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飞秒辅助制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切削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飞秒辅助制瓣及同期传统板层刀制瓣Lasik患者各300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使用板层刀制作角膜瓣;观察组患者使用飞秒技术制作角膜瓣。对两组患者术后6h内不适感、术后30d眩光、干眼、视物模糊、视物变性等情况进行统计。对两组患者术后1d、7d、30d角膜情况以及视力进行检查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6h眼内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0d时观察组患者发生眩光、视物失真、视物模糊以及干眼者明显少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角膜瓣对位良好,角膜透明;术后1d观察组患者视力≥1.0者略多于对照组,术后7d和30d所有患者视力均≥1.0,上述比较两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飞秒辅助制瓣的Lasik手术患者与板层刀制瓣患者相比可以取得更加理想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患者下肢股段主要静脉及其瓣膜,为临床治疗血管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解剖103侧成人尸体下肢股段,并观察其主要静脉瓣膜的数量和形状、静脉特别点的外径及其体表位置。结果:位于大隐股静脉股段的瓣膜均呈双瓣型,其隐股点的外径为(5.18±1.25)cm,隐股点距离腹股沟韧带(3.92±0.71)cm;股浅静脉当中的第一对瓣膜多呈双瓣型,其静脉外径为(1.06±0.17)cm,瓣膜的位置比较稳定,与股深静脉入口下端的距离为(1.16±0.66)cm,距离距离隐股点下端(6.16±1.69)cm;股深静脉注入点的下端距离隐股点下端(5.00±1.57)cm;而其距离腹股沟韧带(7.84±1.89)cm。结论:通过对下肢股段主要静脉及其瓣膜的观察发现此观测结果可为临床手术介入治疗血管疾病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某三甲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痰、分泌物、脓液、血液等临床标本检验分离获取金黄色葡萄球菌,用AST-GP67药敏鉴定卡对其进行14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采用头孢西丁纸片K-B琼脂扩散法进行测定MRSA,使用PCR技术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并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临床标本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517株,其中菌株来自痰液标本211株(40.81%),脓液标本90株(17.41%),创面分泌物标本75株(14.51%),血液标本71株(13.73%),阴道分泌物标本16株(3.09%),尿液标本13株(2.51%),引流液标本12株(2.32%),导管尖端标本7株(1.35%),前列腺液标本5株(0.97%),其他部位标本17株(3.30%)。MRSA共计检出257株,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49.71%。其中,2018年度检出率为53.92%(110/204株),2019年度检出率为45.77%(65/142株),2020年度检出率为47.95%(82/171株)。在被检测的14种抗菌药物中,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和喹诺普汀/达福普汀的敏感率最高,均为100%。mecA、tetM、aac(6′)/aph(2′)、aph3′-Ⅲ和qacA/B的携带率在MRSA与MSSA组间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菌株检出比较高,3年来检出比浮动较小,临床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同时加强对MRSA的耐药性监测,延缓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梅花针叩刺结合走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外侧皮神经炎临床上较多见 ,治愈率低 ,本科自 1 995年 2月~ 1 998年 1 2月间 ,采用梅花针叩刺结合走罐治疗该病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48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 ,男 2 8例 ,女 2 0例 ;年龄最大 65岁 ,年龄最小 2 6岁 ;病程最长者6年 ,最短者 8个月。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 ,充分暴露患部 ,局部用 5 %的碘伏由患部中心环绕向外消毒 2遍 ,再用 75 %酒精用同样方法脱碘消毒 2遍 ,医者用左手扌扇风吹干皮肤 ,右手持梅花针对准患部中央皮肤由轻到重 ,由中心向外周环绕叩打 6~ 7遍 ,至肤色潮红或微出血为度 ,然…  相似文献   
5.
