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第八代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SBU)是最新一代的粘接剂,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是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及偶联剂,本研究探讨添加EGCG是否可以提高SBU粘接强度及降低微渗漏.方法:将人中龋离体牙去除冠部釉质,龋指示剂下制备龋...  相似文献   
2.
颌面部骨折治疗的新观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颌面部创伤发病率逐年上升 ,骨折已成为口腔颌面外科的主要病种之一 ,其治疗的理论与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很快 ,产生了一些新的观念。1 颌面部骨折的治疗颌面部骨折的治疗随着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引入发展较快 ,比如坚固内固定 (rigid internal fixation,RIF)、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三维 CT[1 ] 等。颌面部骨折的传统疗法多采用闭合式复位 ,或辅以颌间固定 (intermaxillary fixation,IMF) ,甚至采用钢丝结扎、颅颌悬吊固定。患者或因为长期的 IMF造成生理、心理障碍和机体组织器官的不良改变 [2 ] ;…  相似文献   
3.
根管峡部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  段劲  杨健 《口腔医学研究》2007,25(5):590-591
根管峡部是指同一牙根内两根管间,含有牙髓或者牙髓生成组织的一种窄形、带状结构[1]。Cambruzzi[2]和Vertucci等[3]曾阐述过两个根管之间的峡区这一解剖特征。顾永春等[4]指出根管峡为管间吻合的一种,相邻根管间有时存在狭窄的腔隙将两根管相通,在水平截面呈8字或字母C的腰部,  相似文献   
4.
变形链球菌UA159磷酸蔗糖变位酶基因功能丧失菌株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变形链球菌UA159磷酸蔗糖变位酶基因(phospho-sugar mutase gene,psm)功能丧失菌株,为进一步研究变形链球菌psm功能做准备.方法:将变形链球菌UA159 psm内部上、下游2段序列分别克隆至自杀质粒pFW5的2个多克隆位点(MCS-Ⅰ和MCS-Ⅱ),构建重组质粒,并经酶切和测序证实.利用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原理,采用自然转化的方法,实现重组自杀质粒和变形链球菌UA159同源序列的等位交换(allelic exchange).结果:经过PCR和测序分析,证实变形链球菌UA159基因组中的psm被重组质粒的基因(含有壮观霉素抗性)取代.结论:成功构建了变形链球菌UA159 psm功能丧失菌株.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的F蛋白对肝星形细胞生长及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含有HCVf基因的pcDNA3.1-f质粒或pcDNA3.1空载体分别转染肝星形细胞株LX2,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分别命名为LX-f细胞或LX-P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的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含量.结果 自培养24 h起,LX-f细胞各时间点的增殖率均大于LX-p细胞(P<0.01).培养48 h时,LX-f细胞的Ⅰ型胶原蛋白及Ⅲ型胶原蛋白分泌量分别为(25.89±0.42)ng/ml和(18.21±0.49)ng/ml,明显高于LX-P细胞的(22.65±0.49)ng/ml和(15.29±0.62)ng/ml(P<0.01).结论 HCV的F蛋白能促进肝星形细胞增殖,并上调细胞分泌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诱发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背景:变形链球菌是公认的主要致龋菌,细菌的黏附、生物膜形成、产酸、耐酸等各个表型都与细菌的致龋性相关.有研究结果提示,苏氨酰-tRNA合成酶基因(threonyl-tRNA synthetase,thrS)可能与变形链球菌的黏附、产酸、耐酸等致龋性表型相关.目的:对苏氨酰tRNA合成酶基因进行保守性分析,构建用于变形链球菌苏氨酰-tRNA合成酶基因敲除的重组质粒.方法: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结合Southern Blot对苏氨酰-tRNA合成酶基因的保守性进行分析,再将变形链球菌苏氨酰-tRNA合成酶基因上下游序列分别克隆至自杀质粒pFW5上的多克隆位点,构建用于基因敲除的重组质粒.观察苏氨酰-tRNA合成酶基因的保守性及重组质粒的构建结果.结果与结论:苏氨酰-tRNA合成酶基因在实验中所列6种变形链球菌中保守存在:经过聚合酶链反应和酶切分析,重组质粒所插入片断无误.表明重组质粒pFW5-thrS构建成功.重组质粒pFW5-thrS的构建可用于今后变形链球菌苏氨酰-tRNA合成酶基因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F蛋白对肝星形细胞(HSC)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3.1-f(实验组)或pcDNA3.1空质粒(对照组)转染HSC株LX2细胞,24、48 h后收集细胞,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α-肌动蛋白(α-SMA)含量,RT-PCR法测定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  相似文献   
8.
