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2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对单晶陶瓷托槽和多晶陶瓷托槽的摩擦力学性能进行初步测试,并与相同槽沟尺寸的金属托槽进行比较。方法使用万能材料力学实验机测试单晶陶瓷托槽、多晶陶瓷托槽及金属托槽与2种金属弓丝在弹力结扎圈结扎下的最大静摩擦力和平均动摩擦力。结果单晶及多晶陶瓷托槽与两种弓丝结合产生的摩擦力较金属托槽大,多晶陶瓷托槽的摩擦力较单晶陶瓷托槽的摩擦力大(P<0.05)。结论单晶陶瓷托槽与金属弓丝的摩擦力较多晶陶瓷托槽小,但较金属托槽大。  相似文献   
2.
种植体支抗在下磨牙舌倾病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种植体作为正畸的非牙性支抗在临床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很好的疗效^[1,2],例如压低前牙,压低后牙,远中移动牙齿,竖直前倾磨牙等^[3]。但作为支抗解除下磨牙舌倾导致的锁合鲜有报道。在临床上我们常采用上下颌磨牙交互牵引,[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固定矫治器弓丝控制来解除磨牙的锁[牙合]问题,但每个方法有其局限性及不足。本文介绍的种植体作支抗解除下牙舌倾致锁[牙合]的方法能圆满解决不足问题,而且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3.
Admas氏卡环(改良式箭头卡)是活动式矫正器常用的固位装置.临床实践证明对于缺乏倒凹的乳磨牙,其固位力常显不足.长箭头卡是Admas氏卡环的改进,它能有效地克服此种缺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不同类型患者减数拔牙后正畸治疗中断1.5月(45 d)后牙齿漂移的程度。方法 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选取已拔双侧前磨牙但因故未按时进行粘接托槽治疗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口腔上下颌模型进行三维扫描、重建和测量,根据患者的拔牙牙位(第一前磨牙或第二前磨牙)、颌骨类型(上颌或下颌)、垂直骨面型(均角、高角或低角)将其分为12组,应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减数拔牙之后治疗中断1.5月情况下以下5项指标的变化,包括前牙拥挤度、尖牙间宽度、磨牙间宽度、拔牙间隙、前牙覆。结果 拔牙牙位、颌骨类型、垂直骨面型对减数拔牙后1.5个月拔牙间隙的减小量、前牙拥挤度的减小量有影响(P<0.001),拔牙牙位和垂直骨面型对前牙覆增加量有影响(P<0.001)。拔除第一前磨牙的患者相对于拔除第二前磨牙的患者双侧邻牙的漂移明显(P<0.001),上颌双侧邻牙漂移较下颌明显(P<0.001),高角的患者较均角及低角的患者双侧邻牙漂移量明显(P<0.001)。结论 对于正畸患者,如果存在上颌减数、第一前磨牙减数、垂直骨面型为高角的情况,拔牙双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铁死亡相关基因(FRGs)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预后价值并构建预后模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OSCC患者的RNA-seq和临床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差异表达FRGs,从而构建预后模型并对其准确性进行验证,使用基因综合表达(GEO)数据库的独立队列做外部验证。结果:预后模型包括3个FRGs,与其他临床指标相比基于该模型的风险评分是一个更好的预后指标,可以作为OSCC的独立预后因素,并且模型的准确性在GEO的数据集中得到了验证。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个FRGs模型,该模型可用于预测OSCC患者预后,为铁死亡在OSCC临床预后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下颌智齿拔除中,偶会出现其舌侧骨板折裂、或远中舌根底穿通,致使在锤、挺过程中牙及牙根突然坠落,从视野中消失.以往取出时,方法多为盲视下的钳夹或匙刮,带有盲目性,一次成功率极低,反复操作,时间长,损伤大.本文作者自1985年起[1],采用多种方法,现将最新舌侧粘骨膜瓣缝合牵引法直视取出坠入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冠类修复体,邻面修复体与磨牙根分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4个患者,有无修复体均可,调查内容包括:修复体状况、有无牙髓治疗、有无根分叉病变、松动度和牙周附着水平。结果:修复组的根分叉患病率以及牙周附着丧失水平均明显高于未修复组。结论:做过冠修复,邻面洞修复的磨牙更易形成根分叉病变及牙周附着水平丧失。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5种牙本质黏结剂对人牙周膜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和浸提液法,观察5种牙本质黏结剂(Super Bond C&B、Clearfil SE Bond、G-Bond、Single Bond2、Adper Easy One)不同体积分数浸提液(100%、50%、25%)作用不同时间(24 h、48 h、72 h)对人牙周膜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种牙本质黏结剂对人牙周膜细胞的细胞毒性Super BondP<0.05),48 h与72 h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5种牙本质黏结剂细胞毒性程度不同,Super Bond C&B、G-Bond和Clearfil SE Bond的细胞毒性均较轻微,Single Bond2的细胞毒性较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恒牙早期青少年不同矢状骨面型上气道宽度及舌骨位置,从而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发病与矢状骨面型的关系。方法:对110名青少年分成3组,分别为Ⅰ、Ⅱ、Ⅲ类骨面型,无鼾症,无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等咽部疾患,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研究不同矢状骨面型的气道宽度,舌骨位置。结果:通过ANB角进行分组,得出3种矢状骨面型青少年的气道宽度值,舌骨位置值和变异范围,并比较3组间的差异。结论:3组矢状骨面型间腭咽宽度无显著性差异,但舌咽宽度Ⅱ、Ⅰ、Ⅲ类有渐增大趋势,并且Ⅱ类与Ⅲ类比较舌咽宽度有显著性差异,舌骨垂直向位置无明显关系,而矢状位置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三维CT在口腔正畸学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十年来,口腔正畸医师在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时常规的放射检查一直主要是X线曲面体层摄影和头颅侧位定位片。然而这些方法无法正确完整地评估三维的解剖结构,因为会丢失很多信息,例如会造成影像的重叠和图像的放大失真等,因此用二维的图像分析评价真正三维的解剖结构及变化明显是有局限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