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7篇
综合类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诱导大鼠产生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并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大鼠左后足垫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AA后,采用关节炎评分法对关节肿胀程度进行评估,应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抗Ⅱ型胶原(Collagen Ⅱ,CⅡ)抗体的含量,并用透射电镜观察眉窝淋巴结和病变关节滑膜的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注射CFA后模型组血清中抗CⅡ抗体含量明显升高,透射电镜显示呈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结论CFA能成功诱导大鼠AA模型,为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ithritis,RA)的发病机制及药物疗效提供理想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医学领域里的检查和诊断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CT、磁共振(MRI)、超声和断层扫描四大医学影像技术不断提高 ,使疾病的诊断率得到极大的提高。而要掌握这些技术 ,就必须掌握正常人体各部的断面结构 ,因此 ,正常人体各部的断面标本在解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提高教学质量 ,笔者单位制作了人体断面标本 ,同时配以图片、文字 ,使其更清晰地显示了人体各部位的结构 ,收到了较好效果。1 断面标本的选材和制作  选用肌肉发达、肢体均称、色泽较好用甲醛固定过的成年尸体标本 ,结合教学内容 ,选…  相似文献   
3.
诱导免疫耐受治疗佐剂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口服Ⅱ型胶原(CⅡ)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的治疗作用,研究口服诱导免疫耐受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的变化.方法:制备大鼠AA模型,观察口服CⅡ前后关节的肿胀度;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和关节浸出液中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口服CⅡ可以明显减轻病变关节的炎症反应,降低发病率,推迟AA的发病并且使病程明显缩短.口服CⅡ诱导免疫耐受的AA大鼠血清和关节浸出液中TGF-β的表达明显高于未口服CⅡ的大鼠(P<0.05).结论:口服CⅡ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TGF-β是口服耐受治疗AA的重要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口服伤寒杆菌后,大鼠小肠和大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的形态学特征及分布特点的变化,为探讨粘膜免疫的机制打下基础。方法给大鼠口服伤寒杆菌,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的方法对大鼠消化道各部分的黏膜IEL表型进行分析,观察其形态特征。结果电镜观察显示大鼠被免疫后肠道淋巴细胞超微结构与对照组相比功能活跃;免疫组化观察到大鼠被免疫后肠道各段IEL的亚群数量明显增加,消化管各部IEL数量有差异。结论服伤寒杆菌后,大鼠小肠和大肠IEL活性明显增强,是免疫反应的形态基础。IEL数量的大量增加,进一步表明淋巴细胞在粘膜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向体内注入非抗原类物质能否引起反应性淋巴滤泡形成 ,观察体内注入FCA(完全弗式佐剂 )、FICA(不完全弗式佐剂 )对滤泡树突状细胞 (FDC)捕捉抗原的能力有无影响。方法 将FCA、FI CA分别注入小鼠足底 ,数日后取出腘淋巴结 ,应用PNA B法及PAP免疫组化法染色 ,采取三维重塑方法 ,统计淋巴滤泡、FDC细胞群数量。结果 注入FCA、FICA后第 5日出现初级淋巴滤泡 ,第 3 5日数量达到高峰 ,之后逐渐减退。同时 ,滤泡树突状细胞 (FDC)与B细胞聚集同步出现。结论 动物体内注入有丝分裂物质FCA、FICA引起引流淋巴结内次级淋巴滤泡形成 ,初级滤泡形成过程中B细胞聚集与FDC形成是同步发生的  相似文献   
6.
CD11c和NLDC-145单克隆抗体标记的阳性细胞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D11c和NLDC145单克隆抗体标记胸腺内何种间质细胞,并是否具有特异性。方法 应用CD11c单克隆抗体及NLDC-145单克隆进行标记,采用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法及免疫电镜法对胸腺内间质细胞进行观察。结果 CD11c阳性细胞为指状嵌入突起细胞(interdigitating cell,IDC)及少数巨噬细胞。NLDC-145阳性细胞为胸腺上皮细胞。结论 CD11c标记IDC,NLDC-145标记胸腺上皮细胞。胸腺巨噬细胞中存在不同亚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用500rad X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腘窝淋巴结淋巴滤泡的形成。方法:本实验用光镜、透射电镜方法及三维重塑技术。结果:X线照射后,淋巴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淋巴滤泡被破坏。之后,淋巴细胞逐渐增多,从照射后第5天开始,出现淋巴滤泡的再构筑;第10天淋巴滤泡数量增多并且出现生发中心;到照射后第14天,淋巴滤泡的数量正常。此外,滤泡树突状细胞的超微结构没有发生改变。结论:500rad的X线可以破坏淋巴滤泡,受破坏的滤泡经过一定时期可以重新再聚集。再构筑的滤泡不是新产生的而是受损滤泡再生形成的。滤泡的再构筑与有无生发中心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回肠淋巴管的三维结构及流注关系。方法 将Mercox注入家兔回肠壁内制成淋巴管铸型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回肠各层淋巴管的三维结构。结果 回肠的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都有毛细淋巴管网及淋巴管。在小肠绒毛内存有中央乳糜管 ,铸型样品上可见其立体结构 ,可见中央乳糜管注入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的毛细淋巴管网 ,该网汇合而成的淋巴管穿过肌层进入浆膜层 ,之后以淋巴集合管的形式入肠系膜淋巴管而离开回肠。铸型标本可见淋巴管呈串珠状外观 ,管壁表面有双凹切迹 ,相当于淋巴管瓣膜的部位。铸型表面还可见淋巴管内皮细胞的椭圆形压迹 ,光镜下可见粘膜下与肌层之间存有三角形间隔 ,其内动脉与两条淋巴管并行。结论 中央乳糜管注入粘膜下毛细淋巴管网 ,该网与粘膜下淋巴管网相连 ,此淋巴管再穿肌层入浆膜层后离开回肠 ,并见淋巴通道存在于中央糜管周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口服Ⅱ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Ⅱ,CⅡ)诱导免疫耐受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 大鼠外周淋巴器官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制备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观察口服CⅡ前后关节的病变情况,采用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的外周淋巴器官中IL-1β的水平及其变化,观察大鼠骨关节的变化.结果 口服CⅡ诱导免疫耐受的大鼠IL-1β的表达明显低于AA对照组.结论 口服CⅡ可以通过诱导免疫耐受抑制IL-1β表达,进而减缓关节炎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用500rad X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胭窝淋巴结淋巴滤泡的形成。方法:本实验用光镜、透射电镜方法及三维重塑技术。结果:X线照射后,淋巴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淋巴滤泡被破坏。之后,淋巴细胞逐渐增多,从照射后第5天开始,出现淋巴滤泡的再构筑;第10天淋巴滤泡数量增多并且出现生发中心;到照射后第14天,淋巴滤泡的数量正常。此外,滤泡树突状细胞的超微结构没有发生改变。结论:500md的X线可以破坏淋巴滤泡,受破坏的滤泡经过一定时期可以重新再聚集。再构筑的滤泡不是新产生的而是受损滤泡再生形成的。滤泡的再构筑与有无生发中心无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