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肪抽吸术肿胀麻醉液配制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肿胀法吸脂技术应用于临床已历经10余年,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的一致认可。近4年来,笔者通过将肿胀麻醉液进行改进对76位局部肥胖患者进行了门诊吸脂手术治疗,明显减轻了患者术中痛苦,减少了术中、术后并发症,均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基本的生物学特性,也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的侵袭转移是一个多基因(包括转移相关基因和转移抑制基因)调控、多阶段、多步骤发生的复杂过程[1].转移相关基因的激活和(或)转移抑制基因的失活均可诱导肿瘤转移表型的产生.导致肿瘤的侵袭转移.nm23-H1基因是一个重要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已经成为当今肿瘤转移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国内外nm23-H1基因调控肿瘤侵袭转移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牙源性角化囊肿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近几年收治的囊肿较大、多发或不愿作根治术的12名患者,行彻底刮治术加开窗术的保守治疗,术后佩带塞治器,观察其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术后0.5~1年X线显示9例原病变区有大量新生骨质沉积,3例无明显疗效,有效率为75%,随访1~3年,复发4例,复发率为33.3%。结论:牙源性角化囊肿保守治疗有一定临床疗效,但尚需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保守治疗造釉细胞瘤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造釉细胞瘤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近几年收治的瘤体较大或年龄较小、不宜或不愿作肿瘤扩大切除的14名患者,实行保守治疗,即彻底刮治术加开窗术。结果:随访1~2a,复发5例,复发率为35.7%.5例无明显疗效,有效率为71%。结论:保守治疗造釉细胞瘤是一种切实、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人nm23-H1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Tca8113细胞,检测nm23-H1基因在Tca8113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制备人nm23-H1基因重组腺病毒并转染人舌癌Tca8113细胞系,采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法、免疫组化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nm23-H1基因的表达。结果: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法、免疫组化法和流式细胞术均检测到nm23-H1在Tca8113细胞中的表达,表达产物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结论:重组腺病毒载体Ad-nm23-H1成功介导了Tca8113细胞内nm23-H1基因的表达,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bFGF对异种脱钙骨愈合过程中成骨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浓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与异种脱钙骨复合修复骨缺损时,成骨量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33只成年新西兰兔双侧下颌骨下缘形成15mm×5mm矩形骨缺损,每一缺损作为一个实验单位,术后4w取材作组织学检查,并分析成骨量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及其相互关系。结果:bFGF对于VEGF的表达与其诱导成骨作用一样存在双相剂量效应,VEGF表达和新骨形成呈密切关系。结论:bFGF可能是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以促进血管化来实现增强异种脱钙骨愈合的。  相似文献   
7.
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遣传性疾病,Von Recklinghausen于1882年对其组织学特点及其与神经系统的关系作了详细的阐述,故亦称“Won Recklinghauson’s disease”(VRD)。本院收治一家系连续两代5人发病,临床或病理均符合神经纤维瘤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ProTaper镍钛锉预备磨牙根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颗患有牙髓炎的磨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ProTaper镍钛锉和不锈钢K锉预备根管,使用侧压法充填根管,记录器械分离数和根管预备时间,术后疼痛例数,根据X线片评价根管预备效果。结果两组器械预备根管后,ProTaper组根管形态良好率为92.4%,不锈钢K锉组为51.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oTaper组术后疼痛反应的比例明显低于不锈钢K锉组(P<0.05)。ProTaper组根管预备时间明显低于不锈钢K锉组(P<0.05)。结论 ProTaper预备磨牙根管的成形效果好,用时短,术后疼痛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颊黏膜鳞癌组织中促凋亡因子蛋白激酶C-θ(PKC-θ)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PKC-θ蛋白在36例颊黏膜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以13例正常颊黏膜上皮组织作为对照。颊黏膜鳞癌标本经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按高、中、低分化进行病理学分级。结果 36例颊黏膜鳞癌组织中PKC-θ阳性率仅为30.6%,13例对照组颊黏膜上皮细胞中PKC-θ阳性率100%。正常颊黏膜组织中上皮细胞与颊黏膜鳞癌组织PKC-θ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颊黏膜鳞癌中PKC-θ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P>0.05)。结论颊黏膜鳞癌组织中PKC-θ存在缺失或低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平阳霉素作用于ECV304细胞24、48、72 h,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抑制情况,电镜及DNA电泳实验分析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及Fas、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法显示不同浓度平阳霉素组间细胞生长抑制率有显著差异,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抗增殖效应越明显;流式细胞术显示细胞凋亡率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而升高,平阳霉素各浓度作用24 h后,G2-M期百分率增高,S期百分率降低,G0-G1期百分率无明显变化;Fas表达随药物浓度增加而递增,Bcl-2表达随药物浓度增加而递减.结论 平阳霉素能明显抑制ECV304细胞生长,并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平阳霉素可能是通过上调Fas蛋白并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在G2-M期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