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部队性病防治情况。方法 设计 10个与性病有关的问题 ,对随机抽样某师 4个营官兵现场无记名调查。结果 有关性病的基本知识已被大部分官兵所认知 ,但也有一部分官兵对性病缺乏了解 ,甚至误解。结论 在官兵中加强性病基本知识的宣传 ,强调性病的危害对部队防治性病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机器视觉技术通过视觉采集和分析系统对外界环境进行实时图像采集和处理,得到目标的特征信息,最终实现外部设备的控制.机器视觉技术具有精度高、实时性强、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高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控制、工业生产、辅助医疗诊断等领域.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机器视觉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在康复领域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综述了机器视觉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其在辅助辅具、肢体康复、心理康复等5种康复领域的常见应用进展状况进行简要归纳与介绍,最后总结了机器视觉应用于康复领域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1-2015年北京市朝阳区青年学生HIV/AIDS病例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学生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1-2015年15~24岁学生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信息,采用描述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11-2015年报告青年学生HIV/AIDS 198例,2011-2014年病例数逐年增加,2015年有所降低。报告病例中HIV感染者占94.4%,AIDS占5.6%;本市户籍占31.3%,外省市户籍占68.7%;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0.5%、10.1%和89.4%。90.9%的病例经男男性接触传播,9.1%经异性性接触传播。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和医疗机构是最主要的病例发现单位,分别占样本来源的38.9%和34.9%;另外有5.6%的病例通过无偿献血人员检测时被发现。 结论 2011-2015年北京市朝阳区青年学生HIV/AIDS病例以外省市户籍为主,病例中中学生占一定比重,男男性接触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学生艾滋病防控工作应重点放在男男性接触者人群,中学生的防艾宣教不容忽视,宣教工作中应加入血液安全知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引流治疗头皮下积液或血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头皮下积液或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进行治疗。结果20例病人在72h内引流完全,随访1个月,无积液或血肿残留,无感染,头皮贴附良好。结论采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头皮下积液或血肿安全、简便、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社区医护人员饮食行为习惯和营养摄入状况,为医务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方法在广州市白云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募符合条件的志愿者,采用定量食物频数问卷的方法,对调查对象每日摄入食物种类和数量以及膳食行为习惯进行调查并评价。结果社区医护人员饮食行为习惯:73.0%的医务人员每天吃早餐,47.8%自评饮食偏咸,40.3%自评日常饮食偏油腻,50%以上的人每周摄入奶及奶制品,70%的人每天吃蔬菜,35%的人每天吃水果。社区医务人员膳食摄入情况:粮谷类为181.01 g/d,水果为175.47 g/d,奶及奶制品为129.33 g/d,大豆类及坚果为91.62 g/d,畜禽类为148.40 g/d,平均用油量为28.05 g/d。社区医务人员膳食能量为7 623.37 kJ/d(1 822.03 kcal/d),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223.12g/d,供能比为48.98%;蛋白质摄入量为79.71 g/d,供能比为17.50%;脂肪摄入量为72.20 g/d,供能比为35.66%。结论社区医务人员饮食行为习惯和膳食摄入情况具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因此加强对社区医务人员营养知识行为的宣教,对慢病预防及营养干预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虾青素(astaxanthin, AST)是否通过激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类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1, SIRT1)信号通路下调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 Drp1)介导的线粒体分裂从而减轻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 CI-AKI)。方法将40只体重160~180 g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Sham组)、对比剂损伤组(CM组)、虾青素干预组(AST+CM组)、SIRT1抑制剂Ex527干预组(Ex527+CM组)、虾青素联合Ex527干预组(AST+Ex527+CM组)。造模72 h后行心脏取血后处死大鼠并收集肾脏组织进行后续检测。检测各组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 同时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及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及数量;冰冻切片活性氧(ROS)染色检测R...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曲面体层片与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判断上颌后牙牙根与上颌窦关系的准确性,为临床医师根据曲面体层片信息治疗上颌后牙区相关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8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牙根数671个),以锥形束CT为标准,在曲面体层片及锥形束CT片上测量上颌后牙根尖到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对丙戊酸治疗无效癫痫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诊治的丙戊酸钠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拉莫三嗪替换治疗,观察组给予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癫痫发作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分别为(3.32±1.04)次/月、(17.73±7.67)min,治疗6个月时分别为(2.35±0.93)次/月、(13.64±4.51)min,观察组治疗前分别为(3.30±1.14)次/月、(18.05±6.51)min,治疗6个月时分别为(1.14±0.43)次/月、(8.54±4.55)min,两组癫痫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治疗6个月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结论 丙戊酸钠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给予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可行,相对于拉莫三嗪单药治疗能明显提高病情控制率,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β防御素-1(β-defensin-1,HBD-1)和Toll样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宫颈炎关系.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慢性宫颈炎患者150例作为病例组,100例健康个体作为对照组,提取宫颈上皮细胞DNA,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结果 慢性宫颈炎组HBD-1外显子-44C/G的C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HBD-外显子-52G/A、-20G/A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R2 Arg753Gln基因多态性在慢性宫颈炎组和对照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LR4 Asp299Gly、TLR4 Thr399Ile在研究人群中没有发现多态性表达.结论 HBD-1-44C/G位点可能是中国汉族人群慢性宫颈炎的易感位点,携带C/G基因型、等位基因G过多分布的女性可能是慢性宫颈炎的易感人群,HBD-1-52 G/A、HBD-1-20G/A、TLR2 Arg753 Gln、TLR4 Asp299Gly、TLR4 Thr399Ile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宫颈炎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成都市学龄儿童的睡眠行为及与睡眠障碍发生的关系,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2005年9~11月间在成都5个城区随机抽取2848名学龄儿童,进行儿童睡眠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成都市学龄儿童的睡眠时间随年龄增加而逐年减少,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睡眠障碍的总发生率为58.08%。各年龄组之间的睡眠行为有一定的差异性,具有良好睡眠行为的学龄儿童发生睡眠障碍的机率比没有良好睡眠行为的儿童低。【结论】目前成都市学龄儿童的睡眠时间普遍减少,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睡眠不良行为的发生也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睡眠质量。这一现象应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