豚鼠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肺感染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豚鼠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肺感染模型.方法 40只Hartley品系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经气管注射含琼脂微颗粒的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模型组),或生理盐水(对照组).第30天取肺和支气管组织,观察组织形态变化以及生物膜形成,从肺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内分离细菌并测定其生物膜形成能力.结果 模型组豚鼠肺泡壁萎缩,肺组织实变,炎症细胞聚集,脓肿形成,肺泡间隔炎症细胞浸润,肺不张;支气管纤毛上皮脱落,黏膜下淋巴细胞浸润,部分支气管管腔内炎症渗出.支气管以及肺泡内壁有细菌生物膜生长.左肺和BALF内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能力无差异(P=0.82).结论 豚鼠气管内注射含琼脂微颗粒的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可建立可靠的生物膜肺感染模型,该模型适用于探讨细菌生物膜感染与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观察以一种主要成分为苄索氯铵和异丙醇的口腔印模专用消毒剂对口腔印模表面乙肝病毒活性及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 使用消毒液对HBV污染的口腔印模进行喷雾消毒,检测HBsAg含量和HBV-DNA含量,评价消毒效果;检测消毒前后HBV在体外诱导淋巴细胞分泌IFN-γ和IL-2含量,评价对HBV免疫能力的影响。结果 喷雾消毒3 min和15 min,对HBsAg和HBV-DNA的灭活效果明显高于消毒1 min组,灭活率分别为(98.8±1.2)%、(98.9±1.1)%和(99.3±1.1)%、(99.4±1.3)%。消毒3 min和15 min HBV诱导淋巴细胞IFN-γ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和未消毒组;与空白细胞组比较,未消毒组HBV诱导淋巴细胞IL-2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而各消毒组的IL-2相对表达量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 该消毒剂喷涂口腔印模时,对HBV的最佳消毒时间为3 min。此时HBV仍然保持较强的免疫原性,能够诱导淋巴细胞IFN-γ表达水平上调,对IL-2表达水平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为了深入研究磷酸蔗糖变位酶基因psm与变形链球菌S.mutans致龋性之间的关系,需要利用同源重组原理构建psm基因功能丧失菌株,因此构建一个符合同源重组条件的合格质粒载体就成为实验工作的重要前提.目的:构建变形链球菌S.Mutans UA159 psm的两种同源重组质粒.设计、时间及地点:于2005-12/2006-07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完成的单一样本观察实验.#材料:实验所用口腔链球菌均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微生物实验室.方法:首先应用Southern Blot对psm基因的保守性进行分析,再将S.Mutans UA159 psm基因内部序列分别克隆至自杀质粒pSF151和pVA981上的多克隆位点,构建重组质粒.主要观察指标:psm基因的保守性及重组质粒pSF151及pVA981的构建结果.结果:psm基因在实验中所列8种S.Mutans中保守存在;经过聚合酶链反应和酶切分析,两个重组质粒所插入片断无误.重组质粒pSF151(空质粒大小为3.5kbp)和pVA981(空质粒大小为7.1kbp)构建成功.结论:两种可以用于转化S.Mutans UA159的重组质粒的构建可用于今后S.Mutans UA159 psm基因功能的研究,且重组质粒大小是否影响转化效率需后续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