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6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口腔癌扩大切除颈部淋巴结观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5例早期口腔癌患者,男性20例,女性25例,其中舌癌18例,下颌牙龈癌8例,上颌牙龈癌7例,口底癌6例,颊癌3例,软腭癌3例。对本组患者均采用原发灶外1cm扩大切除术,不同期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对患者进行严密随访,最长5年,最短1年。结果 3例患者1年后失访。在随访期内有1例舌癌患者扩大切除原发灶后2个月复发,41例患者随访期内原发灶控制良好。有6例舌癌患者,术后3个月内出现颈部以及颌下出现肿大的淋巴结,并且伴有疼痛,1例下颌牙龈癌的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颌下淋巴结肿大,均行治疗性颈清术,病理证实均为颈部转移淋巴结,其余35例患者在随访期内颈部淋巴结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早期口腔癌患者可以单纯行原发灶扩大切除术,术后进行密切随访,如有颈部肿大淋巴结,应给予积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过氧化氢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氧化酶,其主要功能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氧和水,是生物防御系统的关键酶之一。肿瘤的发生会导致机体内各种物质的变化,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肿瘤患者组织及体液中也有所改变,这种变化对肿瘤的诊断、治疗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过氧化氢酶在肿瘤方面,尤其是恶性肿瘤的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口腔颌面外科病房实习医师临床能力培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医学生的毕业前临床实习是口腔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培养目标的最后阶段,是口腔医学生实现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关键时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性环节^[1]。近年来口腔医学生由于受市场经济、价值趋向、价值观、就业政策和就业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75名正常人,3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和26例良性肿瘤患者进行血清铁蛋白测定。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患者血清铁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和良性肿瘤患者(P<0.01),后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指出血清铁蛋白测定对口腔颌面部癌有辅助诊断价值,对肿瘤复发,转移的监测和预后判断也可能有意义。但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一种能增加种植体周围附着龈宽度的手术方法.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北京劲松口腔方庄医院种植中心、北京口腔医院特诊特需科门诊需行种植修复病人10例,牙缺失时间均在8年以上,种植位点附着龈宽度仅为0.8~1.5mm,行局部带蒂附着龈重建术,术后6周行种植手术,常规负荷.分别观察附着龈重建术前,种植术前,修复前,修复后缺牙区附着龈宽度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在局部带蒂附着龈重建术后均获得了5~6mm的附着龈宽度.随访观察4~32个月,未见明显附着龈退缩.结论 局部带蒂附着龈重建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效果稳定,是临床增加种植体周围附着龈宽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作者选择37例大、小涎腺腺样囊性癌对其进行回顾研究,以观察腺样囊性癌沿神经周扩散对生存率、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K13蛋白和CK13-mRNA在术后性上颌囊肿(post operative maxillary cysts,POMCs)衬里上皮细胞中的表达,进而探讨CK13在纤毛柱状上皮向鳞状上皮化生过程中的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CK13蛋白和CK13-mRNA在32例POMCs衬里上皮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K13蛋白在鳞状上皮中呈阳性表达,在纤毛柱状上皮中呈阴性;RT-PCR法检测出CK13-mRNA在所有囊肿衬里上皮均呈阳性表达,其中13例纤毛柱状上皮呈弱阳性,14例既有纤毛柱状上皮又有鳞状上皮的混合上皮呈中等强度表达,5例鳞状上皮呈强阳性.结论 POMCs衬里的纤毛柱状上皮中存在CK13-mRNA,提示化生的鳞状上皮细胞可能来源于纤毛柱状上皮.在纤毛柱状上皮向鳞状上皮化生时CK13蛋白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光动力疗法及其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动力疗法及其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河北医科大学口腔系(050017)邢汝东几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求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目前,手术、放疗和化疗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仍发挥着主导和积极的作用。然而,手术治疗颌面部肿瘤常常是破坏性的,对面容有一定影...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Cyfra21-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的含量,探讨它们的联合检测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以及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观察手术前后这四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92例,正常对照组72例,肿瘤患者于术前取空腹静脉血2ml,对其中20例患者于术后1周再次取空腹静脉血2m!,正常对照组于常规体检时取空腹静脉血2ml。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所有标本血清中SCCA、Cyfra21—1、EGFR、CyclinD1的含量。结果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血清中SCCA、EGFR、CyclinD1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Cyfra21—1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患者术后1周血清中SCCA的含量明显降低,而Cyfra21—1、EGFR、CyclinD1的含量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肿瘤患者术前血清中SCCA、Cyfra21-1、EGFR、CyclinD1的含量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无关。单独检测SCCA、EGFR、CyclinD1时,EGFR对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最高;SCCA、EGFR、CyclinD1任意两种联合检测时,EGFR与CyclinD1联合对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最高,其次是SCCA与EGFR联合;SCCA、EGFR和CyclinD1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与EGFR、CyclinD1联合检测相同。结论EGFR与CyclinD1联合检测可提高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有辅助诊断价值。SCCA可能对治疗效果的监测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颈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分析口腔黏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进一步探讨。方法收集2001~2006年间收治的88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术后临床病理资料,对其发病特点、好发部位以及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等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病例资料显示,所有患者均行综合治疗,其好发部位为腭和上颌牙龈黏膜。病理结果显示,有68例患者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占77.3%),转移的患者中颈淋巴结的部位主要在Ⅰ和Ⅱ区(占所有转移部位的78.9%),其次为Ⅲ区,转移至Ⅳ区者只有3例;出现对侧颈淋巴结转移者4例,主要发生在原发灶冷冻不彻底、病史较长或多次复发者,转移部位也主要在Ⅰ和Ⅱ区。结论口腔黏膜原发性恶黑极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转移部位主要在Ⅰ区和Ⅱ区,初步认为原发灶冷冻和颈淋巴清扫等综合治疗是治疗恶黑的有效途径,颈清的方式宜以肩胛舌骨上清扫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