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9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关节软骨主要的功能之一是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所承受的功能负荷与咬合密切相关,因而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可以随咬合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改建。我们利用大鼠、小鼠进行的实验研究显示,用佩戴金属冠的方法加高小鼠双侧前牙咬合(bilateral anterior elevation,BAE),可导致小鼠髁突软骨明显增厚;而用金属冠制作单侧前牙反[牙合](unilateral anterior crossbite,UAC)不良修复体,则可导致髁突软骨出现明显的退行性变,直至髁突变形。我们利用这些可导致髁突软骨出现增殖性或退行性改建的动物模型进行在体基因修饰实验,探索髁突软骨改建过程中与细胞自噬、凋亡、终末分化等活动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例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mycin,mTOR)信号,印第安刺猬信号(India hedgehog,Ihh),以及甲状旁腺素及其相关蛋白受体信号等,其结论有望指导临床工作中在纠正异常咬合基础上,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干预软骨细胞功能,预防和治疗颞下颌关节软骨退变。  相似文献   
3.
张婧  鹿蕾  张勉  刘晓东  王美青  于世宾 《医学研究杂志》2020,49(11):167-169,95
目的 探究设计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本科生口腔解剖生理学理论教学的可行性和实践效果。方法 本研究以两个口腔本科班学生为主要对象,SPOC实验组采用课前推送学习任务,汇总疑难问题,课堂针对疑难问题集中讲授、结合分组讨论汇报及随堂测试,课后发布作业及学科前沿进行知识拓展,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基于调查问卷和理论考核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采取SPOC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口腔解剖生理学理论考核成绩(P=0.006),并显著提高优秀率。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绝大部分学生更倾向于SPOC教学模式。结论 SPOC混合教学模式充分实现师生的互动,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为提升医学生素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对TMD患者进行调牙合治疗的意义。方法 :应用先进的T ScanII咬合接触测定分析系统 ,在患有TMD的患者调牙合前后分别进行咬合接触检测 ,结合疼痛症状分析表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调牙合治疗后咬合接触点明显增加 ,且双侧趋于平衡接触 ,VAS指数明显降低 ,由原来 5 .3降为 1.9,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调牙合治疗对TMD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颞下颌关节与咬合关系研究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建立生物相似性和力学相似性都较高的、包括下颌骨和颢下颌关节(TMJ)的计算机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以正常咬合、青年尸体头颅为标本,用CT断层和手工断层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建立下颌骨及TMJ硬、软组织模型,并给髁突赋予实验测得的正交各向异性参数;以光弹实验测得的咬合力向量进行加载,以二维平衡力系计算结合约束的方法进行边界约束。结果:建立了包括下颌骨、髁突、关节盘、关节软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真实再现了同一个体的盘-突关系。结论:本研究可有效地提高下颌骨及TMJ有限元模型的生物及力学相似性,为一系列咬合对TMJ应力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自然牙牙裂综合征患者咬合类型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蔚  王美青 《口腔医学》2006,26(5):378-381
目的调查自然牙牙裂综合征(CTS)的牙合型特点。方法79例自然牙CTS患者及268名大学生,取研究模比较咬合类型。结果CTS组患牙分布:上颌第一磨牙23例,下颌第一磨牙14例,上颌第二磨牙12例,下颌第二磨牙11例,上颌第一前磨牙8例,上颌第二前磨牙7例,下颌第一前磨牙、下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三磨各1例。与对照组相比,CTS组远中牙合、深覆牙合、深覆盖以及第三磨牙反牙合的比例增高,后牙锁牙合比例降低(P<0.05)。结论自然牙CTS患者远中牙合、深覆牙合、深覆盖以及第三磨牙反牙合的比例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7.
第一磨牙牙釉质及牙本质厚度测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上下颌第一磨牙牙釉质及牙本质的厚度。方法:用电子测量尺测量23颗上颌第一磨牙和18颗下颌第一磨牙牙合面不同部位牙釉质、牙本质的厚度。结果:牙合面突起结构组织厚度(牙釉质:上颌(1.36±0.27)mm,下颌(1.61±0.27)mm;牙本质:上颌(4.13±0.40)mm,下颌(4.2±0.47)mm大于各自牙合面凹形结构上颌(0.92±0.42)mm,下颌(1.12±0.38)mm;牙本质:上颌(3.15±0.42)mm,下颌(3.32±0.30)mm,P<0.05),下颌牙釉质厚度多大于上颌(P<0.01),但牙本质厚度无此差异(P>0.05)。结论:上下颌第一磨牙硬组织厚度在合面不同结构之间以及上下牙同名部位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发育性偏颌畸形患者颈椎姿势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发育性下颌偏颌患者的颈椎姿势特征,为改善患者体态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20例恒牙列下颌偏颌患者及39例正常咬合者拍摄头颅定位后前位、侧位、颈椎标准正、侧位X线片及直立时的面颈和全身照片。结果:偏颌畸形患者颜面明显不对称,直立时一侧胸锁乳突肌肌张力较对侧强、头向一侧偏斜、双肩不等高。矢状面内头颈呈前倾、前伸痊。颈椎正位X片显示颏部及第4、5、6颈椎棘突偏离中线程度大于对照组;颈椎侧位X线显示颈椎曲度小于对照组。结论:偏颌畸形影响颈椎姿势,矫治颌面畸形的同时应注意对异常颈椎姿势的矫治。  相似文献   
9.
颞下颌关节盘解剖形态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盘形态特点及其意义。方法:观察60个福尔马林固定过的颞下颌关节盘,用游标卡尺测量前、中、后各部在内、中、上1/3的厚度。结果:1例2侧关节盘形态异常,其余58个关节盘形态特点:关节盘前、中、后三带逐渐过渡,无明显分界,关带前后径相对较小,变化较少,中、后带的前后径变化较大,多数中带的前后径外1/3较大,内1/3较小。平均厚度:矢状方向的中、内1/3:后份〉前份〉中份,外1/3: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氢吗啡酮的LC-MS测定法,并研究术后镇痛患者恒速静脉泵注盐酸氢吗啡酮后氢吗啡酮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血浆样品经碱化乙酸乙酯提取后,进行LC-MS分析,流动相为甲醇-5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含1%甲酸)(12∶88,v/v)。氢吗啡酮检测离子为[M+H]+m/z 286.2,内标(纳洛酮)检测离子为[M+H]+m/z 328.2。测定手术后镇痛患者恒速静脉泵注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1.5 mg后血浆中氢吗啡酮的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在0.06~6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提取回收率为68.8%~75.7%。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氢吗啡酮人体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