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 MRONJ)是一种因治疗全身其他疾病需要使用抗骨吸收药物(双膦酸盐类药物等)、抗血管生成类药物、激素类药物等发生的颌骨坏死并发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咀嚼障碍、面部软组织瘘管经久不愈、骨外露等,严重者可伴病理性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迄今为止,国内对于MRONJ缺乏统一的分类、分期及相关治疗共识或指南,不同单位对于MRONJ的诊治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科学的诊疗标准及客观的疗效评价体系。为统一和规范MRONJ的诊疗标准,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治疗效果,国内MRONJ研究领域的专家经反复讨论,汇集全国12家著名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专家的诊治意见,同时借鉴和参考国内外近年来对MRONJ的研究成果与诊治经验,制订本专家共识,供相关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2.
放射治疗是头颈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初期治疗、手术辅助治疗、放化疗结合治疗以及晚期或不可切除的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可提高近10%的5年绝对生存率和整体生存率[1]。头颈部放疗的并发症包括:龋坏,黏膜炎,吞咽困难,口干症,皮炎等以及最严重的并发症---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osteoradionecrosis of jaws , ORNJ)[2]。1922年Regaud首先描述了ORNJ,认为是一种由于放射线所引起的骨活性丧失、血供障碍的慢性病,且没有自愈倾向[3]。 ORNJ可引起严重的疼痛、病理性骨折、张口受限、溃疡、死骨暴露和窦道,造成进食困难,有时甚至引起死亡。尽管当前放疗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也越来越注重对术前易感因素的防护,但并没有确切的数据表明ORNJ的发病率有明显下降。 Re-uther等[4]调查了30年共830例患者,发现ORNJ 的发病率为8.2%,而最近一项调查表明ORNJ在下颌骨的5年发生率甚至高达40%[2]。 ORNJ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严重,学者们一直致力于ORNJ的预防与治疗,但是,目前的治疗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甚至对ORNJ的发病机制和定义还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探索一定会改进ORNJ的预防策略、治疗方法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兔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动物模型,并通过大体观察、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显微CT及组织病理学方法对该模型进行评估。方法 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组,根据生物学等效公式,以低分割多次照射法,使用直线加速器对各组动物的左侧下颌区分别进行0、8.0、8.9和9.7 Gy照射,共5次。45 d后,拔除所有动物左侧下颌磨牙,3个月后,进行大体观察、SPECT、显微CT及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高剂量组动物死亡率较高。高、中剂量组出现照射区皮肤脱毛及照射侧拔牙创不愈合、下颌骨死骨形成并暴露;低剂量组脱毛不明显、拔牙创形成完整黏膜覆盖。组织学观察显示,高、中剂量组下颌骨有死骨形成及骨髓腔纤维化改变,低剂量组主要表现为髓腔炎症。SPECT显示,高、中剂量组代谢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Micro-CT显示,高、中剂量组有死骨分离及骨皮质破坏,BV/TV、Tb.Th、Tb.N值下降,Tb.Sp值增加。结论 以 8.9 Gy剂量对兔下颌区进行分割照射并在照射后拔牙,可成功建立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模型,在各项指标中均有明显放射性骨坏死表现,可重复性好,是研究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牵张成骨术治疗小下颌畸形伴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01~2017-12期间在该院诊断为小下颌畸形伴重度OSAHS并行牵张成骨术治疗的10例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外形、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上气道狭窄处直径、颏部位置等改变情况。结果 10例患者夜间憋气、白天嗜睡等主观症状均消失,面型改善明显,最低血氧饱和度均升至正常范围内。9例患者AHI均降低至5以下,气道最狭窄处直径显著扩大,颏部平均前移距离为(15. 72±2. 94) mm。结论对于由小颌畸形引起的重度OSAHS,牵张成骨术是一种非常稳定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依据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RNJ)新的临床诊断标准,探讨建立可模拟ORNJ不同临床分期的复合型动物模型的方法。 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a1、b1、c1为实验组,a0、b0、c0组为对照组;根据生物学等效公式,实验组采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对大鼠左侧下颌区进行照射,7 Gy/次,1次/d,照射5 d;照射后6周,处死a1、a0组大鼠,并拔除b1、b0、c1、c0组大鼠左侧下颌磨牙;照射12、18周后,分别处死b1、b0组大鼠和c1、c0组大鼠并取下颌骨标本。