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肠造口俗称为“人工肛门”。它是因医疗为目的,建立肠道于腹部体袁相通的一个通道,其开口为造口,使大小便通过该造口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白光内镜技术检查,同时应用外科剖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消化内镜技术检查,同时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的影像质量评分、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影像质量评分分别为毛细血管影像评分(3. 55±0. 76)分、胃小凹分型影像评分(3. 26±0. 65)分、形态影像评分(3. 65±0. 79)分,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 31±0. 42)、(1. 89±0. 32)、(1. 98±0. 47)分(P 0. 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4. 00%,显著高于对照组58. 00%(P 0. 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45. 35±10. 71) min,显著短于对照组(223. 64±9. 86) min(P 0. 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3. 63±1. 65) d,显著短于对照组(19. 75±2. 57) d(P 0. 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75. 30±2. 10) m L,显著少于对照组(121. 90±16. 50) m L(P 0. 05)。结论消化道内镜技术能更加准确地识别肿瘤病变情况,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在消化道早癌的诊治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2600例,分别采用芬太尼与异丙酚或咪唑安定配伍的麻醉方法行胃镜检查,记录并观察检查前后血氧饱和度和心血管系统等生理指标变化,并与常规胃镜检查600例作对照观察。结果:全部病例检查结束后,观察组5~15 min内均完全清醒,均未遗留痛苦回忆,280例有舒适感或轻度欣快感。结论:镇静状态下胃镜检查术可减少病人的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并能减少诱发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消化内镜下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消化内镜下APC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住院时间、输血量、出血量、止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 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 00%(P 0. 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5. 45±0. 64) d、止血时间(1. 77±0. 20) 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8. 95±0. 82) d、止血时间(3. 20±0. 46) d(P 0. 05);观察组的输血量(423. 16±45. 61) mL、出血量(388. 68±42. 44) 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输血量(804. 28±86. 90) mL、出血量(521. 52±57. 14) mL(P 0. 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 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 71%(P 0. 05)。结论消化内镜下APC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的疗效显著,能迅速有效止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肿瘤化疗药物缓释粒子内镜植入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初步评价化疗缓释粒子肿瘤部位植入治疗胃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31例隆起型病变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在消化内镜直视下将5-FU、顺铂的缓释粒子植入到肿瘤间质。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治疗,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12例,病情稳定6例,3例无缓解,平均有效率为70.9%。患者疼痛缓解率为70.9%,体重增加21例占67.7%。不良反应除因术中操作出血外仅有WBC轻度下降、轻度恶心、腹泻,无肝肾功能损害。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缓释粒子内镜植入突出了局部靶向治疗,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是综合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新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成年患者体温昼夜变异对医院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多参数重症监护数据库(MIMIC-ⅡV2.6)中首次收住ICU、住院时间>1 d且入ICU后24 h内有完整体温监测记录的成年患者。提取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首次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药物使用情况、基础患病情况、机械通气情况、28天病死率、90天病死率及体温监测数据等。根据昼夜体温变异(昼夜体温变异=夜间体温平均值/白天体温平均值)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比值≤1组和比值>1组。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体温昼夜变异与ICU患者28天病死率和90天病死率之间的关系。之后根据SOFA评分将总体人群分为两组(SOFA≤9分和SOFA>9分)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3 534例,比值≤1组患者653例(18.5%),比值>1组患者2 881例(81.5%)。比值≤1组患者的28天病死率(13.2%vs. 3.3%,P<0.001)和90天病死率(17.3%vs. ...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对血液透析肾衰竭患者实施分阶段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其肾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0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无锡二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90例肾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分阶段延续性护理,于干预2个月后使用肾脏疾病相关生存质量量表(KDQOL-SFTM1.3)、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分别测评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尿素氮数值为(5.43±2.67)μmol/L,对照组患者尿素氮数值为(7.18±2.89)μmol/L,后者肾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KDQOL-SFTM1.3及PSQ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分阶段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肾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内皮和上皮细胞损伤导致的炎症和凝血功能紊乱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在此过程中,凝血与炎症相关调控通路之间存在多种相互作用,涉及内皮细胞、免疫细胞、血小板及其表达或分泌的各种分子。本文就ARDS中炎症与凝血相关的分子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做一综述,旨在为ARDS的预防和靶向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