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8篇
口腔科学   37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牙着色即牙的外部颜色改变。国内外学者在体外建立牙的着色实验模型,探讨牙着色的影响因素,并对牙着色的清除方法作了研究。本文对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乌药干浸膏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乌药干浸膏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乌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乌药醚内酯进行含量测定。HPLC法条件:HypersilODS2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6:44),检测波长为235nm,流速为0.5mL·min^-1,柱温为20℃。结果采用TLC法可鉴别出与乌药对照药材相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乌药醚内酯在0.08~0.40μg(r=0.9996)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0%,RSD=2.69%。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标准鉴别测定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以用来评价乌药干浸膏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红外和荧光光谱,探索绿茶多酚的典型化合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与全唾液(WS)和腮腺唾液(PS)结合引起口腔收敛性感觉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获得的荧光光谱,计算Stern-Volmer(KSV)、双分子猝灭(Kq)、静态猝灭(KS)和表观静态猝灭常数(K)。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量WS和PS修饰的石英晶体表面吸附EGCG前后的红外光谱。结果:KS大于K表明猝灭类型以静态猝灭为主,并形成了EGCG/唾液基态复合物。WS的KS大于PS提示WS的猝灭程度高于PS。红外光谱表明EGCG吸附唾液的驱动力来源于氢键。结论:EGCG可通过其结构中大量的羟基启动口腔收敛性感觉反应。全唾液较之腮腺唾液有更强的中和能力和拮抗EGCG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定最佳的衔铁厚度;方法:测量不同的衔铁厚度对磁体吸引力的影响;结果:随衔铁厚度的增加,磁体的吸引力也随之增加,但是,厚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磁体吸引力的增加开始趋于缓慢;结论:1.0mm为最佳衔铁厚度。  相似文献   
5.
舌翼全口义齿与传统全口义齿满意度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舌翼全口义齿与传统全口义齿的满意度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 ;结果 :舌翼全口义齿的满意率较传统全口义齿高 ;结论 :舌翼全口义齿较传统全口义齿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消散因子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原位、实时和动态测量全唾液、腮腺唾液和颌下腺/舌下腺唾液在Au石英晶体芯片表面形成生物膜的过程.方法:收集刺激性的上述3种唾液,QCM-D监测唾液蛋白吸附于Au石英晶体芯片表面所造成的频率改变和消散因子的变化,及形成生物膜的质量、厚度、剪切弹性模量和剪切粘度.数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进行两两比较(a=0.05).结果:全唾液、腮腺唾液和颌下腺/舌下腺唾液蛋白质吸附达饱和状态时的频率改变,生物膜厚度和质量为SMSLS>WS>PS(P<0.05).消散因子的变化、生物膜的剪切弹性模量和剪切粘度为PS>SMSLS和WS(P<0.05).结论:3种唾液吸附动力学特性和形成生物膜的差异是由于其成分不同所造成的.消散因子石英晶体微天平是研究膜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天然牙的牙根放置自行研制的球帽型附着体,增强覆盖义齿的固位力。方法 将球形结构安放于牙根之上,球帽安放在覆盖义齿的基托中,利用球帽与球形结构上球头之间的磨擦产生固位力。结果 临床应用30例覆盖义齿的患者,义齿的固位力和稳定性能明显提高。结论 自行研制的球帽型附着体具有临床实用价值,达到了进口同类产品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温艳  刘健  潘江武 《热带医学杂志》2007,7(10):1020-1022
目的了解云南省麻风病高发区村民对麻风病健康知识了解的状况,探讨麻风病健康教育的最佳和可行的教育模式。方法采用到村庄集中村民现场随机抽样、现场问卷的调查方法,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收到的155份有效问卷中,知道麻风病者99%(153/155);74%(114/155)对麻风病恐惧;认为麻风病是可治之症占92%(143/155);了解麻风病临床症状的为95%(148/155),但了解麻风病早期症状者较少。获取麻风病知识的途径主要为听医生介绍,按年龄组分析(根据年龄分为4组):5~14岁年龄组中81%主要通过广播获取麻风病科普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接触病人了解该病的比率增多,在大于55岁年龄组中达到32%;而最惧怕麻风病的是最低年龄组,提示曾接触过病人的村民对麻风病的恐惧心理降低。结论在麻风病高发区村民对该病存在恐惧和歧视心理,向村民提供麻风病健康教育普及、咨询和服务,提高当地医务工作人员的麻风病知识水平,是早期发现病人、消除歧视和恐惧心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达比加群酯抗凝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伴房颤患者的抗凝疗效与安全性。患者分为华法林组和达比加群酯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化标准比值(PT-INR);治疗后的血栓事件及出血并发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PTT和PT-INR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达比加群酯组的aPTT显著高于华法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血管栓塞事件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达比加群酯组的总出血和严重出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华法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华法林联合双抗比较,达比加群酯联合双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伴房颤患者心血管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相似,但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茶黄素(theaflavin,TF)和去磷酸化牛p一酪蛋白(dephosphorylated bovine β—casein,Dβ—CN)在芯片表面形成蛋白质/色素复合膜的模型,评估3种巯基蛋白酶(cysteine proteases,CPs),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无花果蛋白酶,对DB—CN/TF复合膜的清除作用。方法:在消散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with dissipation,QcM—D)上建立D8一CN/TF复合膜,Boltzman方程评估3种CPs水解复合膜的效率,水解前后膜变化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 emicroscopy,AFM)和接触角表征。结果:3种CPs水解复合膜的效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无花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P〈0.05)。AFM图和接触角表征结果证实,CPs能够有效地清除结合在DG—CN表面的TF。结论:CPs具有在牙色渍清除中潜在的应用价值。在开发口腔保健产品中该类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