对所有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和micro-CT扫描与骨组织形态学分析。使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实验组照射区可见a1组门齿生长障碍、b1组死骨暴露、c1组咬合错乱,化脓性感染与病理性骨折等症状;对照组无症状。组织学观察可见,实验组照射区骨髓腔与牙周膜内,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b1、c1组还可见游离死骨;实验组门齿牙根与皮质骨渐进性破坏,c1组部分大鼠门齿牙根结构消失,周围皮质骨不连续;实验组空白骨陷窝增多,骨陷窝内骨细胞减少。micro-CT结果显示:相对骨体积(BV/TV):a1(0.401 ± 0.053)、a0(0.615 ± 0.037)、b1(0.309 ± 0.041)、b0(0.717 ± 0.040)、c1(0.200 ± 0.026)、c0(0.724 ± 0.041),实验组相对骨体积(BV/TV)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间BV/TV值相比,a1> b1>c1,Pa1、b1=0.012、Pb1、c1=0.034、Pc1、a1=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建立了一种能够模拟出轻度无症状(a1)、中度死骨暴露(b1)与重度联合症状(c1)三种不同ORNJ分型的复合型动物模型,为针对性研究ORNJ治疗方法提供了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放射性损伤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纤维分化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建立BMSCs细胞放射损伤模型,选择最佳BMP-2干预剂量;体外培养BMSCs,随机分为对照组、放射组、BMP-2组、BMP-2+头蛋白组(Noggin).利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云计算面部检测技术对接受正颌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面部多角度照片判读对比,评估该技术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方法:选取92例患者正颌手术前后面部不同角度的照片共920张,导入云计算面部检测平台,获得每张照片中人像的面部识别年龄和面部吸引力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包,用配对t检验分析术前、术后检测数据间的差异。结果:患者术后面部识别年龄与真实年龄的差值总体显著减小(P<0.05),术后面部吸引力较术前总体明显增大(P<0.05),其中总体女性患者术后面部改善更显著(P<0.05);骨性Ⅲ类错患者接受正颌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更显著的疗效(P<0.05);接受双颌手术联合其他术式的患者会得到更加显著的面部改善(P<0.05)。结论:该研究表明云计算面部检测技术可以用于衡量患者在正颌手术前后面部识别年龄和面部吸引力的变化,未来可能成为评价正颌手术效果的一种客观技术,但仍需进一步改进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在外科导航技术的辅助下,采用经皮微小切口拆除颧骨颧弓骨折术后内固定装置的可行性与便利性,并评价手术效果。 方法选取8例颧骨颧弓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需要拆除内固定装置的患者为实验组。术前将患者头颅的CT影像学DICOM数据输入导航系统工作站,进行钛板钛钉位置标记;术中在实时导航技术的辅助下,经内固定装置体表投影位置行微小皮肤切口入路,并结合口内前庭沟切口和内镜技术,按设计精确拆除内固定装置。术后对手术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记录与测量,评估手术效果,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患者满意度。另选取采用冠状切口拆除颧骨颧弓骨折内固定装置的患者8例为对照组,记录相应指标做为对照,使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将两组均数、标准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在外科导航技术辅助下,经皮行微小切口入路成功拆除了8位患者的钛板内固定装置,术后恢复良好,面部瘢痕轻微。平均手术中出血量实验组为(20.00 ± 3.77)mL,对照组为(87.50 ± 17.3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69,P<0.001);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实验组为(1.62 ± 0.51)d,对照组为(3.25 ± 0.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64,P<0.001);平均VAS患者满意度评分实验组为2.75 ± 0.70,对照组为5.50 ± 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7,P<0.001)。 结论应用外科导航技术联合经皮微小切口可以精确拆除颧骨颧弓骨折术后的内固定钛板与钛钉。此方法可以避免冠状切口造成的手术创伤和并发症,手术过程更加精准、创伤小、出血量少,患者满意度较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不适用于肥胖患者和使用长钛板固定的颧弓骨折。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M2型巨噬细胞对放射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分别培养SD大鼠来源的BMSC和由巨噬细胞极化而来的M2型巨噬细胞,通过免疫荧光鉴定其表面标志物.首先建立BMSC体外细胞辐照模型,然后依据本模型将放射后的BMSC整体单纯随机抽样分为3组,每组3个孔进行研究:实验组1(3...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