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简易约束带的制作及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素萍  严翎 《护理研究》2007,21(2):150-150
约束带是一种保护病人的装置,使用时先用棉垫包裹病人的手腕或踝部,再用宽绷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上,使肢体不易脱出,又不影响血液循环,然后再将带子系于床缘上[1].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双套结在病人躁动时易被拉紧而影响肢体局部的血液循环,甚至致局部皮肤破损.为此,于2005年对约束带进行了改进,经40例病人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喉罩给氧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患者在院内突然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最先参与抢救的常常是护士,而进行心肺复苏(CPR)中维持呼吸多采用气管插管或面罩给氧通气,面罩给氧往往通气不足又容易造成胃充气、反流和误吸;气管插管虽好,但护士往往不易掌握好此项技术.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患者不良行为的社区护理干预及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行为干预疗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而达到防治疾病、提高工作效率及生活质量 ,已成为社区卫生工作的新课题。我院自 1999年开始运用行为干预疗法 ,开展对出院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工作 ,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一、干预对象资料91例脑卒中患者 ,经住院治疗病情平稳进入恢复期 ,出院前经CT或MRI证实 ,无明显精神障碍和意识障碍 ,均纳入社区护理干预范围之内 ,干预时间为半年。年龄为 39~76岁 ,平均年龄为 6 4 .2 5岁 ,其中男性 4 8人 ,女性 4 3人 ;在婚 86人 ,不在婚 5人 ;小学文化 16人 ,中学文化 6 7…  相似文献   
4.
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对儿科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探讨其防范措施.现报告如下.   1 原因   1.1 患者因素   1.1.1 患儿年龄小,表达能力差患儿常常不能正确表达自身的不适,临床症状不典型,大多由家长代诉病史,缺乏全面性,在护理查体时患儿不合作,故很难收集到完整的病史资料,给诊断带来一定难度,容易造成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5.
梁月香  步红兵  陈玉蓉  严翎  毕勤奋 《护理研究》2007,21(28):2620-2621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心灵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慢,致残率高,不但给病人带来了严重的不舒适,而且也给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了很大负担。为促进病人的康复,将不  相似文献   
6.
135例急性失血性休克的抢救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失血性休克常见于大血管破裂、腹部损伤所致的肝、脾破裂;胃、十二指肠出血,宫外孕等,其失血速度凶猛,极易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因此,手术室护士对急性失血性休克的抢救配合工作至关重要。现将我  相似文献   
7.
手术室护士长在动态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有外科手术床位364张,手术台10张,手术室护士20人,外科手术床与手术台之比为36.4:1,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台之比为2:1,每年完成手术数5000多例,存在着明显的比例失调,不能满足手术的需要,又面临着众多急诊手术所致的忙乱,极易出现不安全的隐患。我们在管理中体会到:合理地安排手术,是提高手术台使用率的关键;密切注意术中动态变化,运用手术室的动态管理法,是提高护理质量,杜绝差错事故发生的保证。1具体措施1.1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原则即一切从病人出发,始终把病人的安全放在首…  相似文献   
8.
严翎  梁月香  解红锋  姚敏 《全科护理》2011,(29):2705-2706
[目的]了解护理学生(护生)的关爱能力现况,分析影响护生关爱能力的相关因素,为制订不同教育对象关爱能力的培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方式,对736名在校或实习的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特别是成教本科护生的关爱能力评分高于大中专护生(P〈0.05);临床实习护生的关爱能力在耐心维度上评分显著高于未进入临床实习护生(P〈0.05);与母亲关系融洽的护生的关爱能力在耐心、理解维度和总分评分显著高于与母亲关系一般或不融洽的护生(P〈0.05)。[结论]建议从实践关爱和教育关爱方面培养护生的关爱能力,并注重关爱环境的共同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护生关爱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其培养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所医学院校和3所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539名护生进行关爱能力、影响因素及其培养途径的调查。[结果]护生关爱能力与学历、同学关系、班级氛围相关;临床实习护生关爱能力耐心维度评分高于非临床实习护生;本科护生关爱能力总分、理解、耐心维度评分均高于大专、中专护生。[结论]影响护生关爱能力的因素主要为学历、同学关系、班级氛围;建议从课程设置中增加关爱的教育,增加临床实践活动,提倡榜样作用,塑造充满关爱氛围的学校和医院环境,以提升护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和关爱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行为干预疗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而达到防治疾病、提高工作效率及生活质量,已成为社区卫生工作的新课题.我院自1999年开始运用行为干预疗法,开展对出院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工作,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