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显著降低脑出血后脑组织含水量,减少HIF-1α表达,对脑出血后脑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内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变化,探讨神经营养因子在脑出血后脑损伤的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脑出血组,通过自体血脑内注射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出血后3、6、12、24、48、72h、7d脑组织中NGF和BDN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脑出血组6hNGF表达增加,12hBDNF表达增加,均于24h达高峰,与假手术组及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出血后可诱导NGF和BDNF蛋白表达增加,有利于对脑出血后损伤神经元的保护和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大鼠脑出血不同时期Fas相关死亡域蛋白(FADD)和Caspase-8表达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其的影响,探讨EPO的脑保护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12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EPO干预组各42只,各组又按不同时间点分为术后3、6、12、24、48、72 h和7 d共7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射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血肿周边脑组织中FADD和Caspase-8表达情况.结果 脑出血后3 h FADD和Caspase-8升高[分别为(4.66±0.46)和(15.89±1.81)],48 h达到高峰[分别为(35.88±4.24)和(45.04±3.99)],与脑出血组比较,EPO干预组3 h和48 h的FADD和Caspase-8表达显著减少[分别为(3.92±0.64)和(28.24±1.90)、(13.32±2.01)和(35.08±2.85)].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细胞FADD和Caspase-8表达明显增多,EPO可能通过抑制FADD和Caspase-8的表达,对脑出血后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胫腓骨骨折军人患者心理弹性与自我应激和创伤后成长的关系。方法 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2020年—2021年收治79例胫腓骨骨折军人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弹性量表、心理应激量表和创伤后成长量表评估军人患者心理状况,分析相关性后,统计方法构建心理弹性、自我应激和创伤后成长模型,并分析心理弹性在心理应激和创伤后成长中的中介效应。结果 军人心理应激量表评分与心理弹性量表评分、创伤后成长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647、-0.468,P<0.01、0.05)、心理弹性量表评分与创伤后成长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674,P<0.01);中介效应检验显示,拟合优度指数为0.989、调整拟合优度指数为0.927、拟合指数为0.962、比较拟合指数为0.989,均>0.9,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031;路径分析显示,心理应激直接作用于创伤后成长,也可以通过心理弹性作用于创伤后成长,中介效应为0.12,总效应为0.83。结论 军人胫腓骨骨折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应激和心理弹性相关,心理应激程度可以直接影响创伤后成长水平,也可以通过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PKB)信号通路介导脂联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 方法 随机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脂联素治疗组和PI3K/PKB抑制剂LY294002组(抑制剂组),每组15只。通过线栓法构建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缺血1.5?h后再灌注。脂联素治疗组在再灌注2?h后,给予大鼠尾静脉注射脂联素(180?μg/100?g);抑制剂组在再灌注2?h后给予大鼠尾静脉注射脂联素(180?μg/100?g)+LY294004(0.03?mg/100?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相应体积的0.9%生理盐水(0.09?mL/100?g)。各组缺血再灌注24?h后,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面积和脑含水量;采用Longa 5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脑组织PI3K、PKB、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KB,p-PKB)和脂联素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 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脑梗死面积、脑含水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MDA水平均升高(均P<0.001),SOD、脂联素、PI3K和p-PKB的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01)。与模型组比较,脂联素治疗组大鼠脑梗死面积、脑含水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MDA水平均降低(均P<0.001),SOD、脂联素、PI3K和p-PKB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01);与脂联素治疗组比较,抑制剂组大鼠脑梗死面积、脑含水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MDA水平均升高(均P<0.001),SOD、脂联素、PI3K和p-PKB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01)。 结论 脂联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有明显保护作用,该保护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PKB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动态变化及血管新生情况,以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其的干预作用,探讨rhEPO对脑出血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入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16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rhEPO治疗组。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bFGF、CD34的表达变化,用CD34的表达来反映血管新生情况。结果脑出血后3h即有VEGF表达增多,7~14d达高峰;bFGF的表达6h开始增多,72h达高峰;CD34+血管数12h开始增多,14d达高峰。rhEPO治疗组6h~21d时VEGF、bFGF表达比模型组高(P<0.05或P<0.01),且VEGF表达于72h~7d时提前达高峰;12h~21d时CD34+血管数高于模型组(P<0.01),且于7d时提前达高峰。结论rhEPO能上调脑出血后VEGF、bFGF的表达,促进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新生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