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药并用治疗Friedreich''s共济失调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2岁,下肢行路不稳伴四肢末梢感觉异常3年.3年前发现端锅乏力,走路不稳,上楼梯费力,口周感觉异常,缓慢加重.右上肢笨拙,写字不能,之后累及左上肢.两年前颈部不适,时感恶心,头晕,右手麻木,双足麻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侧撑开高位胫骨截骨术联合调整胫骨平台后倾角治疗屈曲受限型膝内翻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7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18例(18膝)屈曲受限型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2例;年龄48~64岁,平均54.9岁。左膝8例,右膝10例。膝内翻7.45~15.52°,平均10.63°。按照Kellgren-Lawrence分级标准:Ⅱ级4例,Ⅲ级14例。术中采用内侧撑开高位胫骨截骨矫正膝内翻,同时调整胫骨平台后倾角以改善屈曲受限。结果术中截骨厚度为10~19 mm,平均14.91 mm;手术时间1.2~2.0 h,平均1.4 h。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l.0~2.5年,平均1.5年。末次随访时,患者膝关节屈曲角度较术前增加,Lysholm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复查示,截骨均愈合,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3.6个月。末次随访时,下肢力线通过胫骨平台相对位置以及胫骨平台后倾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侧撑开高位胫骨截骨术联合调整胫骨平台后倾角治疗屈曲受限型膝内翻骨关节炎,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屈曲角度,获得良好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目前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方法,可分为全髋关节置换(THA)和股骨头置换。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GardenⅢ型以上的患者治疗多采用髋关节置换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1~3〕,本文拟回顾性分析老年THA和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随访结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2岁,下肢行路不稳伴四肢末梢感觉异常3年。3年前发现端锅乏力。走路不稳,上楼梯费力,口周感觉异常,缓慢加重。右上肢笨拙。写字不能,之后累及左上肢。两年前颈部不适,时感恶心,头晕,右手麻木,双足麻木。颈椎x线检查:生理曲度变直,呈“S”型。C3、4,C4、5,C5、6椎体后缘不齐,左C2,3-C5、6。椎间孔略变形,右C4、5,C5、6椎间孔变形。C5、6诊断为颈椎病,予颈部电脉冲每日2次,治疗2个月,症状未见缓解。现握笔困难,不能写字,左侧上肢尤易疲劳,上楼梯必须他人搀扶,平地行走时自感小腿发沉无力,走夜路不能。神清,无眼震、复视,无言语含糊及饮水呛咳。甲状腺度肿大,心率90次/min,律齐。颅神经可,四肢活动可,肌张力可。消瘦,体重逐渐下降(7.5kg/2年)。眼睛易疲劳。二便正常。家族中无类似病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多孔减压置管骨内注射药物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成人激素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激素致股骨头坏死患者139例,均采用微创多孔持续减压手术,于股骨头内钻孔减压,并放置硅胶导管间断注射骨生长因子,配合活血化瘀、补肾健骨中药内服的方法进行治疗;采用患者自身治疗前后及远期疗效对比,经统计学检验观察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后股骨头坏死较治疗前显著好转,且远期疗效稳定。结论多孔持续减压置管骨内注药配合中药内服的方法治疗成人激素致股骨头坏死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成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股骨头内微创多孔持续减压,并放置导管,定期注药,配合活血化瘀、补肾健骨中药内服的方法进行治疗;采用本方法与传统中药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自身治疗前后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疗效观察。结论:股骨头内微创多孔持续减压、置管骨内注药、中药内服方法治疗成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较单纯口服药物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下肢骨折手术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可直接影响患肢功能恢复及手术效果,严重者可引起肺栓塞而危及患者生命.本科在手术前后对10例有DVT高危因素患者采取急救措施,有效预防了DVT的出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68岁;髋关节置换术4例,膝关节置换术2例,胫骨骨折4例.  相似文献   
8.
Keegan型颈椎病又称为分离性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型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少见的非典型性颈椎病。1965年由Keegan首次报告。我院从1998年~2009年共收治3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姚进  赵允  仲从丽  于睿  王连净 《陕西中医》2012,33(7):847-849
目的:观察邻位带肌蒂滑动植骨联合中医康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参照Harris标准,对行临位带肌蒂滑动植骨联合中医康复治疗的13例(16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功能评分。结果:术后第12个月优2髋,良11髋,可2髋,差1髋。优良率81.25%。结论:本法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方法简单、方便,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