双语教学是高校重要的教改内容之一,本文从初步开展解剖学双语教学实际出发,指出双语教学的内涵及实施双语教学的紧迫性,挖掘双语教学过程存在问题:师资匮乏、课时不足、教材不统一;探寻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赤峰学院医学院部分专业的民族预科班,专门招收山区、牧区的优秀中学生,这个群体在少数民族的学生里成绩优异,但由于地处边远,文化教育相对落后,所以新入学的预科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观能动性差,缺少团队协作意识等实际问题,难以达到培养和造就少数民族地区高级专门人才,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实践中,引进贴近民族精神特点的教学方法,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教研室以赤峰学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sub-Bowman keratomileusis,SBK)与常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1 200例(1 200眼)行SBK手术患者(SBK组)、1 200例(1 200眼)行LASIK手术患者(LASIK组),均于术后1,7,30 d分别检查裸眼视力,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术后次日行裂隙灯检查,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比较术后3个月患者自述眼干症状.结果 2组术后1,7,30 d裸眼视力>0.5~≤0.8的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SBK组裸眼视力>0.8的眼数明显高于LASIK组(P<0.05) ;SBK组患者术后次日角膜上皮修复良好,LASIK组1 032例术后7~14 d角膜上皮修复,1 68例术后15~21 d角膜上皮完全修复;术后3个月SBK组自述干眼症状者明显少于LASIK组(P<0.05).结论 SBK手术因切削表面浅且均匀,在安全性、视力恢复、角膜瓣上皮愈合反应及术后干眼发生率方面均优于传统LASIK.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化后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r 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治疗近视的临床应用。方法接受优化LASEK手术1 800例近视患者(优化LASEK组)和行常规LASEK手术560例近视患者(常规LASEK组),比较2组术后视力恢复、混浊发生、屈光回退、高眼压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不同时间点优化LASEK组视力恢复均优于常规LASEK组(P〈0.05);2组术后混浊发生率、屈光回退率及高眼压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优化LASEK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LASEK组(P〈0.05)。结论优化LASEK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宋小康  陈明亮  丁新玲 《眼科新进展》2011,31(12):1177-1179
目的 探讨并比较眼前节全景仪与A型超声测厚仪在角膜厚度测量方面的相关性.方法 对进行准分子激光手术术前900例(1 800眼)近视散光患者,均先后应用德国产鹰视Oculyzer眼前节全景仪常规检查角膜.在显示角膜曲率等信息同时,显示角膜中央厚度,在局部麻醉下用角膜A型超声测厚仪进行角膜中央厚度测量,将两种测量方法所测得的角膜中央厚度进行比较.结果 1 800眼患者两种方法测量角膜中央厚度误差在±3.0 μm之内吻合900眼(50.0%),±(3.1 ~6.0) μm吻合500眼(27.8%),±10.0 μm范围内吻合1 680眼(93.3%),两种测量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种测量方法±10.0 μm内吻合率在500~600 μm范围内与自然分布几率吻合,不因角膜厚度改变而改变.两种测量方法的误差分布不因曲率的高低变化而不同.结论 眼前节全景仪与A超测量角膜中央厚度具有很高吻合性,A超做为金标准的测量方法简单、实用,被普遍应用,但为接触式检查,存在人为误差等缺憾.而眼前节全景仪因非接触性、厚度测量更全面、更方便等特点而显示出更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entacam检查角膜后表面高度对屈光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行pentacam检查的患者1886例(3772眼)分析其检查结果,并选择适宜的屈光手术方式。结果对188例角膜后表面>17的患者中146眼排除圆锥角膜后行准分子激光手术。其中角膜后表面高度在17-22μm之间130眼行SBK(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手术,16眼>22μm者行LASEK(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另有42眼因高度怀疑圆锥角膜而放弃手术,手术后密切随访3-9个月,未发现角膜膨隆现象。结论 pentacam在屈光手术术前检查中具有早期发现圆锥角膜的功能,指标量化,敏感,可信度高,但必须综合其他因素全面考虑,分析判断,既不因为单一数值高而轻易放弃手术,也不能盲目手术,针对不同情况,设计不同手术方式,以期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