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掌横支血管蒂指掌侧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对指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方法.方法 以指动脉的掌横支为血管蒂,设计指掌侧皮瓣,逆行转移覆盖指端缺损创面.结果 临床应用11例12指,1指皮瓣坏死,11指皮瓣全部成活,外形满意.结论 这是一种新的、对指端提供了良好的指脂垫和感觉功能的手术方法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一新生儿尸体解剖中,发现其右甲状腺上动脉走行于胸骨甲状肌浅面(附图),现报告如下。 一、右甲状腺上动脉发于颈外动脉起始部,直径为0.24cm,全长2。36cm:主干行于甲状舌骨、胸骨甲状肌浅面,沿甲状腺右叶内侧下行至中线,距峡部0.20cm处与细小的左甲状腺上动脉吻合,再分两支分别进入右叶与峡部的左侧部。在腺体表面可见与甲状腺最下动脉吻合。  相似文献   
3.
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为带前臂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32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及其周围皮肤的供血情况。结果:前臂外侧皮神经近侧的血供为肱动脉末端和桡动脉起始部的肌皮支,起始处外径分别为1.4mm、1.1mm,穿出深筋膜前长为1.9cm、1.4cm;远侧主要为桡动脉的粗大皮支,起始处外径为0.8mm,穿出深筋膜前长0.8cm;此外,桡动脉的茎突返支及掌浅支的皮支营养其远端。其神经支在神经束间或神经旁相互吻合构成纵向(链式)血管网,并借分支与筋膜皮支所形成的皮下筋膜血管网沟通。结论:可设计带前臂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筋膜皮瓣,顺行或逆行转位修复邻近部位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带前臂内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32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及其周围皮肤的供血情况。结果:前臂内侧皮神经近侧的血供来源于尺侧返动脉混合肌皮支,起始处外径为0.8mm,穿出筋膜前长度为1.1cm;中段主要来自尺动脉近中段和远中段的粗大皮支,起始处外径均为0.7mm,穿出深筋膜前长度均为1.0cm;远侧有尺动脉腕上皮支,起始处外径为0.9mm,穿出深筋膜前长为2.6cm。其神经旁血管网与神经皮(穿)支及神经内血管广泛吻合组成了皮神经血管轴。结论:可设计成带前臂内侧皮神经及营养血管为蒂筋膜皮瓣,顺行或逆行转位修复邻近部位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5.
用变性骨骼肌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为比较不同温度处理骨骼肌桥的优劣,用热变性和冷变性的方法处理大鼠的骨骼肌桥。桥接1~3个月后对大鼠桥接神经作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及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冷变性-196℃组在自主运动恢复,再生神经传导速度及再生神经纤维的数量、质量诸方面均明显优于热变性60℃组和45℃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肘前外侧区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32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了肘前外侧区筋膜皮瓣的营养血管及皮神经。结果:该皮瓣近、远侧端的营养动脉分别来自肱动脉末端混合肌皮动脉皮支和桡动脉或桡侧返动脉的混合肌皮动脉皮支及直接皮动脉;来源动脉起点外径分别为1.4mm和1.1mm;穿出深筋膜前长分别为1.9cm和1.4cm。两组血管蒂在肘前外侧区构成了丰富的皮下血管网。结论:提示可设计成带血管蒂的顺行或逆行筋膜皮瓣,转位修复邻近部位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7.
带腓浅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目的:提供带腓浅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形态学依据。方法:在32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腓浅神经及其营养血管、周围皮肤的血供情况。结果:腓浅神经(皮下段)近侧的血供为腓浅动脉深支的皮动脉、第1支肌间隔动脉,起始处外径分别为0.8mm、1.1mm;第1支肌间隔动脉穿出深筋膜前长为1.8cm。远侧则为腓动脉穿支之升支、降支的皮支和足背动脉皮支,起始处外径分别为0.9mm、0.7mm和0.8mm,穿出深筋膜前长分别为1.2cm、0.7cm和0.8cm。其神经支在神经干内或旁彼此吻合,构成纵向链式血管网,并借分支与皮肤、皮下及筋膜血管网沟通。结论:可设计带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顺行或逆行转位修复邻近部位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带桡神经浅支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32例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了桡神经浅支浅段及其营养血管、以及该血管与筋膜皮肤的供血关系.结果:桡神经浅交浅段的血供主要来自桡动脉的肌皮支或皮支,其中以桡动脉显露段的粗大皮支,鼻咽壶段的茎突返支及虎口区的皮动脉较为恒定,起点外径分别为0.8mm、0.7mm及0.6mm:穿出深筋膜前长分别为0.8cm、1.1cm及0.5cm.皮动脉的神经支在神经旁或神经干内相互沟通形成纵向链状血管网,并借吻合支与皮动脉筋膜皮支构成的皮下血管网、筋膜血管网等连接.结论:可设计成带桡神经浅支及其营养血管的顺行或逆行筋膜皮瓣,转位修复邻近部位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9.
<正>在解剖一具成年女性标本时,发现右下肢腓动脉终末穿支直接延续为足背动脉。左下肢无明显异常。为积累资料,现报道如下。 右下肢腓动脉终末穿支于外踝最凸点上方5cm处,由小腿骨间膜下方穿出(穿出点外径2.7mm)后,分为升支和降支。降支(外径2.2mm)沿外踝与胫骨之间、趾长伸肌深面下行,于踝关节水平向内下斜行,发出内踝前动脉(外径1.7mm)后,延为足背动脉,沿拇长伸肌肌腱外侧缘下行至第一跖骨间隙。余无异常。升支(外径0.8mm)与胫前动脉(起始点外径1.2mm)终末支吻合,分支布于小腿前群肌。尚有一腓动脉穿支(外径0.7mm)在外踝最凸点上方11cm处穿出小腿骨间膜,沿胫骨  相似文献   
10.
以皮神经及营养血管为蒂臂内侧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带臂内侧以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32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及其周围皮肤的供血情况。结果:臂内侧皮神经的血供来自尺侧上副动脉肌间隔皮支、肱动脉肌间隔皮支和尺侧下副动脉肌间隔皮支,起始处外径分别为1.0mm、0.6mm和0.7mm,穿出深筋膜前长为1.5cm、1.1cm和1.2cm。其神经支在神经束间或神经旁相互吻合构成丰富的血管网,并借分支与筋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