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充术和干髓术治疗乳牙牙髓炎的比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充填方法在乳牙中牙髓炎治疗效果.方法:序贯对100颗乳牙牙髓炎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根管充填和干髓治疗两种方法.结果:氧化锌丁香油根管充填术治疗组成功率为92%,而干髓术治疗乳牙牙髓炎成功率仅为48%.结论:根管充填术较干髓术疗效更肯定,减少患儿群体复诊数和人均复诊次数,有利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舌下腺囊肿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临床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某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40例不同类型舌下腺囊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纯型30例,潜突型4例,哑铃型6例。结果:在40例不同类型舌下腺囊肿中。单纯型及哑铃型因其临床特征明显,易于诊断,对于潜突型舌下腺囊肿,则通过颌下区穿刺及彩色超声检查辅助诊断。手术方法均采用口内入路切除患侧舌下腺囊肿邻近囊壁及腺体。其中1例发生术后出血。通过紧急手术探查予以结扎止血处理,其余病例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局部穿刺及超声检查是值得推荐的用于舌下腺囊肿鉴别诊断的有效手段,完整摘除患侧舌下腺腺体是治疗不同类型舌下腺囊肿并预防其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体骨屑覆盖联合Bio-Oss小牛骨粉及Bio-Guide生物膜在种植体周骨缺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获得更佳的咀嚼功能及美观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7年1月-2020年6月治疗的60例种植体周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Bio-Oss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拔牙位点保存对不同类型骨缺损患者骨增量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种植牙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实验组行拔牙位点保存术,对照组行常规拔牙;2组再分别按照拔牙窝骨缺损类型分为一壁组(术后牙槽窝剩余1个壁)、二壁组(剩余2个壁)、三壁组(剩余3个壁)、四壁组(剩余4个壁)4个亚组,记录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感染情况,分别于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做锥形束CT(CBCT)检查,检测各组牙槽骨骨高度、骨宽度、骨宽度恢复率等,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术后24 h疼痛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7 d均愈合良好,术后6个月均未出现创面感染和骨感染情况。2组术前牙槽嵴颊侧骨高度(buccal volume,BV)、舌侧骨高度(lingual volume,LV)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实验组BV、LV均增加,其中,一、二壁亚组增量高于三、四壁亚组,对照组BV、LV均降低,其亚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各亚组骨宽度均增加,对照组骨宽度均减少,实验组骨宽度增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实验组中一、二壁亚组骨宽度增量高于三壁亚组,对照组一、二壁亚组骨宽度减少量较三、四壁亚组更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骨宽度平均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的一、二壁亚组术后平均骨宽度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三、四壁亚组骨宽度恢复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同组相比,根长70%处骨宽度变化小于根长50%和根长30%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拔牙后进行拔牙位点保存较常规拔牙有助于缓解牙槽骨骨吸收和保持骨量,且骨缺损越小,骨量恢复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小型钛板结合颌间牵引在治疗下颌骨粉碎性骨折中与单纯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的效果比较分析。方法: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80例患者中40例采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40例患者采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配合颌间牵引。结果:40例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结合颌间牵引在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骨折固位稳定性,咬合关系恢复,减少个别牙早接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配合颌间牵引效果优于单纯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牙冠延长术联合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冠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 对该科30位患者52颗冠根折、根折前牙进行修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牙冠延长术联合玻璃纤维桩修复方法,对照组采用牙龈切除术联合玻璃纤维桩修复方法,经过电话随访、定期复查等方式,获取牙周指数及使用寿命等数据来评价疗效.结果 通过2年的随访,实验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牙冠延长术联合纤维玻璃桩在修复前牙残根残冠方面能够取得满意的近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熊际文  黄擎  唐慧 《安徽医学》2012,33(4):435-436
目的 探讨口内外联合切口坚强内固定术在非利型下颌角骨折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非利型下颌角骨折中采用口内切口外斜线张力带固定与口外切口下颌骨下缘钛板固定,对术后感染、术后张口情况、咬合关系、颞下颌关节检查、口腔全景片检查及面部美观测评等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者中除1例因骨折线上阻生智齿术中未拔除,术后出现感染,...  相似文献   
8.
周巍  张维波  熊际文 《安徽医学》2020,41(10):1174-1176
目的 比较multilink N、RelyX U200、superbond C&B 3种粘结系统粘结下颌后牙二矽酸锂玻璃陶瓷高嵌体戴入半年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2~8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口腔科拟行下颌后牙二矽酸锂玻璃陶瓷高嵌体修复的患者54例(共54颗后牙)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采用multilink N自酸蚀型树脂水门汀修复)、B组(采用RelyX U200自粘结型树脂水门汀修复)、C组(采用superbond C&B纯树脂粘结剂修复),每组各18例。戴入高嵌体半年后,比较3组高嵌体的解剖形态、固位情况、邻接区适合度、边缘线处牙体组织的色形质变化及牙龈健康状况。结果 戴入下颌后牙高嵌体半年后,3组解剖形态完整性(P=0.765)、固位情况(P=1.000)、邻接区适合度(P=0.321)、边缘线牙体组织的色形质(P=1.000)、牙龈健康状况(P=1.000)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ltilink N、RelyX U200、superbond C&B 3种粘结系统用于下颌后牙二矽酸锂玻璃陶瓷高嵌体粘结,解剖形态完整性、固位情况、邻接区适合度、边缘线牙体组织的色形质、牙龈健康状况成功率均在88.89%以上;但RelyX U200技术敏感性低,使用方便,故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9.
周巍  张维波  熊际文 《安徽医药》2020,41(10):1174-1176
目的 比较multilink N、RelyX U200、superbond C&B 3种粘结系统粘结下颌后牙二矽酸锂玻璃陶瓷高嵌体戴入半年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2~8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口腔科拟行下颌后牙二矽酸锂玻璃陶瓷高嵌体修复的患者54例(共54颗后牙)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采用multilink N自酸蚀型树脂水门汀修复)、B组(采用RelyX U200自粘结型树脂水门汀修复)、C组(采用superbond C&B纯树脂粘结剂修复),每组各18例。戴入高嵌体半年后,比较3组高嵌体的解剖形态、固位情况、邻接区适合度、边缘线处牙体组织的色形质变化及牙龈健康状况。结果 戴入下颌后牙高嵌体半年后,3组解剖形态完整性(P=0.765)、固位情况(P=1.000)、邻接区适合度(P=0.321)、边缘线牙体组织的色形质(P=1.000)、牙龈健康状况(P=1.000)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ltilink N、RelyX U200、superbond C&B 3种粘结系统用于下颌后牙二矽酸锂玻璃陶瓷高嵌体粘结,解剖形态完整性、固位情况、邻接区适合度、边缘线牙体组织的色形质、牙龈健康状况成功率均在88.89%以上;但RelyX U200技术敏感性低,使用方便,故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0.
微型钛板在颌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微型钛板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特点.方法 对87例颌面部骨折患者采用微型钛夹板螺钉内固定术,术前后摄X线检查及临床随诊1~12个月.结果 本组病例中未发现骨不愈合现象,79例复位良好,创口1期愈合,恢复了正常张口度和咬合关系;1例螺钉帽外露;7例复位欠佳,咬合关系不理想.结论 微型钛板固定效果准确、可靠,操作简单易行,口腔卫生状况佳,对颞颌关节功能影响小,有利于患者局部和全身情况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