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正畸牵引与冠延长术后桩冠修复前牙龈下根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颗断端位于龈下3mm以上的外伤前牙进行正畸牵引至平龈后行冠延长术,分别记录术前、桩冠修复前、修复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齿松动度(TM),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所有病例术前、修复前、修复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PD、SBI、TM值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M在修复前明显增加,但随时间延长逐渐稳定。结论:正畸牵引与冠延长术、桩冠修复外伤前牙断端位于龈下3mm以上的患牙,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口腔手术显微镜用于下颌磨牙探查和疏通近中中央根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集门诊患者126人,下颌磨牙139颗。由3位高年资医生分别在常规肉眼下和口腔手术显微镜下进行下颌磨牙近中中央根管的探查和疏通,比较两者成功率。对下颌磨牙近中中央根管口进行定位测量,并采用偏移投照方法描记该根管走行特点。结果:在显微镜帮助下,所有下颌磨牙近中中央根管的探查和疏通成功率分别提高了11.5%和10.1%。下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近中中央根管的疏通率,分别由5.0%增加到15.0%,3.4%增加到了13.6%;而它们的探查成功率分别提高了12.5%和10.2%。所有近中中央根管口均位于髓底发育沟,46.2%靠近近中舌根管口,30.8%在两根管口中间,23.1%靠近近中颊根管口。所有疏通的近中中央根管有45%与近中舌侧根管融合,未发现独立根尖孔类型。结论:在口腔手术显微镜的帮助下,探查和疏通下颌磨牙近中中央根管的数量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锥形束CT (CB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定位疏通下颌第一磨牙近中三根管的能力,并依照Pomeranz的分类标准描述其分型特征。方法 从年龄在14~60岁的患者中选择75颗需要根管治疗的下颌第一磨牙。髓腔预备和主根管定位后,所有牙齿均在直视下用牙髓探针探查近中中央根管(MMC)(第一阶段),然后在显微超声技术的帮助下探查寻找(第二阶段),最后CBCT结合使用显微超声技术选择性去除牙本质领和钙化物后探查MMC(第三阶段)。结果 MMC的疏通率在各阶段分别为4.0%、18.7%、22.7%;第二阶段较第一阶段显著增加,差异显著(P<0.05);第三阶段较第二阶段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Pomeranz的分类,“融合”解剖型,“歧状”解剖型,“独立”解剖型所占比例分别为52.9%、35.3%、11.8%。结论 CB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的应用会增加临床医生探查疏通MMC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浓缩生长因子(CGF)联合自体髂骨治疗先天性牙槽嵴裂,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将在笔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22例牙槽嵴裂患者设为实验组,采用CGF联合自体髂骨对上述患者进行自体骨移植手术,于术后1个月和术后半年进行CBCT检查;对照组为近半年内采用传统方法行牙槽嵴植骨手术,并留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22例患者,均符合实验纳入标准。分别测量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牙槽嵴裂隙内新生骨的最低边缘骨水平(MBL)、最小垂直骨桥高度(SLB)、最小骨宽度(SBW),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MB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牙槽嵴裂隙内新生骨SLB和SBW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半年相较术后1个月裂隙内新生骨存在明显吸收,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应用CGF后其新生骨的吸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CGF应用于唇腭裂继发牙槽嵴裂植骨手术,可以明显增加裂隙内新生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不同的表面处理方式和粘结剂的使用对纳米复合树脂修复材料粘合强度的影响。方法使用A2纳米复合树脂材料填充制备144例样品,根据抛光方式(P为单独抛光,A为抛光后给予空气摩擦)、硅烷偶联剂(CP硅烷偶联剂,MDP硅烷偶联剂)、粘结剂(H为疏水性粘结剂,U为通用粘结剂)的不同分为12组:AH组、ACH组、AMH组、AU组、ACU组、AMU组、PH组、PCH组、PMH组、PU组、PCU组、PMU组,每组12例。48h后所有标本接受微剪切力测验,并记录发生折裂时的负载强度,在光学纤维镜下分析折裂类型,所有数据均运用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抛光后空气磨损样品除AH组外,修复粘合强度均高于单独抛光样品的各组(P0.05)。在抛光后空气磨损样品中,ACH组粘合强度与仅用疏水性粘结剂处理的AH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组具有最低的修复粘合强度(P0.05)。复合材料修复中空气磨损样品中的大多数断裂是发生在粘结剂表面(P0.05),大多数单独抛光样品中折裂类型是混合型(P0.05)。在PH组超过80%的粘结剂断裂(P0.05)。结论当抛光后使用氧化铝颗粒磨损可以增加纳米复合材料的修复粘合强度。单独抛光样品和疏水性粘结剂结合的粘合强度最低,是否使用MDP硅烷偶联剂在粘合强度上没有统计学意义。抛光后空气磨损样品中,单独使用通用粘结剂与任何硅烷和粘结剂组合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