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大鼠肝分离出小分子蛋白质,注入肝大部切除的大鼠体内。术后24h制备肝细胞悬液及骨髓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计测定细胞DNA含量。结果:①实验组大鼠每克体重注入肝提取物10~300μg,一致呈现4n肝细胞DNA复制受阻于G_1期,各类肝细胞数与正常大鼠的相似;②对照组大鼠,4n肝细胞由正常的68.1%降至30.9%,8n肝细胞由6.3%骤增至25.3%,并出现16.8%的4n~8n间8期肝细胞;③两组大鼠的骨髓细胞DNA含量均无变化。表明肝提取物中含有肝抑素样物质,它特异性地使再生肝的4n肝细胞增殖周期阻滞于G_1期及S早期。  相似文献   
2.
血管树突状细胞在人主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中的分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血管树突状细胞在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中的分布模式。方法:人主动脉标本15例主要取自尸检和外科手术,常规连续切片,分别行HE及S100/CD1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S100/CD1a阳性细胞分布情况。结果:15例HE染色标本中,2例正常,13例人动脉血管可见内膜的增厚及泡沫细胞等AS早期病理表现。9例S100/CD1a染色阳性,阳性率为69.2%。S100/CD1a阳性细胞分布在病变的内膜和外膜,外膜的S100/CD1a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滋养血管的周围。结论:在AS早期病变部位有血管树突状细胞的聚集,主要分布在病变血管的内膜和外膜,提示血管树突状细胞可能参与了AS早期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修饰对大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构建TGFβ1-pcDNA3质粒并转染未成熟DC。检测转染后DC的TGFβ1表达及其功能变化,输注1周后柃测TGFβ1-DC在受者脾和淋巴结的分布、T细胞凋亡水平及T细胞端粒酶表达。结果 TGFβ1-pcDNA3质粒转染DC能有效抑制DC的成熟和分化,并下调Dc的多种功能。TGFβ1基因转染不仅能降低DC对LPS的反应,同时抑制DC在MLR中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TGFβ1-DC输注受者后,1周内可在脾和淋巴结内形成微嵌合,并有效诱导T细胞的凋亡,抑制T细胞端粒酶的活性和表达。结论 TGFβ1基因能有效抑制DC的多种功能,可用于诱导机体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兔肋软骨细胞聚羟基乙酸 (polyglycolic acid,PGA)三维支架短期固定培养对软骨细胞利用率、软骨细胞长满支架所需时间及软骨细胞支架复合体厚度等影响。方法 :设 PGA支架固定组和非固定组 ,固定组 :先用鼠尾胶把 PGA支架粘附在盖玻片上 ,再往固定后的 PGA支架上滴加软骨细胞悬液 ,3~ 4天后支架与盖玻片分离。非固定组 :把软骨细胞悬液直接滴加到 PGA支架上进行复合培养。固定组和非固定组软骨细胞 PGA支架复合体培养 2周后分别行同种异体皮下移植 ,3月后取出标本 ,光镜观察软骨形成情况。结果 :固定组中 PGA支架在加培养液过程中 ,不会在培养液内漂动 ,支架内软骨细胞无大量流失现象 ;相反 ,非固定组中 PGA支架在加培养液和移动培养皿过程中 ,会在培养液内飘动或晃动 ,支架内很多软骨细胞重新漂浮至培养液中。固定组 PGA支架内软骨细胞分裂、增殖 1周时 ,软骨细胞已充满 PGA网眼 ;在非固定组 ,2周时 ,软骨细胞才长满 PGA支架内网眼。固定组软骨细胞支架复合体同种异体移植后能形成成片软骨 ;非固定组软骨细胞支架复合体移动后无软骨形成。结论 :软骨细胞 PGA三维支架短期固定培养 ,能有效减少支架内软骨细胞流失 ,缩短软骨细胞长满 PGA支架网眼的时间 ,增加软骨细胞支架复合体厚度 ,有利于组  相似文献   
5.
肝再生大鼠血清诱导骨髓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目的观察肝大部切除大鼠再生血清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骨髓干细胞向肝实质细胞分化的作用;探讨骨髓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和增殖的体外培养条件和方法,为患者应用自身骨髓细胞修复损伤肝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作肝大部切除大鼠肝再生动物模型,收集术后24h血清;分别应用鼠肝再生血清和HGF对大鼠骨髓细胞进行定向诱导分化培养;以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对分化不同阶段细胞进行检测。将分化细胞经尾静脉输入同系大鼠,观察输注细胞在肝、脾内的生长情况。结果活体移植分化细胞能定向迁移至肝和脾;体外及体内分化细胞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均表达白蛋白,并在一定时期内表达甲胎蛋白。结论大鼠骨髓干细胞在肝大部切除再生血清或HGF的诱导下能横向分化为肝实质样细胞。  相似文献   
6.
肝癌大鼠在体应用济南假单胞菌苗后单核巨噬细胞的抗肝癌细胞作用顾云娣,白咸勇,成令忠,朱继红,钟翠平(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200032)生物制剂已广泛用于肿瘤免疫治疗,如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  相似文献   
7.
8.
大鼠肝大部切除后再生时贮脂细胞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冬梅  李凤林  童蓓燕  顾云娣 《解剖学报》1999,30(3):282-283,I019
目的 研究大鼠肝大部切除后再生时贮脂细胞的动态变化。方法 用结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肝贮脂细胞并计量,以图像分析仪测灰度值。结果 正常肝小叶内贮脂细胞呈网架状分布,肝大部切除后再生时贮脂细胞数量递减,至第5d时为正常肝的1/3。结论肝大部切除后再生时贮脂细胞动态变化明显不同于肝中毒等损伤后的增殖变化。  相似文献   
9.
<正> 肝细胞在炎症或其它因素反复破坏后会引起机体对自身肝细胞的免疫反应,加重肝脏的损害。反之,在免疫性肝脏损害的基础上是否可能提高对肝毒剂的敏感性,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已知以同种肝细胞为抗原,以完全福氏佐剂配制,可以引起免疫性肝脏损害。本文比较四氯化碳(CCl_4)、肝细胞免疫及CCl_4联合肝细胞免疫对肝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正常大鼠和肝癌大鼠分别腹腔注射干扰素(IFNα-2b)卡介苗(BCG)或二者联明,从各组正常大鼠和肝癌大鼠体内分离出高纯度的血单核细胞,肺,脾和腹腔内的巨噬细胞,体外分别与人肝癌细胞联合培养,以ELISA酶联反应分别测定培养液中的TNF含量,从未用免疫制剂的肝癌大鼠体内分离出高纯度的血单核细胞,肺,脾和腹腔内的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并受IFNα2b,BCG或二者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